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国莲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镜
  • 4篇胃镜
  • 4篇病理
  • 3篇微波
  • 3篇微波治疗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2篇乳头
  • 2篇食管
  • 2篇胃癌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息肉
  • 2篇消化道息肉
  • 2篇镜检
  • 1篇电疗
  • 1篇电疗法
  • 1篇电凝
  • 1篇电凝电切
  • 1篇电切
  • 1篇电治疗

机构

  • 15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沪州医学院

作者

  • 17篇杜国莲
  • 11篇毛登明
  • 9篇李昌平
  • 6篇唐世孝
  • 3篇邹义君
  • 2篇彭燕
  • 2篇唐川康
  • 2篇陈光东
  • 2篇邓明明
  • 1篇朱本贵
  • 1篇温先勇
  • 1篇冯英
  • 1篇李代渝
  • 1篇江启蓉
  • 1篇王文兵
  • 1篇陈德宇
  • 1篇李小云
  • 1篇鼋世本
  • 1篇王健
  • 1篇王利平

传媒

  • 7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FP联合AFU、GGT-Ⅱ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995年
为探讨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对32例原发性肝癌息者AFP、AFU、GGT-Ⅱ进行了同时检测.结果显示,单项检测GGT-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持异性最高(P<0.05),单项检测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几乎与AFP相似,在联合检测中以AFP+AFU或GGT-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佳,而AFP+AFU+GGT-Ⅱ三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度较低.在AFP阴性的9例原发性肝癌中,单项检测AFU和GGT-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以GGT-Ⅱ最佳,二者联合检测时(AFU+GGT-Ⅱ)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66.7%和99.6%,阳性预测值可为100%.提示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邹义君李昌平杜国莲王开正唐世孝王健温先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AFU
无痛胃镜临床应用体会(附370例报告)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分析联合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咪唑安定行静脉麻醉下胃镜诊治术370例(无痛组)胃镜完成情况、咽部反射发生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与随机同期常规胃镜诊治术37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1)无痛组患者感觉满意370例(100%),对照组满意89例(23.97%),无痛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无痛组咽部反射全部消失(100%),对照组出现明显咽部反射147例,占39.73%,无痛组咽部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无痛组患者平均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操作成功率、胃镜复诊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无痛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两组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诊治术是一种安全、舒适的现代内镜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毛登明高采平彭燕李昌平唐世孝杜国莲
关键词:无痛胃镜满意度并发症
经内镜诊断摘除消化道息肉484例临床探讨
2002年
目的 探讨消化道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欧林巴斯纤维及电子胃、肠镜检查诊断 ,上消化道息肉2 81例 ,大肠息肉 2 0 3例 ,用微波摘除 2 73例 ,电凝电切摘除 2 11例 ,共 5 4 6颗。活检及息肉标本送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管状腺瘤 97颗 ( 17.8% ) ;绒毛状腺瘤 89颗 ( 16.3 % ) ;增生性息肉 15 7颗 ( 2 8.8% ) ;错构瘤幼年性息肉 13颗 ,P- J综合征息肉18颗 ( 5 .7% ) ,炎性息肉 172颗 ( 3 1.5 % ) ,有 11例绒毛状及管状腺瘤已癌变。结论 镜下诊断及电凝电切和微波凝固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易行 ,并发症少 。
杜国莲邓明明李昌平唐世孝毛登明陈光东
关键词:内镜诊断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微波治疗
食管乳头状瘤研究分析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食管乳头状瘤的内镜、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5例食管乳头状瘤的胃镜、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食管乳头状瘤好发于食管中下段,食管上1/3有1例(4%),中段11例(44%),下段13例(52%),食管中下段24例(96%);内镜下易误诊为食管息肉,11例内镜下治疗后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3例并发其他部位肿瘤;病理学检查未见食管乳头状瘤恶变依据,仅有3例轻到中度异型增生;食管乳头状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反流性食管炎相似.结论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在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加强对食管乳头状瘤病人邻近脏器的检查和随访非常重要;食管乳头状瘤是否为癌前病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杜国莲唐学清朱本贵
关键词:食管乳头状瘤胃镜检查术病理学分型微波治疗术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体会被引量:1
1999年
唐世孝杜国莲毛登明邹义君
关键词:胃癌内镜检查
经内镜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晚期食管癌及晚期胃癌疗效探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为了评价内镜局部注射化疗药加微波治疗与单纯经内镜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失去手术指征的晚期食管癌、胃癌进行局部注射化疗或加微波治疗以评价二者疗效。该研究采用局部注射化疗组 2 2例 ,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 44例。治疗后 2周观察癌肿缩小情况。结果 :单纯局部化疗组 2 2例 ,治疗后 3周食管癌肿块缩小率 11% ,胃癌肿块缩小率 2 2 % ,局部化疗加微波治疗组 44例 ,治疗后 2周食管癌肿块缩小率 31% ,胃癌肿块缩小率 33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局部注射化疗药与局部注射化疗药加微波治疗两种方法均有效。局部注射化疗药加微波治疗方法优于单用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提示对晚期食管癌、胃癌的治疗应尽量采用加微波治疗的方法。
杜国莲李昌平毛登明
关键词:局部化疗微波治疗胃癌食管癌疗效
人乳头病毒16、18型与人胃腺癌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采用PCR法检测胃癌患者人乳头病毒 (HPV) 16、18型DNA序列 ,探讨HPV类型与人胃腺癌的关系 ,为今后进行胃癌基因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 2 9例胃癌 ,12例慢性胃炎 ,2例不典型增生胃炎患者 ,取癌变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胃组织进行PCR法检测HPV16、18型DNA。结果 :胃癌组织中HPV 16型阳性率 31% ,HPV 18型阳性率 2 4% ;胃腺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率 2 6 % ,HPV 18型阳性率 2 1.7% ;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HPV16、18型阳性率各为 5 0 % ;而对照组慢性胃炎则未检出。结论 ;HPV16、18型与人胃腺癌有密切关系 ,HPV16、18型感染后可能作为胃癌的一种始动因子 ,开始作用于癌前病变 ,其DNA整合于异型增生细胞内 。
杜国莲李昌平陈光东陈德宇李代渝毛登明
关键词:人乳头病毒胃腺癌PCR病理
3种用药方案治疗胃溃疡的最小成本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3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34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3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5.42%、85.71%、86.3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4.76%、4.54%(P>0.05);药品成本分别为936.32、2011.52、1076.32元。结论:A组方案在临床疗效方面与B、C组无差异,但药品成本优于B、C组方案。
江启蓉王国俊杜国莲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胃溃疡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
慢性肾功衰竭合并胃粘膜病变74例内镜下表现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评价慢性肾功衰竭 (CRF)镜下的胃粘膜病变表现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 :对 74例慢性肾功衰竭及尿毒症患者内镜特征及治疗疗效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肾功衰及尿毒症患者内镜下胃粘膜表现呈多样性改变 ,病变累及部位以胃窦、体为多见 (2 8/74)。大多数患者有较典型的胃粘膜广泛糜烂出血征象 (36 /74) ,止血效果差 (13/74)。少部分累及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 (2 /74)。结论 :CRF镜下胃粘膜病变表现为糜烂出血 ,多为平担、片状、条状出血 。
杜国莲李昌平毛登明
关键词:尿毒症胃粘膜病变内镜慢性肾功能衰竭
青年与老年大肠癌患者的内镜及病理特征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青年大肠癌与老年大肠癌在内镜和病理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比较 34例青年大肠癌(≤ 30岁 )和 37例老年大肠癌 (≥ 6 0岁 )在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内镜分型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对应关系 ,并经过统计学处理 ,了解二组患者的内镜及病理结果差异。结果 :青年大肠癌多见于直肠 (2 7/ 34例 ) ,以浸润型为主 (2 0 /34) ,内镜分型以Borrmann分类法Ⅲ、Ⅳ型为主 ,组织学分型以分化差的粘液癌 (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 )最多见 (2 2 /34) ;与此对照 ,老年大肠癌仍以直肠多见 (2 0 / 37例 ) ,但与青年大肠癌比较 ,明显减少 (P <0 0 5 )。老年大肠癌以大癌灶型 (>4cm)和小癌灶型 (<4cm)为主 (分别为 1 4例 / 37例 ,1 6 / 37例 ) ,而浸润型少见 (7/ 37例 )。从Borrmann法内镜分型看 ,老年大肠癌以隆起型为主 (<1 8/ 37例 ) ,病理学活检大多分化良好。乳头状腺癌及高分化管状腺癌 ,分别为 1 1 / 37例、1 3例 / 37例 ,上述各项指标与青年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结论 :青年大肠癌好发于直肠 ,具有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减少的特点 ,以浸润性生长为主 ,分化程度低 ,预后不佳 ;老年大肠癌随年龄增长 ,具有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多的趋势 ,以息肉样生长为主 ,分化程度较高 ,预后较青年大肠癌为好。
王利平李昌平杜国莲
关键词:大肠癌内镜病理青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