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

作品数:403 被引量:2,40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9篇肿瘤
  • 82篇手术
  • 61篇细胞
  • 59篇切除
  • 52篇外科
  • 49篇乳腺
  • 48篇腹腔
  • 47篇腺癌
  • 43篇切除术
  • 42篇胃癌
  • 41篇直肠
  • 40篇腹腔镜
  • 40篇肠癌
  • 39篇乳腺癌
  • 36篇术后
  • 34篇直肠癌
  • 34篇腹膜
  • 32篇血管
  • 26篇淋巴
  • 18篇胃肠

机构

  • 40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解放军第30...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北京肿瘤医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03篇李荣
  • 124篇陈凛
  • 75篇杜晓辉
  • 60篇徐迎新
  • 40篇田文
  • 39篇梁发启
  • 32篇郑伟
  • 32篇马冰
  • 28篇唐云
  • 28篇夏绍友
  • 27篇王春喜
  • 25篇李席如
  • 25篇刘小平
  • 24篇宋少柏
  • 24篇卫勃
  • 24篇罗成华
  • 23篇张国华
  • 23篇郭伟
  • 22篇彭正
  • 20篇张艳君

传媒

  • 44篇军医进修学院...
  • 25篇解放军医学杂...
  • 2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6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中国普通外科...
  • 9篇临床外科杂志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国康复理论...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7篇2008胃肠...
  • 7篇第三届全军胃...
  • 6篇放射免疫学杂...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5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6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4篇2010
  • 35篇2009
  • 52篇2008
  • 46篇2007
  • 44篇2006
  • 42篇2005
  • 46篇2004
  • 30篇2003
  • 21篇2002
  • 18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5
4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切除术后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
目的: 总结胃癌切除术后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经验,以提高对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治疗的胃癌切除术后6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和13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共19例...
唐云李荣陈凛
关键词:胃癌切除术吻合口瘘食管空肠营养支持
文献传递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临床诊治经验,分析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7例胃MALT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胃MALT淋巴瘤术前诊断率低于胃癌。手术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MALT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活检为主,多种方法联合可明显提高本病诊断率。手术为主联合辅助治疗效果最佳。肿瘤临床分期、病灶大小、是否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李涛陈凛李荣卫勃
关键词:淋巴瘤外科治疗
青年人胃癌
目的:胃癌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易患疾病,一般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以50~70岁多见,发病高峰为 50~60岁。但是40岁以下青年人患病者并非少见,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本文旨在探讨40岁以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
陈凛张勇李荣
关键词:胃肿瘤青年人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文献传递
外科在消化道肿瘤个性化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新探
2010年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对肿瘤认识的逐步深入,肿瘤综合治疗的个性化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外科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对肿瘤进行切除以外还能发挥什么新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徐迎新李荣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个性化治疗外科系统生物学肿瘤患者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biopsy,SLNB)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乳腺癌患者,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的乳腺实质内注射核素标记的硫胶体,利用γ-计数探测仪,术中定位切除放射性核素浓聚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 hnode,SLN),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SLN与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同时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观察SLN的检出成功率,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率。结果SLN检出率为89.8%(97/108),共检出SLN180枚,平均1.9枚。SLN预测ALN准确率100%,阳性预测值为0。结论术中利用γ-记数探测仪进行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预测腋窝其余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可作为早期乳癌患者SLNB代替ALND的可靠指标。
聂磊康俊升王焱何少武乔峰李荣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转移
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肿瘤手术处理经验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时下腔静脉的处理方法 ,以提高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收治的 4 1例腹膜后肿瘤累及下腔静脉的手术切除及血管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 4 1例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方式有 :下腔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术 17例 ;部分下腔静脉并右肾切除术 11例 ;部分下腔静脉切除、残端结扎术 10例 ,其中 3例行人工血管植入术。结论B超、CT、MRI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 ,选择性血管造影可以明确下腔静脉受压、移位、畸形及有无闭塞。累及下腔静脉并非腹膜后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禁忌证 ,下腔静脉部分切除与重建安全、有效、可行 ,可以大大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杜晓辉李荣梁发启宋少柏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根治性切除术
老年人胃癌的诊治特点被引量:1
2005年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胃癌年发病率为13.86/10万人.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好地认识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特点,对更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李荣杜晓辉
关键词:诊治特点人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年发病率恶性肿瘤
半肝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下肝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对2003-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55例肝叶切除术病人分别选用两种不同阻断血流方法,术前和术后2h、24h、48h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全血细菌DNA,同时行血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检测。结果术前PCR均为阴性,术后共有32例PCR阳性,两组P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肝阻断组外周血浆D-乳酸及LPS浓度较半肝阻断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叶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较全入肝血流阻断肠黏膜屏障受损较轻,肠道细菌易位明显减少。
乔治李荣黎沾良姚咏明李基业陆连荣
关键词:半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术肠道细菌易位
体外三维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体外三维肿瘤在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为进一步探索三维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了解肿瘤细胞在三维模型中的侵袭、转移及凋亡等生物学机制及三维肿瘤模型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对三维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在肿瘤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
孙培鸣徐迎新李荣
关键词: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肿瘤治疗
TNF-α、IFN-γ对角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TARC、MDC的影响
2005年
目的研究TNF-α和(或)IFN-γ对皮肤角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TARC和MDC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RT-PCR等方法检测人角细胞株-HaCaT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株-NG1RGB细胞TARC、MDC的表达。结果TNF-α和(或)IFN-γ作用下的皮肤角细胞产生TARC,而成纤维细胞不能表达;MDC的表达情况与TARC的结果相同。结论在TNF-α和(或)IFN-γ作用的角细胞、成纤维细胞上,TARC和MDC两种趋化因子具有相同的产生机制。
董茂盛于颖李荣
关键词:IFN-Γ成纤维细胞TARCMDC异位性皮炎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