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进

作品数:77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市场经济
  • 16篇经济学
  • 13篇经济增长
  • 9篇利润
  • 9篇货币
  • 8篇资本
  • 7篇主义
  • 6篇生态
  • 6篇货币供给
  • 6篇公有
  • 6篇公有制
  • 5篇动力机制
  • 5篇中国经济
  • 5篇社会主义
  • 5篇资本积累
  • 5篇经济长波
  • 5篇宏观经济
  • 4篇政治经济学
  • 4篇金融
  • 4篇经济增长率

机构

  • 77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77篇杨文进
  • 7篇柳杨青
  • 1篇沈亦君

传媒

  • 8篇福建论坛(人...
  • 7篇学术月刊
  • 5篇财贸研究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当代财经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新华文摘
  • 2篇经济纵横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 2篇经济评论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东岳论丛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统计研究
  • 1篇浙江经济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学视角中的“两型社会”建设被引量:11
2009年
由于"资源"和"环境"之间,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调节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一个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所以它是一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后者的核心则是产品分配或社会公平问题,从而是一个制度选择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经济发展过程自身具有一定的提高环境质量和分配公平程度的功能,但制度的推进和政府的努力也是达到目标的重要保证。
杨文进
关键词: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公平
“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思辨被引量:8
2004年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该范畴内容所包含的悖论 ,如追求增长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等 ,却又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困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对现有的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彻底的革命 。
杨文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需要文明
“两型社会”的经济学涵义
2009年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同学科对其内容的认识是不完全相同的。经济学视角中的“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和社会制度主导下的产品分配的公平化过程。前者指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后者指在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主导下,使社会的产品分配结果不断公平化的过程。
杨文进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学涵义资源优化配置
警惕经济衰退的征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在市场经济中,决定宏观经济运动方向的是经济系统中的微观机制,即由厂商行为、利润、相对价格组合、投资和结构变动等因素组成的经济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具有促使经济作周期运动的客观性。我国现有各方面的经济条件,如投资规模的下降、产出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慢于投入品的上升速度,企业效益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比例结构的失调等等,都说明我国经济面临衰退过程。同时,总供求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趋势。由于衰退过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累加性质,因此可能加剧我国经济今后数年都将处于疲软之中。
杨文进
关键词:经济衰退经济增长率利润
略论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和汇率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商品供给对货币变化反应弹性的大小、新增的货币供给是否能够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以及进入比例的大小等,当新增货币难以进入实体经济,且供给的弹性大于货币供给的变化时,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将是价格水平的下降。这正是当前各国面临的情况。货币不仅是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更是资本。资本的价值由其获得的收益大小决定,宏观方面的资本收益率由新增货币的大小决定,所以从资本的角度看,哪个国家货币供给量增长越快,其货币的相对价值也就越高,即汇率与货币供给增长成正比。在货币一般功能与特殊(资本)功能对汇率相反作用的对比中,后者的力量往往要大于前者,由此促使汇率在较快的货币供给中升值。美元汇率危机以来的情况,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杨文进
关键词:货币供给汇率资本价格水平
论市场机制“不完美”之美——优胜劣汰的动态效率胜过优化配置的静态效率被引量:2
2014年
以往对市场机制是否完美的争论大多是从静态角度进行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及其作用机制的本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模式,作用手段是以优胜劣汰为核心的竞争,这种性质的竞争只有在不完美的环境中实现,即进化是对不完美的改进。由于"完美即停止",因此市场机制作用的资源配置虽然不能达到"完美",但结果却是超越"完美"的,从而说明优胜劣汰的动态效率远胜过优化配置的静态效率。由此,传统上有关市场机制的诸多缺陷反而可能是它的优点,正如达不到所谓的最优化配置与充分就业,经济系统才获得了永不衰竭的动力;结构失衡与组织无序,才使系统获得增长动力的同时还保证了运行的稳定;周期性的波动不仅为创新提供了动力,而且阻碍了社会结构的僵化,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正如断臂的维纳斯成为美的化身一样,"有缺陷的"才是更美的。所以,不怕有缺陷,就怕没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杨文进
关键词:充分就业市场经济结构失衡
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思辨
<正>"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最流行的一个概念,成为所有国家、部门、企业等追求的目标。然而,如果冷静客观地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会发现"可持续发展"仅仅是一种理想的而不可能真正实现的社会思潮。1.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作...
杨文进
文献传递
“发展陷阱”的形成原因分析——兼论中国经济落入发展陷阱的必然性被引量:5
2012年
陷入"发展陷阱"之前的追赶型国家,往往会出现以美元计量的人均名义GDP增长率快于以本币计量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这实际上也就是国际相对成本的上升和国际相对竞争力的下降,国内外市场因此会不断被更低收入国家蚕食;人均美元收入的快速提高产生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会导致大量有效需求向发达国家转移。这些表现在企业收支上,也就是成本的提高与收入的减少;在国家层面则表现为外贸收支逆差增加和外汇储备减少或外债增加,由此落入"发展陷阱"。我国目前可能正处在该陷阱的入口。
杨文进沈亦君
关键词:汇率
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宏观性被引量:2
2005年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不是相对价格,而是总量价值。这是由他所要达到的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目的所决定的。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宏观性,主要体现在他将价值理解为一般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价格理论中,前者使得各种异质品能够被加总,后者则使这种总加变得有意义。再生产理论才是马克思相对价格理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沟通微观价值理论与宏观价值理论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也具有这种桥梁作用。
杨文进
关键词:生产价格相对价格马克思价值理论宏观性生产价格理论
论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二重性与抽象性
2009年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及其产生方式,一种是资本主义自我异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变基础上,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特征也完全不同。由于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研究计划,因此不仅使得他的经济理论,而且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一种没有完成从抽象到具体转换的阶段性成果,带有高度的假设性,所以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将被抽象的因素,如国家等纳入进来,这些结论必将被做重大修改。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完成这种抽象到现实的转换所做的探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杨文进张立宪
关键词: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