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莉瑰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女性
  • 2篇性别秩序
  • 2篇休闲
  • 2篇棋牌
  • 1篇信访
  • 1篇信访制度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证人
  • 1篇刑事证人出庭
  • 1篇性别视角
  • 1篇休闲行为
  • 1篇学分
  • 1篇研究范式
  • 1篇义务
  • 1篇证人
  • 1篇证人出庭
  • 1篇证人权利
  • 1篇证人义务
  • 1篇知识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杨莉瑰
  • 2篇吴师法
  • 2篇潘泽泉
  • 1篇黄萍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当代社科视野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信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和剂——对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学、社会学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信访制度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调和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冲突的去敏感化、社会安全阀效应以及打破关系网束缚几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信访改革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建议。
吴师法杨莉瑰
关键词:和谐社会信访关系网
女性休闲行为与性别秩序——基于XC村女性棋牌休闲的实证研究
女性地位的提升凸显了女性休闲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以XC村农村女性棋牌休闲为实证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相关资料,从行动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了在农村社会转型背景下,休闲对农村女性所带来的共享意义上的休闲体验和对...
杨莉瑰
关键词:性别秩序农村女性
女性研究范式重建、知识建构逻辑与中国经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发展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结合中国经验对有关女性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逻辑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从生物学的隐喻,到性别角色理论,再到结构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性别角色分化的解释,在研究范式的重建过程中,女性发展话语与理论建构得到不断充实与扩展。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有关女性发展的解释策略和知识建构逻辑也经历了从单一论域到多维视野,从单一视角到交叉性视角,从理论论争到专题研究的开发,从关怀弱者、关心边缘的人文情怀到立足现实、反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视角的转变与发展。从宗法父权下的闺阁,到女性权力的觉醒、职场中的解放,再到新时代下机遇与挑战,中国女性发展随着社会变迁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潘泽泉杨莉瑰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发展研究范式知识建构
女性休闲行为与性别秩序
女性地位的提升凸显了女性休闲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以XC村农村女性棋牌休闲为实证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相关资料,从行动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了在农村社会转型背景下,休闲对农村女性所带来的共享意义上的休闲体验和对...
杨莉瑰
关键词:女性休闲性别秩序
文献传递
透过“床垫文化”看我国人力资本被引量:1
2008年
"床垫文化"亦称"加班文化"。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床垫文化"被泛化为"加班文化",在"床垫文化"背后隐藏着对人力资本健康的危机。
吴师法杨莉瑰
关键词:加班文化人力资本健康透支
社会政策认知、行动逻辑与生存策略--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在当前我国逐步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的背景下,对政策直接客体——农民工的社会政策认知与行为选择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长沙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对不同推广程度和执行程度的社会政策的认知状况不尽相同,在各种基本情况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认知水平较低,且对社会政策的合法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农民工的社会政策认知能力、对社会政策的关注程度及社会政策认知渠道影响和制约了其对社会政策内容及效果的认知程度;农民工对不同类型社会政策的认知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行为方式,且其行为选择表现出有限理性和模糊理性的逻辑;农民工在不同类型社会政策背景下的生存策略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与趋向。
潘泽泉杨莉瑰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政策社会认知
证人不能承受之重——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率低现象的反思
2008年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或经法院传唤仍不到庭非常普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我国刑事证人的权利与义务不均衡。基于社会公正、法治、人权的要求,我国的必须完善证人出庭制度,要保障证人不仅"能"而且"敢"出庭作证。在完善我国的证人出庭制度上,要抓住的关键点一是"教育":对普通公民和司法人员的教育;二是"平衡":证人权利义务的平衡。
黄萍杨莉瑰
关键词:刑事证人出庭证人权利证人义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