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昀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图
  • 6篇肌电
  • 6篇肌电图
  • 3篇神经传导
  • 3篇神经传导速度
  • 2篇电生理
  • 2篇综合征
  • 2篇桡神经
  • 2篇腕管
  • 2篇腕管综合征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1篇电生理研究
  • 1篇原发性
  • 1篇运动疗法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传导
  • 1篇运动神经传导...
  • 1篇针极肌电图
  • 1篇上肢

机构

  • 7篇北京积水潭医...

作者

  • 7篇杨昀
  • 6篇王娆
  • 6篇诸寅
  • 6篇杨卓
  • 5篇张珍珍
  • 4篇王丽华
  • 1篇李玉成
  • 1篇金亚娣
  • 1篇薛云皓
  • 1篇王树锋
  • 1篇栗鹏程
  • 1篇郑炜
  • 1篇李文军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在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与术中探查对比,评价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速度传导检测对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原发性桡神经沙漏样狭窄行桡神经松解术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与超声检查。采用加权Kappa法对肌电图、超声检查与手术判断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为肌电图检测显示Ⅰ型共2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3例,Ⅳ型仅有1例;超声检查显示Ⅰ型共3例,Ⅱ型共27例;术中探查显示Ⅰ型共4例,Ⅱ型共24例,Ⅲ型共2例。(2)采用加权Kappa法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肌电图与手术间Kappa=0.790(95%CI:0.648~0.899),超声与手术间Kappa=0.813(95%CI:0.662~0.0.931),说明肌电图或超声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之间均具有较强一致性。(3)预后为优的患者初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50.05±4.76)m/s,表面点击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为(51.07±5.21)m/s,均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预后为良的患者SCV为(43.28±3.06)m/s,显著高于预后为可的患者。结论在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的诊断方面,针极肌电图联合神经传导检测与术中探查金标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可以提示桡神经沙漏样狭窄患者手术预后。
王娆诸寅赵睿杨卓王丽华杨昀张珍珍
关键词:针极肌电图桡神经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检查在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9例以上肢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腕管综合征及颈椎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利用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腕管综合征以及颈椎病的诊断。结果经过肌电图检查,有168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延长,提示正中神经卡压。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者31例,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者168例,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者13例。仅从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误诊率为7.14%(12/168),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误诊率为38.71%(12/31);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为(8.29±3.52)ms,显著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14±0.73)ms。结论肌电图可通过判断正中神经的卡压情况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同时可为腕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杨昀王娆诸寅王丽华杨卓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颈椎病肌电图
肌电图检查评估腕管综合征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肌电图检查评估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例(患侧手共39侧)临床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并接受腕管切开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分别行肌电图检查,应用正中神经传导检查和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腕部正中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异常率(33%)、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异常率(36%)较手术前(72%、74%)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波幅(7.40±5.05)较手术前(4.86±3.60)显著降低(P<0.001),拇短展肌静息状态下失神经电位的异常率(69%)、重收缩时募集电位异常率(13%)均较手术前(85%、26%)明显下降(P<0.05)。患者手术前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管切开减压术可解除正中神经卡压状态,明显恢复正中神经功能,增强拇短展肌肌力,临床治疗效果好。肌电图检查可为腕管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客观的依据。
李洁霏杨昀张珍珍王娆杨卓胡丽杭诸寅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手术效果
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表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脱髓鞘N4(HMSN1型)腓骨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检查依据。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2例HMSN1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行神经传导速度与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未检出不同神经MNCV35例,占56.5%;胫神经、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平均MNCV检测结果分别是(23.48±9.60)m/s、(26.35±9.141m/s和(30.07±12.19)m/s。未检出不同神经SNCV50例,占80.6%;胫神经与正中神经的平均SNCV检测结果分别是(28.06±10.32)m/s和(31.20±12.05)m/s。肌电图检查共175块肌肉,其中109块肌肉判定为神经源性损害,占623%;14块肌肉判定为可疑神经源性损害,占8.0%;52块肌肉正常,占29.7%。62例中有神经源性损害者53例,占85.5%,其中远端肌肉有神经源性损害者47例,近端肌肉有神经源性损害者11例。结论HMSN1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表现随着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检查部位不同而变化。
王娆诸寅杨卓王丽华杨昀张珍珍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神经电生理
上、中、下三干后股对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交叉支配的电生理研究
栗鹏程王树锋李玉成李文军金亚娣杨昀薛云皓郑炜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与颈椎病鉴别诊断上的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与颈椎病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选择369例因环小指麻木为主要原因就诊并行肌电图检查的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利用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肘管综合征及颈椎病的诊断。结果通过肌电图检查,296例患者出现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提示尺神经卡压;369例患者中280例诊断为肘管综合征,73例患者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患者诊断为肘管综合征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肘管综合征患者尺神经传导速度为(30.35±3.59)m/s,较颈椎病患者尺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肌电图可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在肘管综合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张珍珍王娆杨昀杨卓诸寅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颈椎病肌电图
肌电图特征联合运动疗法对上肢骨折桡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特征联合运动疗法对上肢骨折桡神经损伤患者EMG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VC)等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桡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用肌电生物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观查两组患者的EMG和MVC指标,并进行临床数据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腕伸肌和指总伸肌的EM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4,t=7.134;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腕和伸肘角度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4,x^2=7.0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VC及波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t=7.71;P<0.05)。结论:上肢骨折桡神经损伤患者行肌电图特征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能够对患者的EMG及MCV等指标产生积极影响,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王娆杨卓王丽华杨昀张珍珍诸寅
关键词:肌电图运动疗法桡神经损伤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