林英豪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白介素-1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13年
- 目的构建小鼠白介素-10(murineinterleukin-10,mIL-10)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RT-PCR扩增小鼠脾脏IL-10基因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上,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大小、序列。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0-mIL-10瞬时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测IL-10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cDNA3.0-mIL-10构建成功,而且转染了293T细胞中提取的蛋白可检测到活性蛋白。结论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0-mIL-10构建成功,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林英豪叶长虹熊婧毕丽红黎丽旋刘洋洋张春忙何继满张亚历
- 关键词:白介素-10PCDNA3293T细胞
- 小鼠IL-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2014年
- 目的构建小鼠白介素-4(murine interleukin-4,mIL-4)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RT-PCR扩增小鼠IL-4基因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上,利用电泳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大小、序列。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0-mIL-4转入293T细胞中,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表达。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0-mIL-4构建成功,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 pcDNA3.0-mIL-4可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炎症性肠病(IBD)动物模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 熊婧林英豪毕丽红王继德刘思德白杨
- 关键词:白介素-4真核表达脂质体293T细胞
- 无血清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可高表达ALDH1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SSM)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阳性率;流式分选SFM组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CD133和ALDH1的表达;分别将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进行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组织检测ALDH1表达。结果 SFM组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SM组(P<0.05);CD133+细胞在SFM中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而CD133-则不能形成;CD133+细胞高表达CD133和ALDH1,且两者共表达,而CD133-细胞则是阴性表达;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成瘤后,CD133+细胞组肿瘤组织ALDH1阳性表达,而CD133-细胞组阴性表达。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大肠癌干细胞候选的标志物之一。
- 黎丽旋张珊珊梁芬芬林英豪李润华陈楚弟肖冰
- 关键词:大肠癌CD133ALDH1
- 肝螺杆菌感染与人类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肝肠源性螺杆菌是否存在于肝细胞癌患者的胆汁内,探讨此菌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及24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胆汁标本。使用特定16SrRNA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DNA测序检测胆汁标本中的螺杆菌属及肝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胆汁标本中的肝螺杆菌抗体。结果 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胆汁标本中有12例(25.5%)检测出肝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15例(31.9%)检测出抗肝螺杆菌抗体;24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胆汁标本中只有1例(4.2%)检测出肝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3例(12.5%)检测出抗肝螺杆菌抗体(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可检测出肝螺杆菌,这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有一定联系。
- 林英豪王亚东熊婧付金金毕丽红刘洋洋张春忙何继满张亚历
-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螺杆菌PCRELISA
- 大肠癌的综合治疗被引量:6
- 2013年
-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如何提高大肠癌治疗效果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大肠癌的治疗趋向个体化、多元化、规范化,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根据患者个体化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本文将对大肠癌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逐一论述。
- 付金金林英豪肖冰
- 关键词:大肠癌
- 39例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83.33%、73.33%,3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例中晚期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 付金金黄载伟林英豪肖冰
- 关键词:多原发结直肠癌发病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