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下丘脑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下丘脑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NRl及NR2B亚基表达的变化,探讨严重烧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活化状态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烧伤组(包括伤后6,24,48h组),并建立30%体表面积背部皮肤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组织中NMDA受体NRl、NR2B亚基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在严重烧伤后HPA轴活性显著增强,血清皮质醇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在伤后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血清皮质醇在伤后6h达到高峰,伤后48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SP)、舒张压(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均在伤后6h显著下降,其中SP、DP在伤后48h时仍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烧伤各组NRl亚基表达增加,伤后24h达到高峰(1.12±0.27),与对照组(0.45±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R2B亚基的表达明显减少,6h最为明显(0.65±0.21),与对照组(1.38±0.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恢复到伤前水平(1.25±0.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us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获得与Westernblot相一致的结果。结论下丘脑NRl及NR2B亚基长时间的可塑性变化可能是严重烧伤后早期HPA轴活化状态发生变化的机制之一。
- 周济顾晓红李兵王昊杨华江张云东
- 关键词:烧伤下丘脑应激
- 体感诱发电位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手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评价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后脊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该院1997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32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脊髓空洞及SEP的变化。结果术前132例患者SEP检测均有异常。术后早期,118例临床体征改善的患者中,112例SEP好转;体征稳定的14例中,12例的SEP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123例体征改善的患者中,121例SEP好转;而体征稳定的7例患者中,6例的SEP好转;2例临床体征加重患者,SPE异常更明显。108例脊髓空洞较术前缩小的患者中,106例患者的SEP也好转;而脊髓空洞无变化的19例患者中,13例的SEP好转;2例脊髓空洞增加的患者,SPE异常更明显。术前、术后SEP的变化与患者症状和脊髓空洞的变化呈正相关(r=0.854、0.747,P<0.01)。结论 SEP可作为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后颅窝减压手术后评定手术效果及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相对客观的指标。
- 张云东周济刘迎春李兵张溢华杨华江王昊顾小红
-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脊髓功能体感诱发电位
-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GFAP蛋白的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Springer、Science director、ACS、ProQuest、Taylor&Francis、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设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文献资料中死亡风险优势比(odds ratio,OR)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与GFAP的关系。结果符合条件的文献有16篇,其中正常对照组患者753例,TBI患者1 1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GFAP表达量与Marshall CT分级(OR=-5.44,95%CI=-7.07^-3.82,P<0.01)、TBI程度(OR=-3.47,95%CI=-3.52^-3.41,P<0.01)、TBI类型(OR=3.19,95%CI=2.51~3.88,P<0.0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OR=2.78,95%CI=2.76~2.81,P<0.01)、生存与否(OR=-1.66,95%CI=-2.35^-0.97,P<0.01)有关。(2)GFAP表达与时间间隔具有相关性,与72h表达量(OR=-0.09,95%CI=-0.46~0.28,P<0.01)和7d表达量(OR=2.51,95%CI=2.03~3.05,P<0.01)均相关。结论 GFAP蛋白表达水平与TBI的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均具有相关性。
- 王昊杨华江周椿杨东虹赵辉徐伦山许民辉
- 关键词:颅脑损伤蛋白META分析
-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床颈内动脉突旁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04例(共112个)床突旁颈内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后即时造影显示,83个动脉瘤(74.1%)完全闭塞,16个(14.3%)瘤颈残留,13个(11.6%)瘤体残留。93个(83%)动脉瘤获造影随访3个月~2年,88个(94.6%)动脉瘤显示稳定或完全闭塞,5个(5.4%)复发。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1.9%),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床突旁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杨华江许民辉王昊杨东虹
- 关键词:栓塞治疗疗效
-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回顾性探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救治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脑梗死面积变化;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d内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死亡率为21%,显著低于对照组33%(P〈0.05);治疗组的中残/良好率为42%,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效果显著,对降低伤残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云东周济李兵张溢华杨华江王昊顾小红
- 关键词:减压术脑梗塞颅脑损伤
- 血管内栓塞治疗13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130例不同部位及类型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多种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栓塞124例(139个动脉瘤),1例栓塞失败,转手术夹闭成功。6例术中出血,其中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1分3例,2分0例,3分1例,4分3例,5分123例。出院后对患者随访3~48个月,共随访119例(91.5%),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远期随访(大于6个月)33例(27%)。随访期1例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行血管成形术,其余患者动脉瘤不显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根据不同颅内动脉瘤采用相应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王昊杨华江张溢华杨东虹许民辉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