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桂芬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陆稻
  • 4篇株高
  • 2篇杂交
  • 2篇水稻
  • 2篇水陆稻
  • 2篇酯酶
  • 2篇酶带
  • 2篇基因
  • 2篇矮秆
  • 2篇矮化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性状
  • 1篇性状配合力
  • 1篇一般配合力
  • 1篇遗传力
  • 1篇引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策略
  • 1篇生长量

机构

  • 9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9篇杨桂芬
  • 9篇陶大云
  • 6篇胡凤益
  • 3篇杨江义
  • 2篇袁平荣
  • 2篇张尧忠
  • 2篇徐宁生
  • 1篇陶红
  • 1篇周玉萍

传媒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陆稻在三亚及思茅的生育期及株高变化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用具有代表性的18个水、陆稻品种,在云南思茅夏季的低温长日照下旱栽及海南三亚冬季的高温短日照下水栽表明,云南粳型水稻主体亲源对光、温敏感,水栽时植株升高不显著;矮杆籼型水、陆稻品种及粳型陆稻品种的生育期受光、温、水影响不大,但水分使籼稻的植株显著升高。云南籼、粳陆稻在高温、短日水栽时。生育期显著缩短,植株显著降低。对光、温、水均不敏感的矮秆粳型陆稻IRAT216等。在两种条件下的生育期和株高变化不大。利用两种条件进行一年两代陆稻新品种选育和亲本评价,可加速世代进程和选育广适性的陆稻品种。
杨桂芬陶大云胡凤益
关键词:陆稻生育期管理株高生长量
陆稻新品种“IRAT104”的生理特性与栽培策略被引量:1
1995年
陆稻新品种“IRAT104”的生理特性与栽培策略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650205)胡凤益,陶大云,杨桂芬1生理特性“IRAT104”全生育期140~196天,比主栽品种勐旺白谷晚熟10天左右。该品种以1~2个分蘖成穗较为普遍,主茎穗和分蘖穗在有效穗的...
胡凤益陶大云杨桂芬
关键词:陆稻生理特性栽培
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同工酶酶带的遗传分析
1998年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酯酶同工酶,分离胶浓度为8.5%,浓缩胶为4%,实验材料为萌发的单粒去壳水稻种子。一条新的酯酶酶带1E被发现。1E在非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籼稻、粳稻中,显色深浅的频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稻的分类及演化的研究显示出重要意义。1E的显色可分为A型(十十)、B型(十)和C型(-)。A型显色极深,与对照品种日本晴一致,C型不显色,与对照品种IRGC102321一致,B型的显色居于A型和C型之间。对7个杂交组合及其F1进行调查,发现1E的A型对C型是不完全显性。用A型及C型的材料作亲本,对4个杂交组合F2代三种类型进行x2测验,表明A型:B型:C型符合1:14:1的设想。1E的显色由两个自由组合的基因位点所控制,显性等位基因间表现出加性效应,与以前发现的酯酶同工酶带均由单个基因位点控制完全不同。A型是两对显性等位基因的纯合体,C型是两对隐性等位基因的纯合体。B型为杂合体,这与实验中观察到B型显色居于A型和C型之间,有种种变化的事实相一致。
张尧忠徐宁生杨桂芬袁平荣胡凤益陶大云
关键词:基因位点加性效应显性水稻
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酶带及其应用被引量:4
1996年
一条新发现的水稻酯酶酶带及其应用张尧忠,杨桂芬,徐宁生,袁平荣,陶大云关键词新酶带,籼稻,粳稻,分类,演化ANEWLYFOUNDESTERASEBANDANDITSAPPLICATION¥ZhangYaozhong;YangGuifeng;XuNin...
张尧忠杨桂芬徐宁生袁平荣陶大云
关键词:酶带水稻酯酶
籼粳水陆稻杂交的株高和结实率遗传被引量:4
2002年
为矮化云南地方粳型高秆陆稻品种 ,选用矮秆籼型水陆稻与具有广亲和性的云南地方陆稻品种杂交 ,以探讨能否在矮化株高的同时解决籼粳杂交育性低的问题。本试验中 ,除紫米糯×三磅七十箩F1代株高表现为完全显性外 ,其余组合均为不完全显性。各籼粳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株高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粳稻三磅七十箩和 870 136 /小蜂谷 17虽然被认为具有广亲和基因 ,但它们对不同籼稻的杂交亲和性不同。三磅七十箩对UPLRi 5、CICA6、紫米糯有较好的亲和性 ,而对册亨紫晕糯 - 1的亲和性较差 ;780 136 /小蜂谷 - 17对矮仔占、Tos4 0 2 0的亲和性较差 ,而对Nduguri、矮黄糯有较好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广亲和基因的参与下用矮籼矮化高秆陆粳的同时有希望选到高结实率的后代 ,通过此途径矮化云南高秆陆稻是可行的。根据已有研究 ,作者认为任何性状都受多个基因控制 ,而所能检测出的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数目则决定于试验材料间的遗传差异 。
杨江义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周玉萍
关键词:株高结实率籼粳杂交水陆稻
籼型矮秆陆稻株高遗传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对云南陆稻矮秆×高秆和矮秆×矮秆的株高遗传研究表明,高秆对矮秆均部分显性,IR30716-B-1-B-1-2的矮生性为两对互补隐性立基因控制。其中,1对复等位且显必sd-1,暂定为sd-1x1,CICA6为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可能等位于sd-1,CICA9,Tos4020旱谷-2为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较强的基因互作,矮化效果,除IR30716-B-1-B-1-2外均较好,且遗传力在85%以上。
杨桂芬陶大云
关键词:陆稻遗传力矮化株高
陆稻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研究被引量:13
1997年
为有效改良云南陆稻,选用国外半矮秆陆稻良种与云南高秆陆稻配成7×7不完全双列杂交作配合力、遗传力分析。配合力与材料有关,一般配合力(GCA)国外陆稻优于云南陆稻。国外陆稻着重选择有效穗数、结实率,云南陆稻重点选穗粒数。两类品种的特殊配合力(SCA)仅有效穗数、抽穗期、穗粒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用国外陆稻改良云南陆稻行之有效并得到育种实践证明;总结出低世代重点选株高、抽穗期和组合,高世代选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单株的复交、常规育种策略。同时对所用亲本作具体评价,选出一般配合力较好的亲本IRAT216、Tos2300、IRAT104和勐旺谷。就GCA、SCA对不同育种途径的作用、水陆交改良云南陆稻有效穗数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杨桂芬陶大云胡凤益杨江义
关键词: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双列杂交陆稻
陆稻国外引种规律初探被引量:5
1996年
1992年在中国云南及其它20多个国家或地区同时进行IURON(国际陆稻观察圃)试验。根据IRRI(国际水稻所)汇总资料分析表明:国外中秆、中早熟材料在云南种植后仍然表现为中秆、中早熟;各试点(除孟加拉国外)粳稻比籼稻更适应陆稻生产条件,粳稻的综合评价优于籼稻;株高、生育期在云南与各试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依此规律提出相关方程供云南引种时参考。云南陆稻引种策略应以中秆、中早熟粳型陆稻为主。
胡凤益陶大云杨桂芬杨江义
关键词:陆稻引种
粳型矮秆陆稻株高遗传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对粳型矮秆陆稻与云南高秆陆稻测配,结果表明,IRAT216,177,144,140,134,伽念为多基因控制矮生性,农林20,毫补卡×南高谷,俄爱夏×老造谷为主基因控制,其中,黎明对农林20表现矮秆显性,黎明复等位,显性于毫补卡×南高谷,暂定毫补卡×南高谷为sd-1X2。俄爱夏×老造谷与黎明非等位,RikutoNorin21矮生性遗传有待深入研究,组合遗传力均较高,但多基因的材料较主基因的更稳定,
杨桂芬陶大云
关键词:陆稻矮化等位基因株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