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小红

作品数:51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台风
  • 14篇气象
  • 14篇暴雨
  • 12篇降水
  • 11篇地质
  • 11篇地质灾害
  • 7篇灾害
  • 7篇气候
  • 7篇强降水
  • 6篇气象条件
  • 5篇短时强降水
  • 5篇台风路径
  • 5篇气候特征
  • 4篇地理信息
  • 4篇地理信息系统
  • 4篇信息系统
  • 4篇易发区
  • 4篇引导气流
  • 4篇山洪
  • 4篇山洪灾害

机构

  • 50篇福建省气象局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福建省大气探...
  • 1篇山西省气象局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作者

  • 51篇林小红
  • 16篇刘爱鸣
  • 15篇黄志刚
  • 9篇高珊
  • 7篇林毅
  • 6篇江晓南
  • 6篇吴幸毓
  • 5篇黄美金
  • 5篇韩美
  • 5篇郭弘
  • 5篇刘通易
  • 4篇廖廓
  • 3篇夏丽花
  • 3篇温继业
  • 3篇任福民
  • 3篇刘铭
  • 2篇任汉龙
  • 2篇陈文键
  • 2篇何小宁
  • 2篇周乐照

传媒

  • 16篇福建气象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广西气象
  • 2篇广西气象学会...
  • 2篇2005年泛...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福建地质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海峡科学
  • 1篇2004年全...
  • 1篇2010年海...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风“艾利”运动路径两次左折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对台风“艾利”的移动路径两次左折成因分析表明:西风带的长波调整作用、大陆高压的引导作用、台风“暹芭”对副热带高压南落的阻挡作用和双台风的互旋作用导致了台风“艾利”路径的两次左折。并提出了此类特殊台风路径的预报着眼点。
林毅江晓南林小红
关键词:台风路径引导气流双台风副热带高压预报着眼点
登陆闽东北台风暴雨落区差异的成因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路径相似的登陆闽东北台风所造成的暴雨落区有显著差异。对比分析了台风暴雨位于路径左侧和右侧的两类个例组的影响条件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在200 hpa、500 hpa和850 hpa的环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散度中心随高度南倾是流场垂直运动南强北弱不对称结构的重要动力条件;闽东北地形抬升对流场垂直运动北强南弱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高低空环境风垂直切变对降水结构的非对称分布有着很好的动力指示意义;对流层冷暖交汇的高度和强烈程度对层结不稳定强弱起到关键的作用。
林小红吴巍韩美刘通易吴幸毓刘爱鸣
2013年“苏力”与“潭美”相似路径台风大暴雨落区差异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以2013年两个路径相似但大暴雨分布有较大差别的台风"苏力"和"潭美"为研究对象,从台风结构及其动力、水汽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降水条件差异,结果表明:台风登陆过程中,"苏力"结构发生南倾是造成台风南侧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副高南侧弱东风气流导致"苏力"北侧水汽辐合上升运动较弱,水汽辐合呈现南强北弱的分布;流场垂直运动南强北弱的不均分布是台风环流南侧大暴雨产生的有利动力条件;台风受南亚高压的东南侧东北气流影响,二者的相对位置,有可能影响到台风辐合区随高度向南倾斜和高层辐散场南强北弱的分布,从而对台风暴雨南强北弱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中层弱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西南侧,对台风南侧暴雨增幅起重要作用。台风"潭美"结构对称,低空西南与东风两支急流将充沛水汽汇合于台风环流北侧,副高南侧东风急流的增强和闽东北地形抬升对台风北侧暴雨的增幅作用十分显著。台风位于南亚高压东环的西南侧,受偏东气流的分流辐散影响,"潭美"辐合中心随高度北倾和中层弱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北侧,也是促进台风北侧暴雨增强的原因。
林小红刘爱鸣刘通易韩美吴巍吴幸毓
关键词:台风结构
双台风“纳沙”和“海棠”登陆后强度变化成因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双台风"纳沙"(1709)和"海棠"(1710)先后登陆福建后的强度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纬水汽输送的强弱变化是造成双台风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越赤道气流对水汽输送起到关键作用。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中低空风场强弱变化一致,西风急流增强伴随中低空东风加强是"海棠"陆上强度维持不减的原因之一,反之"纳沙"快速减弱。双台风效应对强度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双台风靠近相吸作用下,"纳沙"残余环流卷入"海棠"环流中,为其输送正涡度因子及斜压能量,也是促使"海棠"强度维持的原因。台风登陆后,其上空三种不同层差的垂直风切变值表现一致减小的变化趋势及低于6 m·s^(-1)的风切,有利于弱台"海棠"陆上长久维持。海岸锋生及海表通量动热力因子对"海棠"右侧中小尺度对流发展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加剧了"海棠"非对称性结构,促使"海棠"强度维持不减。
林小红林小红蔡义勇韩美郭弘
关键词:双台风台风强度水汽输送
福建省地质灾害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研究
福建省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据1991~2006年地质灾害资料及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地质灾害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闽中地区及闽南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中心与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空间分布较一致,高值区域也分...
林小红刘爱鸣徐霞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区
0505号台风“海棠”特殊移动路径的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海棠”台风在弱环境场引导气流中,受台湾东南面生成的次生低压的吸引作用,产生了打转效应.台风形成的不对称结构影响其移向和降水分布,路径突转时极易产生短时强降水.食指状和“人”字形的外螺旋雨带、螺旋雨带最大回波强度区的移动与台风前进方向一致.在台风停滞打转期间台风上下层的正负速度中心极值有一个调整过程,螺旋雨带都很接近同心圆,是台风风力最大的时候.多普勒雷达提供的风廓线产品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垂直风场的连续变化,同时也给台风定位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黄美金陈钟荣廖廓林小红钟卓约周乐照
关键词:气象学台风路径径向速度风廓线
福建省地质灾害日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对福建1991~2006年地质灾害日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发现地灾频数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闽中地区以及闽南的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中心与地灾频数高发区的空间分布较一致,最大高值中心出现在闽西北,空间分布同福...
林小红刘爱鸣黄志刚温继业
关键词:地质灾害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特征
文献传递
福州市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分析
2005年
1前言2005年2月16日凌晨至上午,福州市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城郊内外能见度均不足百米,受大雾影响的还有沿海的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地区和三角等地,大雾天气迫使高速公路多个路段关闭,航班延误以及海运航线暂停营运,给航空、海运、公路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大雾发生前期,我省沿海处在地面倒槽南侧暖区内及低层西南急流中,低层气温回升,湿度增大,层结较为稳定。
林小红徐霞
关键词: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航班延误公路交通西南急流
三个典型登闽空心结构台风强降水分布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1710"海棠"、1307"苏力"和0709"圣帕"这三个典型登闽空心台风分别于2017年7月31日、2013年7月13日和2007年8月19日产生的强降水分布差异采用诊断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分流通道显著不同,"海棠"与"圣帕"为反气旋性流出气流,"苏力"属于单一流出通道。环境风垂直切变方向对"海棠"与"苏力"大降水落区有一定预报指示意义。湿度锋区及干舌侵入位置的差异对三个台风空心结构形成及强降水分布的差异有重要影响。湿位涡场均呈现下负上正分布,表明大气在低层为对流不稳定状态。湿正压项是"海棠"与"圣帕"台风MCS发展的主要不稳定条件,而湿正压项和湿斜压项均对"苏力"台风MCS发展起加强作用,其中湿正压项对MCS非对称分布起主要作用。
林小红吴建成刘通易韩美郭弘柯小青
福建省地质灾害日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对福建1991~2006年地质灾害日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分析,发现地灾频数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中南部地区、闽中地区以及闽南的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中心与地灾频数高发区的空间分布较一致,最大高值中心出现在闽西北,空间分布同福...
林小红刘爱鸣黄志刚温继业
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区短时强降水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