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连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血浆
  • 5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浆T-PA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病
  • 3篇PAI-1
  • 3篇超声波
  • 2篇预后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综合征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市普爱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李连
  • 9篇杜艳华
  • 7篇胡义奎
  • 5篇叶恒泰
  • 4篇曹非
  • 3篇孟祥平
  • 3篇李承旭
  • 2篇王峥
  • 2篇肖瑶
  • 1篇王芳
  • 1篇王芳
  • 1篇王峥
  • 1篇缪希莉
  • 1篇邓勇
  • 1篇孟祥平
  • 1篇刘文杰
  • 1篇肖瑶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相关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脑血管病(CVD)发病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确诊的50例OSAS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检测所有对象的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血黏度及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动态血压。结果OSAS组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中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频数、低氧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OSAS组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压均高于对照组,而OSAS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结论OSAS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是长期以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危险因素之一。对OSAS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对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李连曹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血管病多导睡眠图超敏C反应蛋白血黏度动态血压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其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t—PA正常组(〉1.3IU/ml)69例和t—PA降低组(≤1.3IU/ml)5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在发病72h内检测血浆t—PA水平,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记录为终点事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t-PA、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年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①t-PA降低组患者较t-PA正常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28.9%,11.7%;P=0.007,log-rank检验);②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t-PA降低(OR=3.966;95%CI:1.753-13.285;P=0.039)、吸烟(OR=5.233;95%CI:1.991~16.227;P=0.035)及糖尿病(OR=4786;95%CI:1.591—16.709;P=0.033)与终点事件独立相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t-PA降低可能是脑梗死发病1年内死亡和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叶恒泰王峥李承旭王芳孟祥平
关键词:脑梗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预后
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和D-dimer含量和预后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指标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D-dimer(D-二聚体)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出经济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复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共选取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波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另外同期选取88例正常健康者纳入健康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声波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t-PA、PAI-1、D-dimer的检测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记录为终点事件,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经3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发现,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3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t-PA水平低于健康人组(P<0.05),PAI-1、D-dimer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0.05),3周后两组t-PA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0.05);PAI-1、D-dimer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治疗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每减少1分,需花费人民币1013.5元;而对照组花费1712.2元。结论超声波治疗能上调t-PA及下调PAI-1、D-dimer,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而且更为经济。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
关键词:T-PAD-DIMER预后
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被引量:1
2007年
最近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有关,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已有大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OSAS与脑血管病独立相关。文章就睡眠障碍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做了综述。
李连曹非杜艳华
关键词:睡眠障碍脑血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眠
超声波治疗脑梗死的疗效预后和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联用超声波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影响。方法: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波组及常规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超声波组同时联用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D-dimer的检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同时选取8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阴性对照。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卒中记录为终点事件对患者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超声波组与常规组D-dimer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波组下降速度更明显;但仍高于健康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超声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1.7%与73.3%,P<0.05);比较2组生存曲线发现,超声波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7%与31.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辅以超声波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D-dimer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胡义奎杜艳华李连刘文杰
关键词:超声波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9年
李连曹非
关键词:神经内科治疗盐酸多奈哌齐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脑血管病
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和D-dimer含量和预后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叶恒泰王峥李承旭王芳孟祥平肖瑶缪希莉
急性脑梗死后可造成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其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尚无重大突破,因此康复治疗就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超声波治疗学是当前生物医学超声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超...
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胡义奎杜艳华李连曹非
关键词: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CI
奥扎格雷联合降纤酶辅助治疗频发TIA48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提高治愈率,了解奥扎格雷、降纤酶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我科70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改良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变等指标和治疗时TIA发作停止时间。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变等指标对照显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与对照组治疗时TIA发作停止时间对照显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降纤酶联合阿司匹林用于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肖瑶孟祥平杜艳华叶恒泰李连胡义奎
关键词:奥扎格雷降纤酶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
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超声波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另同期选取88例正常健康者纳入健康组。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声波照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t—PA、PAI—1检测,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对上述患者生存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视为终点事件。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t—PA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经3周治疗后,2组患者t-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曲线发现,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31.7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能上调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水平及下调PAI—1水平,并且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叶恒泰李承旭王峥孟祥平
关键词:超声波脑梗死T-PAPAI-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