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杰

作品数:45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历史地理
  • 6篇哲学宗教
  • 6篇艺术

主题

  • 16篇图像
  • 9篇佛教
  • 6篇犍陀罗
  • 4篇造像
  • 4篇佛教图像
  • 4篇浮雕
  • 3篇佛教造像
  • 3篇佛像
  • 3篇北魏
  • 3篇
  • 2篇东传
  • 2篇信仰
  • 2篇玄奘
  • 2篇遗址
  • 2篇述论
  • 2篇唐宋
  • 2篇唐宋时期
  • 2篇铜佛
  • 2篇尼雅遗址
  • 2篇涅槃

机构

  • 44篇清华大学
  • 2篇早稻田大学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作者

  • 45篇李静杰
  • 2篇齐庆媛
  • 1篇何平
  • 1篇谷东方
  • 1篇陈红帅
  • 1篇相宛升
  • 1篇范丽娜
  • 1篇李秋红

传媒

  • 13篇故宫博物院院...
  • 12篇敦煌研究
  • 4篇中原文物
  • 3篇石窟寺研究
  • 2篇美术大观
  • 2篇艺术设计研究
  • 2篇故宫学刊
  • 1篇文物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敦煌学辑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华大学藏北朝晚期道教羽化像考论
2023年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一件北朝晚期道教背屏式造像,具有若干定州系统白石造像特征。主尊卧像模仿佛涅槃像而来,又呈现自身独特性,实为罕见的老子羽化造像。十真人依照佛十弟子侍立主尊身后,联排小龛取代娑罗树作为背景。台座上护法狮子、神王造型则一如佛教造像。在效法佛涅槃造像的过程中,教化众生而示现涅槃的用意大概一并转移过来,富于时代色彩的净土往生观念也渗透其中。
李静杰
关键词:佛教造像羽化
金翅鸟图像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佛教以金翅鸟擒蛇比喻修行者制伏其心,具有这种象征意义的金翅鸟图像创始于古印度贵霜朝,伴随着犍陀罗文化获得初步发展,之后在古龟兹地区、汉传佛教文化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再后藏传佛教金翅鸟造像盛行于汉地。金翅鸟图像经历几近两千年岁月,分布在绵长又广阔地域,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性佛教文化符号。
李静杰
关键词:龟兹石窟
鄯善古国木雕家具图像外来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本稿具体地阐述了鄯善古国木雕家具图像的文化来源。认为尼雅与楼兰遗址出土兽腿形椅腿主要受到古希腊罗马影响,同时带有波斯文化因素,尼雅出土木桌图像分别源于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尼雅采集柜门图像兼有印度和波斯文化因素。这些家具图像反映了南欧、西亚、南亚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情况,这一过程应该发生在西域,而不是西北印度犍陀罗。
李静杰
关键词:尼雅遗址楼兰遗址古希腊罗马
东南亚鹿野苑式佛像调查与分析
2024年
4、5世纪左右,东南亚形成了印度教和佛教并行发展的宗教文化格局。6、7世纪前后,鹿野苑式佛教造像流行一时并呈现出浓厚的地域风貌,以石刻、青铜和木雕佛像为主体,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下游三角洲与泰国湾沿岸地方,少许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等地。发达的海路交通在促成东南亚佛教造像区域风格形成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印佛教艺术的交流。
李静杰
明清石窟给孤独长者与关羽图像组合解析
2021年
在陕北石窟和川南摩崖石刻造像中,发现给孤独长者、关羽一对图像组合信息,二者作为佛教圣众胁侍表现,或一起配置在伽蓝殿中,发挥着守护寺院的职能,反映了汉地佛教艺术民间化情况。
李静杰
关键词:关羽
大足宝顶山南宋石刻造像组合分析
一、引言1.宝顶山石刻造像的分布与年代宝顶山石刻造像,分布在重庆市大足区东北15公里的大佛湾、小佛湾及其周围地方(图1)。其中大佛湾造像规模最大,分布在一条开口向西的不规则矩形山湾,山湾东西长约150米,东面尽端宽约45...
李静杰
敦煌石窟经变画发展情况的总体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经变画系敦煌唐宋时期洞窟的基本内容,现存二十余种、九百余铺,具有完整发展序列。经变画在初盛唐时期初步发展,吐蕃、张氏归义军、曹氏归义军五代时期大发展,曹氏归义军北宋期、西夏走向衰落。经变画大体可以分为净土类、上求菩提类、下化众生类、其他类,约占总量2/5的净土类经变为洞窟首选内容。主室两侧壁经变画在初盛唐时期流行通壁式布局,吐蕃时期增加二列式、三列式布局,张氏归义军、曹氏归义军时期又增加四列式、五列式布局,通壁式布局占有半数以上。敦煌石窟经变画现存四十余种对应组合关系,合计二百数十对,大体可以分为净土类经变之间对应组合、非净土类经变之间对应组合以及净土类经变与非净土类经变对应组合三种情况。在通壁式布局洞窟中净土类经变占绝对多数,在多列式布局洞窟中往往兼顾净土类与非净土类经变。总体而言,敦煌石窟经变画反映了以净土信仰为主,上求菩提思想为辅,将下化众生思想作为必要补充的设计逻辑。石窟成为教化、救济众生,使之将来往生净土世界的说法道场。
李静杰
关键词:经变画
印度花鸟嫁接式图像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被引量:5
2014年
花鸟嫁接式图像,亦即鸟雀与花卉的混合造型,其艺术创意近乎极致,构建装饰纹样史上一座里程碑。这种图像创始于印度笈多时代,后笈多时代与帕拉时代延续发展,波及古印度大部版图。初唐时期印度花鸟嫁接式图像传入并迅速中国化,武周至盛唐时期风行一时,连绵至五代前后,唐两京所在中原地区始终是中心发展区域。中国花鸟嫁接式图像数量之众、发展程度之高,又非印度所能及。
李静杰
关键词:唐王朝装饰纹样
二龙系珠与二龙拱珠及二龙戏珠的图像系谱被引量:4
2015年
犍陀罗二龙系珠图像传来中国后,较多地用作南北朝隋代菩萨像项链装饰。出现于北朝后期的二龙拱珠图像,在唐代普遍地用于装饰碑碣并稀疏地延续下来。创始于唐代的二龙戏珠和一龙戏珠图像延绵至今,广泛地用作铜镜、碑碣、建筑等装饰,成为深受民间喜爱的图像。这些传统装饰图像,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李静杰齐庆媛
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被引量:13
2004年
本稿着眼于北朝佛传雕刻的托胎灵梦、树下诞生、七步、灌水四个场面,论述了佛传图由西北印度经新疆,向中原北方传播期间呈现的东方化过程。北魏中期的佛传图以吸收西方因素为特征,诸佛传场面的表现大体可以在犍陀罗雕刻中找到祖形,克孜尔石窟壁画反映了佛传图在新疆初步东方化,传播到中原北方以后东方化程度加深。北魏晚期及其以降,佛传图在北魏中期基础上适应汉文化环境进一步东方化。
李静杰
关键词:北朝雕刻佛教美术东方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