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尧东

作品数:217 被引量:2,419H指数:30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2篇天文地球
  • 90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7篇气候
  • 40篇降水
  • 39篇天气气候
  • 36篇气候学
  • 30篇高温
  • 29篇气象
  • 25篇气候变化
  • 16篇气温
  • 16篇冷空气
  • 16篇干旱
  • 15篇强降水
  • 14篇台风
  • 10篇农业
  • 10篇寒害
  • 8篇气候特征
  • 8篇节水
  • 7篇亚热带
  • 7篇水稻
  • 7篇农业气象
  • 7篇气象干旱

机构

  • 143篇广东省气候中...
  • 44篇广州市气象局
  • 2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广东省气象局
  • 10篇中国气象局广...
  • 9篇中山大学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辽宁省水利水...
  • 4篇广东省气象局...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东省江门市...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气象局
  • 2篇深圳市国家气...
  • 2篇广东省气象探...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216篇杜尧东
  • 32篇李文媛
  • 23篇伍红雨
  • 21篇郑璟
  • 20篇王华
  • 19篇刘锦銮
  • 19篇刘蔚琴
  • 17篇唐力生
  • 15篇陈新光
  • 15篇胡飞
  • 15篇刘作新
  • 12篇毛慧琴
  • 11篇李春梅
  • 9篇宋丽莉
  • 9篇唐湘如
  • 9篇段海来
  • 9篇罗晓玲
  • 8篇黄珍珠
  • 7篇刘爱君
  • 7篇潘蔚娟

传媒

  • 68篇广东气象
  • 18篇生态学杂志
  • 9篇热带气象学报
  • 9篇气象与环境科...
  • 5篇气象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自然灾害学报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运筹与管理
  • 2篇辽宁气象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1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10篇2004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东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高分辨率的探空、地面实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2月23日—3月6日粤东地区一次罕见的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是由辐射雾和平流雾组成;探空资料的分析表明,大雾期间大气层结呈现对流稳定或弱的不稳定特性,同时近地面层存在明显的逆温结构;大雾期间850 hPa华南沿海西南方向气流的存在为这次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地面不断有弱冷空气的入侵,使低层大气变得弱不稳定,并维持了冷的下垫面,但没有完全破坏近地面层的逆温;在深厚逆温条件下,持续的低空西南支暖湿水汽输送和适量的水汽辐合,导致水汽凝结,使得粤东地区的大雾和毛毛雨维持;持续强劲的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的不断入侵维持冷的下垫面,使雾雨天气在华南沿海长时间维持;大雾后期,强冷空气入侵破坏了大气的层结和逆温条件,大雾天气消散。同时,当Δθse 850~1 000<0时,将出现雾雨天气。
王桂娟郑有飞黄小丹丁丽佳蔡赛缄杜尧东
关键词:天气学连续大雾稳定层结
1961—2014年广东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14年气象资料,采用日均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标准,以及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4年广东平均年霾日以1.2 d/年的速率明显增加。20世纪60、70年代霾日较少,80年代开始波动增加,2003年后上升尤为明显,2007年达到最高。霾日冬季最多,1月和12月的霾日数占全年总数的28%,夏季最少,尤其是7月份,仅为全年总数的1.9%。广东省霾日在1985年左右发生突变性增加。全省霾日及其变化速率空间分布比较一致,霾日高值区、增加速率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霾日低值区、增加速率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
刘蔚琴杜尧东伍红雨陈继奋
关键词:气候学时空分布特征
2020年7—8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被引量:1
2020年
2020年7—8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接近常年,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台风"米克拉"给粤东带来风雨影响,出现5次高温过程和5次强降水过程。7月持续高温天气和台风"海高斯"对农业、民生、交通、电力影响大。
张柳红郭晓坤杜尧东李文媛
关键词:气候学台风高温气象干旱强降水
2021年3-4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
2021年
2021年3—4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有4次明显的降水过程,2次冷空气过程。3月上旬出现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气象干旱持续发展。气象干旱对农业、民生和林火等造成较大影响。但清明假期晴好的天气也带热了旅游市场。
李文媛杜尧东郑璟张柳红
关键词:气候学冷空气强对流气象干旱清明
广东近年大旱、大涝的反思被引量:14
2005年
依据调查、统计资料评估了广东3年持续干旱和“05.6”大洪涝的影响,剖析了大旱大涝是由降水异常、雨水调蓄能力差、用水浪费及水体污染等原因造成,提出为有效防御旱涝,今后应关注气候变化,提高极端灾害的预测预警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和开发;继续兴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
王广伦杜尧东罗晓玲
关键词:大旱
广东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设计框架被引量:2
2004年
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与水产养殖的密切关系及当前气象监测与服务的完善等方面 ,分析了顺德地区建设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必要性 ;论述了鱼塘生态环境监测与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顺德地区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系统的目标、内容和建设方案进行了构思和设计。
吴家兴杜尧东
关键词:鱼塘生态环境监测气象条件水产养殖业
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4
2006年
广东的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评估、气象信息发布等“三农”气象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缺少针对性、缺少多样性、缺乏准确性、缺乏及时性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三农”气象服务,应采取转变观念、建设农村综合气象监测网、丰富服务产品、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农村突发灾害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完善人工增雨减灾作业体系、推进气象科技扶贫等对策与措施。
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的影响
杜尧东李春梅何健刘蔚琴
小波分析和EEMD方法在广州气温降水多尺度分析中的差异分析
利用小波变换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广州1908—2010年103年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多尺度分析,对比了EEMD和小波分析的差异.结果显示:(1)小波分解基于先验的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次,具有较大人为选择性容易产...
王兵胡娅敏杜尧东翟志宏吴晓绚
关键词:气温资料多尺度分析统计差异小波变换
文献传递
2020年3—4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
2020年
2020年3—4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有5次降水过程、5次冷空气过程,低能见度天气频繁。强降水、冷空气、低能见度天气对农业、民生等造成较大影响。
郑璟李梓贤杜尧东李文媛
关键词:降水低能见度冷空气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