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沛然

作品数:141 被引量:528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机械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8篇润滑
  • 88篇弹流
  • 67篇弹流润滑
  • 46篇热弹流
  • 31篇弹性流体
  • 31篇动力润滑
  • 29篇流体动力
  • 29篇流体动力润滑
  • 28篇弹性流体动力
  • 28篇弹性流体动力...
  • 27篇热弹流润滑
  • 24篇润滑分析
  • 19篇线接触
  • 18篇点接触
  • 16篇油膜
  • 16篇滚子
  • 15篇热弹性流体动...
  • 14篇多重网格
  • 12篇轴承
  • 12篇多重网格法

机构

  • 94篇青岛理工大学
  • 32篇青岛建筑工程...
  • 12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3篇九州工业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工贸职业...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国家天文台
  • 1篇利兹大学
  • 1篇Albert...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141篇杨沛然
  • 32篇刘晓玲
  • 24篇崔金磊
  • 19篇杨萍
  • 18篇郭峰
  • 17篇王静
  • 11篇常秋英
  • 9篇栗心明
  • 8篇温诗铸
  • 7篇孙浩洋
  • 7篇王优强
  • 6篇郭峰
  • 6篇张建军
  • 6篇王学锋
  • 5篇李书义
  • 5篇佟景伟
  • 5篇陈晓阳
  • 5篇尹昌磊
  • 4篇曲十月
  • 4篇谭洪恩

传媒

  • 45篇润滑与密封
  • 30篇摩擦学学报
  • 10篇机械工程学报
  • 6篇青岛理工大学...
  • 5篇青岛建筑工程...
  • 3篇煤矿机械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物理
  • 2篇力学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流薄膜润滑的热粘度楔机理研究
杨沛然郭峰王静刘晓玲崔金磊王优强曲十月
该项目证明了零卷吸速度条件下热弹流润滑薄膜的存在,并指出这种传统理论上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润滑膜的厚度不是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而是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完成了对Kaneta表面凹陷现象的理论解释与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仿真,...
关键词:
FB2型凸轮/平面挺柱的摩擦性能数值分析
2011年
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FB2型内燃机凸轮/平底挺柱摩擦副在一个周期内的综合曲率半径、卷吸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在内燃机凸轮/从动件的瞬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数值仿真平台上研究FB2型凸轮与平底挺柱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凸轮的基圆段和缓冲段部分,摩擦因数在0.015~0.017之间,接触区中心的油膜厚度在0.9μm左右;在凸轮桃尖附近摩擦因数高达0.079;在卷吸速度为0的两个位置由于温度楔效应和挤压效应中心油膜厚度仍维持在0.313和0.270μm。
常秋英杨沛然杨鹤
关键词:凸轮内燃机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预紧力对内燃机排气凸轮/挺柱间润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用数学仿真的方法对内燃机排气凸轮/挺柱摩擦副进行了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凸轮/挺柱间的预紧力对摩擦副润滑的影响。在程序中预紧力分别取100 N、150 N和225 N,3种预紧力下计算所得的接触区中心压力、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因数和润滑油最高温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计算结果来看,在保证其它要求的前提下预紧力越小对润滑越有利。
常秋英杨沛然
关键词:凸轮预紧力润滑
径向轴承非Newton流体润滑的研究方法及其数值仿真被引量:4
2003年
以幂率流体为例,介绍了一种求解径向轴承非Newton润滑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两个当量粘度将非Newton模型的Reynolds方程与熟知的Newton流体的Reynolds方程在形式上统一起来,避免了对不同的非Newton模型需要推导不同的Reynolds方程。并对幂率指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发现在不考虑温度变化时,幂率指数的改变并不改变油膜厚度,对油膜压力的影响也很小。但是在考虑三维温度时,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都随着幂率指数的改变发生很大的变化。
富彦丽杨沛然朱均
关键词:三维温度场径向轴承径向轴承
定歪斜、偏斜角度有限长线接触副润滑油膜测量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歪斜、偏斜角度有限长线接触副润滑油膜测量装置,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驱动装置及加载装置,加载装置上设置圆柱滚子装夹调节装置,圆柱滚子装夹调节装置上方设置光学采集装置;所述圆柱滚子装夹调节装置包括调倾支座,...
刘晓玲李书义栗心明杨沛然
径向可倾瓦轴承的热弹流润滑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用Newton-Raphson法一次性求出了所有瓦块的压力分布和轴心的位置,用步进扫描法对轴承进行了三维温度场分析,用20节点有限元法构造了瓦块的压力变形矩阵和热变形矩阵。
常秋英孟永钢温诗铸杨沛然
关键词: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线接触往复运动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应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了线接触往复运动工况下的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特性。假设所研究的润滑油服从Ree-Eyring流变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由于挤压效应,油膜在行程末端形成凹陷。在行程中由于楔形效应和挤压效应的共同作用出现波动。即使油膜中温升很小,热效应对摩擦因数和膜厚仍起重要作用。
杨志强王静杨沛然
关键词:线接触热弹流润滑
线接触弹流润滑综合数值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数值求解了Newton流体和Ree-Eyring流体线接触等温和热弹流润滑问题,分析了滑滚比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指出了润滑油的流变性和热效应对线接触弹流润滑油膜粘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滑滚比时压力、膜厚和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等温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热弹流润滑时的摩擦因数随着滑滚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热效应和非牛顿流体的剪稀作用均会使润滑油的等效粘度降低,从而影响摩擦因数;热效应的存在使油膜变薄,且在所讨论的工况条件下Newton流体的膜厚比Ree-Eyring流体的稍薄,热效应使第二压力峰变矮,且Ree-Eyring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矮于Newton流体的第二压力峰;纯滚动时,Ree-Eyring流体的温度比Newton流体的温度高,有滑滚比时,Newton流体的温度比Ree-Eyring流体的温度高,且油膜的温度随滑滚比的增加而增加。
尹昌磊杨沛然杨萍
关键词:线接触
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求解的多重网格技术被引量:15
1998年
介绍了利用多重网格技术求解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的方法及程序实现.在算法上对压力迭代过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弹性变形计算中弹性矩阵与修正矩阵的压缩表示形式,大大地降低了程序所需内存量;在10-13≤U≤10-9,10-6≤W≤10-2的广大参数范围内给出了算法的稳定区域.通过与其它解法及经验公式对比说明了多重网格技术将成为未来弹流理论研究中的主要数值方法之一.
郭峰杨沛然常秋英
关键词: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多重网格方法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Reynolds方程发表一百周年被引量:3
1986年
本文为纪念流体润滑理论的基础方程——著名的Reynolds方程发表100周年而作。文中介绍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中使用最普遍的三种数值方法,简要地回顾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历史,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杨沛然温诗铸
关键词: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润滑理论弹流理论REYNOLDS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