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低剂量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高、低剂量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125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以低剂量阿昔洛韦(400 mg,3次/d)治疗,对照组(65例)以高剂量阿昔洛韦(800 mg,3次/d)治疗;均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有效率(78.33%)与对照组(78.46%)相近(P>0.05)。结论:高、低剂量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相当。
- 林立张红娟陈思华陈惠勇
- 关键词:玫瑰糠疹疗效
- 以带状疱疹为首诊症状的艾滋病1例
- 2002年
- 目的:报告1例以带状疱疹为首诊症状的艾滋病。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果:患者有不规则发热和进行性消瘦病史,血清HIV抗体阳性,血液CD4+细胞/CD8+细胞<1.0,并出现较严重的病毒感染和皮肤细菌感染,诊断为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结论:临床遇到严重的感染性皮损,如排除了糖尿病等系统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应警惕艾滋病。
- 杨健林立杨文林
- 关键词:艾滋病带状疱疹首诊症状病史病例报告皮肤
- 233例性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233例性病患者及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HBsAg、HCV、HGV、HEV抗体的检测。结果:32.2%的STD(性传播疾病)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生殖器疱疹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尖锐湿疣患者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梅毒患者的庚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其他性病(P<0.05)。结论:性病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不容忽视。
-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叶婷谢芳英林立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梅毒血清反应素抗体阴转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新方法,以提高梅毒病人的血清反应素阴转率,减少梅毒血清固定发生。方法:对早期梅毒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治疗组用苄星青霉素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RPR抗体滴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治疗组病人RPR阴转率为65.2%,高于对照组的52.0%,但无统计学意义(2=1.72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杨文林黄新宇杨健邓家侵范瑞强林立
- 关键词:梅毒中西医结合疗法
- 白介素13-1112C>T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特应性皮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广东汉族特应性皮炎的患者行白介素13-1112C>T基因分型,探讨白介素13-1112C>T基因与本地区特应性皮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对75例广东汉族无亲缘关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和107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广东汉族人行白介素13-1112C>T基因分型。结果特应性皮炎组与对照组相比,白介素13-1112C/T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介素13-1112位点的T/T基因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白介素13-1112C>T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特应性皮炎不存在相关性。
- 林立徐霞伍秋容刘永平杨健杨瑞明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基因多态性
- 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荨麻疹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间就诊的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的高于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原因之一,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采用联合抗HP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安全可靠选择。
- 林立陈惠勇张红娟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荨麻疹
- 梅毒血清固定病人的脑脊液及免疫功能检测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引起梅毒血清固定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5例经规范治疗后血清固定梅毒病人的脑脊液(CSF)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及RPR、TPPA测定,同时检测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内脏多器官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用水剂青霉素G2400万U/d静滴,连续14d,出院后继以苄星青霉素G240万U/次,1次/周,肌注,连续3次。分别于3、6个月复查血清RPR定量试验。结果本组25例病人中有11例CSF-TPPA(+),RPR均为(-),其中7例发现CSF-WBC、CSF-Pr增高。10例(40%)病人外周血IgM水平升高、C3降低,21例(84%)病人CD3+CD8+细胞有所增加、NK细胞减少。3例心脏彩超分别发现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按神经梅毒治疗后所有病人血清RPR滴度未有降低。结论无症状神经梅毒和免疫异常可能是引起梅毒病人血清固定的原因。
-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张红娟林立陈思华
- 关键词:血清固定免疫功能检测脑脊液CD8^+细胞主动脉瓣返流RPR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