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良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气含率
  • 6篇气液搅拌槽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流体力学
  • 3篇计算流体力学
  • 3篇分散特性
  • 3篇CFD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电导
  • 2篇气量
  • 2篇气泡尺寸分布
  • 2篇气液
  • 2篇内气
  • 2篇局部气含率
  • 2篇搅拌槽
  • 2篇鼓泡
  • 2篇鼓泡塔
  • 2篇反应器
  • 2篇高通
  • 1篇气含率分布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2篇李良超
  • 11篇顾雪萍
  • 11篇冯连芳
  • 10篇王嘉骏
  • 4篇李伯耿
  • 1篇黄显忠
  • 1篇张文峰
  • 1篇汤颜菲
  • 1篇李培华
  • 1篇林松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聚氯乙烯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五届全国化...
  • 1篇第一届全国工...
  • 1篇第三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层组合桨搅拌槽内气液微观分散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双层组合桨搅拌槽内气液相界面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通气量、搅拌转速和桨组合对槽内相界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上层桨为上翻斜叶桨和下层桨为凹叶桨的组合,随着通气量的增加,搅拌槽内大部分区域的相界面积增大,但在槽底区域减小。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在叶轮区域的相界面积增加明显,而在槽底和液面区域基本不变化。上下层桨的分散能力和气体分布器结构和操作条件密切相关。对于近壁管式气体分布器搅拌槽,在较低通气量下,上层桨对气液分散起着主要作用,而在高通气量下,下层桨的作用增强,起主要作用。带圆盘的搅拌桨对气体具有良好的阻缓作用,不同气速下均具有优异的气液分散能力。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组合桨
高通气量气液搅拌槽中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分布
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高通气量气液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气含率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搅拌槽的结构,将搅拌槽分成六个特征区域,对每个区域内的气液分散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桨间区、叶轮区和上循环区气泡尺寸随通气量的增加...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李伯耿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气含率
聚丙烯MZCR反应器提升管内颗粒RTD实验研究与CFD模拟
<正>Basell公司在2001年报道了MZCR多区循环反应器聚合工艺,在投资和生产成本不提高或降低的前提下,产品性能大幅度提高,有望成为下一代聚丙烯核心技术。MZCR反应装置由两个交替循环的反应器组成,即提升管和移动床...
王嘉骏汤颜菲张文峰李良超顾雪萍冯连芳
文献传递
双层组合桨搅拌槽内气液微观分散特性
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双层组合浆搅拌槽内气液相界面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通气量、搅拌转速和浆组合对槽内相界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上层桨为上翻斜叶桨和下层桨为凹叶桨的组合,随着通气量的增加,搅拌槽内大部分区域...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分散特性
文献传递
PVC悬浮聚合釜内流场与传热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对四川宜宾江源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70m3PVC聚合釜内的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对聚合釜的换热能力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聚合釜内流场结构为在每层桨的上下位置分别出现两个循环涡,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两层桨之间的连接流现象增加,叶轮排量、循环流量和搅拌功率增加,流体的混合效果变好。聚合釜半管外夹套的传热系数在900~1070W/(℃.m2)之间,内冷管和封底夹套的传热系数在820~940W/(℃.m2)之间。
李良超黄显忠顾雪萍李培华冯连芳
关键词:PVC聚合釜CFD数值模拟传热
搅拌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的CFD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搅拌式气液反应器因其操作灵活、适用性强等优点,在过程工业中应用广泛。综述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搅拌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作为主要方法用于描述气液两相流动,在其基础上耦合相对简单的气泡数密度函数模型或复杂的群体平衡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搅拌反应器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及其分布规律。CFD模拟结果可用以分析和评价不同搅拌桨叶、搅拌桨组合和气体分布器的气液分散性能,对气液反应器的结构优化和过程强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王嘉骏李良超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搅拌反应器气液两相流计算流体力学
鼓泡塔中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在内径为0.38 m的鼓泡塔中采用双电导探针法对不同通气速率下的气泡尺寸分布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气泡尺寸的概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气泡尺寸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径向距离增加而减小;鼓泡塔中气液流动可分为过渡流域和充分发展流域,在过渡流域气含率随轴向高度增加而增大,在充分发展流域气含率趋于均值,径向局部气含率分布呈抛物线型下降。高气速下气泡尺寸概率密度分布比低气速下宽,且随轴向高度的增加分布变宽。
林松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
关键词:鼓泡塔气泡尺寸分布局部气含率
双层桨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电导电极探针法对双层组合桨搅拌槽内局部气含率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槽底区和叶轮区,局部气含率沿径向分别增加和减小;而在其他区域,局部气含率沿径向先增加后减小.随着通气量的增加,槽内大部分区域的局部气含率增加,槽底区的局部气含率减小;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上循环区局部气含率基本不变,其他区域的局部气含率增加.采用标准方差法对局部气含率分布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随着通气量的增加,搅拌槽内局部气含率分布均匀性减小,但减小的趋势变缓,并最终趋于不变.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局部气含率分布均匀性增加,达到一定搅拌转速后趋于不变.实验回归了大通气量下平均气含率随通气量和单位体积液体功率消耗的关联式.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李伯耿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气含率
气液搅拌槽内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的CFD模拟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和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高通气量条件下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分布很不均匀,气泡尺寸在叶轮排出流区较小,且沿着排出流方向逐渐增大;在两桨间区域和上层桨以上区域气泡以聚并为主;局部气含率在循环涡涡心、叶轮和挡板后部较高,叶片后部存在明显气穴.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李伯耿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气泡尺寸分布局部气含率计算流体力学
高通气量搅拌槽内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分布
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高通气量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在槽底区最小,液面区最大,槽底区和液面区气泡尺寸几乎不受操作条件影响。随通气量的增大,搅拌槽内大部分区域的局部气含...
李良超王嘉骏顾雪萍冯连芳李伯耿
关键词:气液搅拌槽气含率表观气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