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

作品数:288 被引量:45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专利
  • 10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2篇机械工程
  • 21篇电子电信
  • 18篇电气工程
  • 14篇天文地球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建筑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传感
  • 49篇感器
  • 49篇传感器
  • 25篇岩土
  • 19篇土体
  • 19篇测量方法
  • 15篇远程
  • 15篇测量系统
  • 12篇压电
  • 12篇雨量
  • 10篇电缆
  • 10篇岩土体
  • 10篇分布式测量
  • 9篇电阻
  • 8篇电路
  • 7篇低功耗
  • 7篇电能
  • 7篇仪器
  • 7篇尾矿
  • 7篇系统设计

机构

  • 187篇中国计量大学
  • 88篇中国计量学院
  • 18篇浙江大学
  • 8篇杭州职业技术...
  • 5篇浙江省特种设...
  • 4篇浙江水利水电...
  • 4篇浙江省计量科...
  • 4篇杭州市质量技...
  • 3篇东南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特种设备...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88篇李青
  • 89篇童仁园
  • 58篇施阁
  • 54篇王燕杰
  • 37篇贾生尧
  • 25篇王斌锐
  • 23篇金英连
  • 22篇李雄
  • 22篇孙叶青
  • 20篇申屠南瑛
  • 16篇韩建强
  • 14篇骆浩华
  • 10篇李弘洋
  • 9篇吴秀山
  • 8篇韩建强
  • 8篇赵明岩
  • 7篇吴霞
  • 6篇程路
  • 6篇曹波
  • 6篇蔡慧

传媒

  • 14篇中国计量学院...
  • 9篇计算机测量与...
  • 6篇仪表技术
  • 6篇传感技术学报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科技通报
  • 4篇自动化仪表
  • 4篇现代电子技术
  • 4篇第四届全国电...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计量学报
  • 3篇工业控制计算...
  • 3篇仪表技术与传...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煤矿机械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年份

  • 24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14篇2018
  • 22篇2017
  • 28篇2016
  • 22篇2015
  • 21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4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螺旋平行线与时域反射技术的岩土变形分布式探测研究
2016年
针对目前几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岩土变形造成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岩土变形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将螺旋平行传输线与时域反射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变形分布测量技术。设计变形分布式测量标定系统,运用系统中的拉伸装置分别对162 cm螺旋线进行整体拉伸与对500 cm螺旋线进行定位拉伸,同时运用系统中的时域反射装置对被拉伸的螺旋线进行测量,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2组测量数据进行建模。将162 cm螺旋线整体逐厘米拉伸至195 cm,每拉伸1 cm测量一次时域反射数据,所建模型对拉伸量的预测值最大误差为0.3%。将500 cm螺旋线逐次从起始端至末端每隔10 cm拉伸2 cm,每拉伸一次测量一次时域反射行数据,所建模型对拉伸位置距起始端的距离值最大误差为2%。实验结果说明提出的测量方法能够对螺旋平行传输线的拉伸量和拉伸位置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解决了点式测量"测处未变,变处未测"的不足,并具有比光纤测斜方法更大的测量范围。
张杨锴贾生尧曹波李青
关键词:土力学时域反射技术
一种地下变形量的三维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变形量的三维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由现场测量仪器和远方测量仪器,两者通过无线传感通讯连接;其中:现场测量仪器是由地下变形量集成传感器串和地下变形量测量集中处理装置组成;远方测量仪器是由远程接收装置、PC...
李青李雄童仁园申屠南瑛王燕杰施阁谢扬名姜国庆
文献传递
可适应崎岖路面爬行的仿蜘蛛机器人的躯干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应崎岖路面爬行的仿蜘蛛机器人的躯干装置。目前的仿蜘蛛机器人针对平面内的爬行。本发明中的并联平台对称设置在长方形的基体底面的角上,并联平台呈三角状,其第一顶点上设置有第一球铰,第一球铰固定在基体底面,第二...
王斌锐李青金英连金海龙严天宏
文献传递
基于模型化测量和动态重量变化率预测的动态称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化测量和动态重量变化率预测的动态称重方法。涉及运用嵌入式(DSP)计算机这类哈佛总线的新型微处理机,构成测量和控制系统,采用模型化测量和动态重量变化率预测相结合的动态信号处理方式,以解决动态称重中...
李青李雄叶纲施阁
文献传递
微机化功率因数补偿器的研制
1997年
介绍一种用8098单片机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器。该功率因数补偿器具有各相负载分别补偿,补偿电容在电压过零时投切,各相功率因数和电流值分时显示等特点。
李青吴霞沈小丽
关键词:功率因数单片机功率因数补偿补偿电路
土体抗剪强度的原位测量方法及其远程实时自动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抗剪强度的原位测量方法及其远程实时自动测量系统。一对剪切波速测量压电片通过压电效应测得剪切波速;通过土体含水率传感器测得土体含水率;根据剪切波速、土体含水率与土体抗剪强度之间关系得出土体抗剪强度。一对...
李青胡鹏王燕杰童仁园
文献传递
霍尔效应的地下位移三维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当霍尔传感器与磁钢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时,霍尔传感器感受到的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改变.采用三个霍尔传感器组成传感器阵列,建立三维笛卡儿坐标系.通过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并结合一定的算法,可计算出某一时刻磁钢的三维坐标.地下土体的变形会改变霍尔传感器与磁钢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得到磁钢新的三维坐标之后,通过几何运算得出位移的大小.
周振李青池金谷李雄杜通波
基于霍尔效应的岩土地下位移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岩土地下位移测量方法及装置。由多个测量单元串接组成,使相邻一个测量单元的下表面平行于另一个测量单元的上表面。每一个测量单元由下表面安装永磁体或电磁铁,上表面安装至少3个霍尔传感器,每个测量单...
童仁园池金谷李雄李明李青
文献传递
岩土分层沉降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分层沉降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现场测量仪器和远方测量仪器,现场测量仪器主要由沉降磁环、岩土分层沉降信号汇集器和岩土分层沉降沉降信号采集单元组成,远方测量仪器主要由远程接收装置和PC上位...
李青闫子壮王燕杰童仁园贾生尧
基于单相逆变电源的柔性切换系统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相逆变电源的柔性切换系统的切换方法。第一、第二和第三设备并联在A相上,第四和第五设备并联在B相上,第六设备和单相逆变电源并联在C相上,单相逆变电源通过第一开关挂接在C相上,滤波器分别与单相逆变电源和...
严虹蔡慧陈卫民李青宋庆飞
文献传递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