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树法

作品数:62 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肝癌
  • 15篇栓塞
  • 13篇放射性
  • 12篇疗效
  • 11篇肿瘤
  • 11篇晚期
  • 11篇化疗
  • 10篇原发性
  • 10篇介入
  • 10篇肝动脉
  • 8篇原发性肝癌
  • 8篇植入
  • 8篇射频
  • 8篇射频消融
  • 8篇细胞
  • 8篇消融
  • 8篇化疗栓塞
  • 7篇动脉化疗
  • 7篇动脉化疗栓塞
  • 7篇介入治疗

机构

  • 56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昌吉州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克拉玛依市中...

作者

  • 58篇杨树法
  • 40篇樊喜文
  • 36篇黄伍奎
  • 26篇刘墨
  • 23篇刘登尧
  • 20篇顾朋
  • 19篇由丽娜
  • 14篇王萍菊
  • 13篇王海林
  • 6篇阿不拉江
  • 4篇袁少华
  • 3篇张国庆
  • 3篇王海宁
  • 2篇白靖平
  • 2篇蔡翔
  • 2篇左刚
  • 2篇徐海
  • 2篇成芳
  • 1篇王若峥
  • 1篇程静新

传媒

  • 17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新疆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农垦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6篇2021
  • 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肝外胆管狭窄
2001年
杨树法蔡翔左刚孙泰超
关键词:肝外胆管狭窄带蒂脐静脉瓣
一种穿刺锥针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锥针组件,包括套管、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第一穿刺针的穿刺端为弧面结构,第二穿刺针的穿刺端为尖锐结构;第一穿刺针的外侧壁和第二穿刺针的外侧壁均与套管的内侧壁相适配;第一穿刺针可插拔的插接固定在套管...
黄伍奎由丽娜杨树法樊喜文
文献传递
程序性动脉造影在肾上腺转移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意义
2015年
目的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时寻找供血动脉难度大,本文拟探讨程序性动脉造影在肾上腺转移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程序性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供血动脉来源及支数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程序性动脉造影的总成功率为95.5%。通过程序性动脉造影发现的异常供血动脉所占比例为29.0%。供血动脉以2支为主,主要来源于肾上腺下动脉及肾上腺上动脉。结论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来源丰富,变异性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中尽量采用程序性动脉造影,避免供血动脉疏漏。
黄伍奎刘墨王海林由丽娜杨树法樊喜文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数字减影栓塞
金龙胶囊减少肝癌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减少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后第1日,试验组患者开始口服金龙胶囊,对照组不服用,其余治疗措施相同。结果:试验组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例数较少(P<0.05),两组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白蛋白、钾、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5 d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较短(P<0.05)。结论:金龙胶囊能减少TACE患者术后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不良反应持续的时间,能提高TACE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减少TACE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黄伍奎樊喜文杨树法由丽娜帕哈尔丁.白克热刘墨顾朋王萍菊
关键词:金龙胶囊肝癌TACE
放射性^(125)碘粒子对肺腺癌A549 细胞荷瘤裸鼠HIF-1α 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抑制裸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机制。方法构建人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将20只裸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移植瘤植入22.2 MBq活度125I粒子,对照组植入0 MBq空源粒子。测量移植瘤长径、短径,30 d后取下移植瘤,免疫组化法检测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在植入粒子后第10天开始移植瘤生长速度放缓,30 d时体积小于对照组[(1213.8±567.6)vs(1712.1±437.4)]mm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4,P>0.05)。两组移植瘤组织中HIF-1α均有表达,实验组HIF-1α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86.7±4.2)vs(10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9,P<0.05);实验组HIF-1α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0.223±0.0814)vs(0.879±0.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5,P<0.05)。结论125I粒子可抑制裸鼠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生长,并在蛋白质、mRNA水平降低移植瘤组织HIF-1α的表达。
刘登尧叶尓麦克·阿哈提李建邦杨树法樊喜文
关键词:乏氧诱导因子-1Α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BTPS辅助^(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肿瘤术前术后剂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BTPS)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术前与术后剂量学结果,探讨该技术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性粒子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30例,其中腺癌11例,鳞癌19例;植入病灶共30个,肿瘤最大径平均4.2 cm(2.8~7.0 cm)。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计划设计,设计制作3D非共面模板,在CT引导下通过非共面模板辅助植入粒子,术后行剂量学验证。对比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包括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D100、10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V100)、V150、V20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和均匀性指数(HI)。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全组气胸发生率为33.3%。术后肿瘤靶区体积(GTV)、D100均值较术前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90、V100、V150均较术前减少,V200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I、EI较术前减少,HI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BTPS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剂量学指标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差异,能较好执行术前计划,可能成为未来肺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精确性较好的治疗方式。
杨树法刘登尧黄伍奎李建邦何占鳌
关键词:肺部肿瘤
CT引导下3D打印模板与徒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剂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肺癌3D打印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与徒手穿刺植入的剂量学差异,研究3D打印模板执行术前计划的准确性。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39例肺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D打印模板辅助粒子植入13例(模板组),徒手穿刺植入26例(徒手穿刺组),术前均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BTPS)设计术前计划。模板组在3D打印模板辅助下植入粒子,徒手穿刺组按术前计划在CT引导下徒手穿刺植入粒子。术后两组均应用BTPS行术后计划,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D_(90)差异。结果模板组13个病灶术前和术后D_(90)分别为(135.37±24.14)Gy和(139.21±26.81)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9,P=0.306);徒手穿刺组26个病灶术前和术后D90分别为(132.37±21.15)Gy和(128.36±32.42)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0,P=0.424)。模板组手术前后D_(90)差值ΔD_(90)为(4.1±2.3)Gy,徒手穿刺组手术前后D90差值ΔD_(90)为(11.3±6.3)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P=0.011)。结论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术后剂量参数与术前计划有较好的一致性,为3D打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临床实践依据。
刘登尧李建邦黄伍奎王名旭樊喜文杨树法
关键词:碘同位素立体定位技术近距离放射疗法放射治疗计划
3D打印模板辅助下^(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近期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3D打印模板引导^(125)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基于病历资料记录,对2019年3-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17例肺转移瘤患者,共26个转移病灶行回顾性分析,处方剂量150 Gy,粒子活度22.2~29.6 MBq。粒子植入术后2月、4月、6月行肺部CT扫描及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剂量验证,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和粒子植入质量。结果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CT,26个转移灶中达CR17个(65.4%),PR 5个(19.2%),SD4个(15.4%),客观缓解率(CR+PR)为84.6%(22/26),局部控制率(CR+PR+SD)为100%(26/26)。术后即刻验证与术后2月剂量验证D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214)。术后即刻粒子分布质量与术后2月粒子分布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P=0.026)。结论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瘤局部疗效明显,术后动态剂量验证提示剂量分布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登尧李建邦黄伍奎樊喜文杨树法
关键词:3D打印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疗法肺转移瘤
肝脏和胸部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辐射动态剂量监测及防护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肝脏和胸部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辐射剂量进行动态监测,为防护提供理论数据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30例行粒子植入的肝脏和胸部肿瘤患者,术后从不同的监测时间(即刻、1月、2月、4月、6月)记录不同监测距离(0 cm、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120 cm、140 cm、160 cm的长度)的辐射剂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辐射剂量率于即刻、监测距离0 cm处最大,为(44.34±35.69)μSv/h,随着时间和距离增大,辐射剂量率逐渐减少,至术后6月、监测距离160 cm处最小。安全的辐射监测时间与监测距离如下:即刻、100 cm;1月、100 cm;2月、100 cm;4月、60 cm;6月、任何监测距离。与肝脏肿瘤相比,胸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辐射剂量率在术后0月、1月、2月、4月均较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会对周围环境及人群产生辐射危害,随着监测时间延长,监测距离增加,其辐射剂量会逐渐减弱。胸部肿瘤患者^(125)I粒子植入术后,辐射剂量率高于肝脏肿瘤,医生、护士、陪护人员应注意距离防护。
纪萍王姣姣周文娟陈琪霞杨树法
关键词:肝脏肿瘤胸部肿瘤
一种肋间隙粒子针3D引导模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肋间隙粒子针3D引导模板,其包括肋板,肋板为与人体肋间隙相匹配的弧形结构,肋板的下端设置有凸出部,且凸出部与肋板之间圆弧过度;肋板和凸出部上相对应处开设有若干贯穿二者、且均匀分布的针孔。本方案运用在病...
杨树法樊喜文黄伍奎刘登尧李建邦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