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晶状体
  • 2篇儿童
  • 2篇儿童白内障
  • 2篇不同手术
  • 2篇不同手术方式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泪囊炎
  • 1篇悬吊术
  • 1篇眼病
  • 1篇眼睑
  • 1篇眼睑下垂
  • 1篇植入

机构

  • 8篇常德市第一人...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孙立新
  • 8篇李玲
  • 5篇余德成
  • 5篇高建萍
  • 5篇胡丕清
  • 3篇张键
  • 2篇夏晓波
  • 2篇张键
  • 1篇宋伟涛
  • 1篇张健
  • 1篇闵晓珊
  • 1篇胡昌波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方法年龄2月~6岁先天性白内障70例108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用白内障抽吸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B组仅用白内障抽吸联合后囊环形撕开术。术后观察12个月。结果A组后发障发生率为21.82%(12/55),B组为47.17%(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囊环形撕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发生率。
孙立新胡丕清张键余德成李玲高建萍
关键词:白内障先天性后囊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对33例(41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睑切口及眉弓隐蔽处偏外侧辅助切口,取额肌瓣后从两切口之间的皮下隧道穿过并固定于睑板上缘,调整幅度满意后再用缝线法闭合睑裂.术后观察睑裂高度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完成1 ~24(9.76 ±5.15)个月的随访复查:切口均一期愈合,睑缘弧度满意,无角膜暴露.术后早期反应轻,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眉弓部皮下血肿,欠矫2例(2眼),过矫1例(1眼),其余患者上睑下垂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角膜及眼睑的长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可靠,术中损伤小,并发症少.
李玲孙立新夏晓波闵晓珊
关键词:外科皮瓣
角膜深层微小异物处理方法31例分析
胡丕清孙立新高建萍张键李玲
曲安奈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Ⅳ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眶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Ⅳ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TAO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眶周注射曲安奈德20mg联合地塞米松2.5mg,每4周一次。B组单纯注射曲安奈德20mg,4周一次;C组口服泼尼松1mg/kg,每2周减少5mg,总疗程半年。每4周复查记录视力、眼压、睑裂大小、上睑迟落、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度等,随访一年。结果A组和B组对眼球突出度及眼球运动度的改善作用明显,C疗效差、副作用大,其中A组作用时间最快,第4周有效率为93.3%,眼部症状改善最明显,第4周有效率为80.0%,并发症少。结论眶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地塞米松能更迅速有效地改善TAO患者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受限症状,且副作用少,临床上可常规首选应用。
张键孙立新胡丕清高建萍余德成李玲
关键词:GRAVES眼病曲安奈德地塞米松
儿童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观察
孙立新胡丕清张健余德成李玲高建萍
简要技术说明:  1、晶状体后囊浑浊其形成是由于残留的前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长、移行并逐渐纤维化的结果,儿童发生率与其增生旺盛有关,加之儿童炎症较成人重,完整玻璃体的前界膜不仅可以作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支架,还可作为化生...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白内障手术方式晶状体
新生儿泪囊炎68例治疗观察
胡丕清余德成孙立新张键高建平李玲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探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只眼)为观察组(A组),无糖尿病病史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2只眼)为对照组(B组),正常无眼疾者30例(30只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A组及B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规检查A组、B组、C组术前及A组、B组术后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眼压、眼前节及眼底情况,并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分别检测A组、B组、C组术前以及A组和B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B、C三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1.06±0.42、0.92±0.37、-0.3±0.06,术后1周A、B两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分别为0.35±0.06、0.31±0.34(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0.38±0.19、0.27±0.17(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0.30±0.14、0.22±0.13(P〈0.05);术后1、3个月A组的最佳矫正logMAR远视力≥0.5的眼数分别占40.0%、76.7%,B组分别占81.3%、87.5%,A、B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术前黄斑FRT分别为(234.03±11.12)μm、(231.47±16.61)μm、(233.23±15.31)μm(P〉0.05);术后1周,A、B组FRT分别为(242.80±10.83)μm、(236.25±18.13)μm(P〉0.05);术后1个月分别为(252.43±15.60)μm、(238.94±17.58)μm(P〈0.05);术后3个月分别为(238.57±11.68)μm、(236.56±23.46)μm(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增厚,1个月�
李玲孙立新宋伟涛夏晓波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微切口超声乳化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0例63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33眼和对照组25例30眼,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试验组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并检查两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和像差。结果: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眩光和眩光条件下,两组患者在3.0,6.0,12.0,18.0cd频段下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cd频段下,试验组对比敏感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试验组球差、彗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低频段对比敏感度显著优于球面人工晶状体,并能够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总像差,从而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功能。
张键孙立新余德成高建萍李玲胡昌波
关键词:超声乳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像差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