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花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斑龙芋属(天南星科)及近缘属植物的分类及引种栽培初步研究
- 斑龙芋属(Sauromatum Schott )是天南星科的一个较小的属,本属的分类地位、系统位置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斑龙芋属植物应属于一个独立的属,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属不能独立,与犁头尖属(Typhon...
- 李爱花
- 关键词:天南星科近缘属植物花粉形态细胞学引种栽培
- 犁头尖属及其近缘属植物天南星科的花粉形态(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利用扫描电镜对犁头尖属(Typhonium Schott)及其近缘属共18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研究,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11种为我国特有。结果表明:天南星族4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基本一致,即球形,无萌发孔,无覆盖层,具刺。但各个种在花粉粒大小、刺长、刺的形状、刺的密度、刺基部直径和刺间纹饰方面差别较大,可以作为种的区别特征之一。花粉形态特征支持天南星族为本科最进化类群的观点。花粉粒刺间具颗粒为半夏属(Pinellia Tenore)植物花粉的显著特征。花粉形态特征不支持将单籽犁头尖(T. calcicolum C.Y.Wu ex H.Li et al.)和昆明犁头尖(T.kunmingense H.Li)合并。西南犁头尖(T.ometense H.Li)的花粉粒非常小,认为是较进化的种。犁头尖属内种间的花粉形态差异较大,甚至大于属间的差异,或许该属的系统分类需要作较大的变动,这与Susanne利用cpDNA片段的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 李爱花沈云光管开云王仲朗
- 关键词:花粉形态
- 斑龙芋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运用分支分类分析方法对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4个属的15个种作为15个分支分类单位,选择菖蒲科的菖蒲作为外类群,从斑龙芋属植物特征中选取了14个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并以外类群比较和通行的形态演化规律,及核型演化规律为依据对这些性状进行极化,采用改进的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法进行分类运算,按照最简约的原则,运用演化长度较短的最大同步法谱系分支图,作为讨论的基础,讨论了斑龙芋属及其近缘属的系统关系。
- 李爱花王仲朗管开云
-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 斑龙芋属(天南星科)及近缘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被引量:12
- 2005年
-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个种及近缘属13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4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某些特征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的鉴别特征。叶表皮特征支持将单籽犁头尖和昆明犁头尖两个种合并为一个种。15个种的气孔器均具有2个副卫细胞,Stebbins andKhush认为这是气孔器类型中较具2个以上副卫细胞更进化的一种类型,而天南星科大多数族的气孔器都具有2个以上的副卫细胞,这也证明了天南星族是天南星科较进化的族。
- 李爱花管开云王仲朗
- 关键词:天南星科叶表皮
- 不同产地车前种子重量、萌发特性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3
- 2013年
- 利用国内8个省21个居群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种子,测量其在15℃,15%平衡相对湿度下的重量;通过25/10℃下的萌发实验,统计了种子的萌发率及腐烂率,并通过未萌发新鲜种子的比例对种子可能的休眠程度做出估计。收集采集地的地理及气象信息,对车前种子重量、萌发率、腐烂率及休眠率与地理及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做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车前50粒种子的重量在0.0047~0.0408g之间,平均值为0.0156g;种子重量与分布区降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温度与种子重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温度升高与降水增多,种子重量呈增大的趋势。腐烂率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经度、年均温及降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休眠率与年均温及降水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海拔升高、经度减少,温度及降水量下降,车前种子的腐烂率呈下降趋势,休眠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西部高海拔地区分布的车前种子具有较浅的休眠及较高的库存活力,因而萌发率较高。车前种子在重量、休眠及萌发习性方面的多样性是其对不同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
- 胡枭剑李爱花杨娟秦少发亚吉东杨湘云
- 关键词:种子重量萌发休眠气候因子
- 云南蜂腰兰的快速繁殖和离体保存
- 2010年
- 1植物名称云南蜂腰兰(Bulleyia yunnanensisSchltr)。2材料类别新鲜种子和干冷保存种子(-20℃、空气湿度15%条件下130 d,然后转入10℃、湿度为37%条件下保存3、5、21个月),试管苗的小芽和假鳞茎切段。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花宝1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7:6:19)3 g·L-(-1)+NAA 0.5mg·L-(-1)(单位下同)+活性炭500,
- 李春芳李爱花程治英杨俊波
- 关键词:离体保存快速繁殖种子萌发植物名称
- 两种不同生境苦苣苔科植物的复苏特性及其对水分的光合和生理响应被引量:1
- 2022年
- 复苏植物可以耐受极度干旱的环境,脱水至10%相对水分含量后仍然可以复苏。苦苣苔科植物包含有较多复苏植物,不同类群的复苏机理可能存在差异。该文选择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石灰岩地区的锈色蛛毛苣苔(Paraboea rufescens)和心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cordatula)两种苦苣苔科植物,并对这两个物种的叶片先分别脱水1、2、3 d,再分别复水1 d,检测不同脱水复水过程的叶片形态、相对含水量(RWC)、光合活性、膜完整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锈色蛛毛苣苔的叶圆片在脱水后即发生向内折叠,脱水2 d时将叶上表面完全包裹,同时表征最大光合潜力的叶绿素荧光F_(v)/F_(m)受到抑制;而心叶马铃苣苔的叶片仅发生轻度皱缩,且F_(v)/F_(m)基本维持对照水平,同时具有更高的光保护能力[Y(NPQ)];复水后,两个物种的叶片均展开,F_(v)/F_(m)恢复。(2)两个物种均在脱水2 d时,RWC降低至5%,相对电导率(REC)分别升高至51.8%和56.2%,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复水后,RWC、RE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恢复到对照水平。(3)进一步脱水3 d时,锈色蛛毛苣苔和心叶马铃苣苔叶片RWC均达到1.5%,复水后的REC升高至95%,F_(v)/F_(m)消失。(4)锈色蛛毛苣苔在可复苏脱水复水过程的叶绿素a+b含量下降50%,而心叶马铃苣苔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二者均为叶绿素维持型复苏植物,可在脱水后复水时迅速恢复光合作用;在脱水复水过程中,两个物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且保持极低水平,说明两个物种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可以维持其细胞膜脂免于被氧化。综上所述,两个物种可以耐受5%RWC脱水,均为复苏植物。剧烈脱水时,锈色蛛毛苣苔通过卷缩叶片来避免吸收过量光照对植物造成伤害;而心叶马铃苣苔则通过光系统Ⅱ(PSⅡ)的光保护机制将吸收的过多能量通过热耗散形式散布出去,从而保护其光系统的完整
- 李爱花李爱花李唯奇
- 关键词:复苏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光保护
- 拟南芥中磷脂酶Dδ参与机械伤害诱导的磷脂酸生成(英文)
- 2015年
- 磷脂酶水解磷脂产生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Dα1和δ是磷脂酶D家族中表达丰度最高的两个成员,已知磷脂酶Dα1参与了机械伤害诱导的磷脂酸信号,但是磷脂酶Dδ是否以及如何参与PA信号尚且未知。本研究利用脂类组学分析方法,比较了拟南芥野生型(WS)和磷脂酶Dδ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PLDδ-KO),在机械伤害后的较长时间段(6 h)的膜脂分子变化。结果发现,机械伤害后,拟南芥两种基因型的大部分膜脂均发生下降,且机械伤害后30 min,PA含量即快速并急剧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水平持续升高,直至达到峰值后下降至6 h达到最低值。WS和PLDδ-KO达到PA最高值的时间不同,分别为1 h和3 h;在伤害处理后30 min至3 h期间,PLDδ-KO中的PA水平低于WS,两个基因型中的PA含量最大差值为20%,发生在伤害后1 h。这证明缺失PLDδ基因在一定程度抑制了机械伤害诱导的PA生产,表明PLDδ参与拟南芥响应机械伤害的PA生成,但是其响应较PLDα1作用慢且轻。这是PLDδ响应拟南芥中机械伤害的首次报道。
- 李爱花凌立贞李唯奇
- 关键词:拟南芥机械伤害膜脂磷脂酸
- 瑞丽茜树快速繁殖和离体保存(简报)被引量:1
- 2014年
- 对极小种群物种瑞丽茜树Fosbergia shweliensis的组织培养和离体保存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种子苗茎尖和成年植株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均能诱导无菌苗,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分别为MS +2mg·L-16-BA +0.2 mg·L-1 NAA +3%蔗糖和MS +3 mg·L-16-BA +0.1 mg·L-1 NAA +3%蔗糖,增殖率达3~4倍。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1 mg·L-1 IBA +2%蔗糖,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完整试管苗在培养基1/2MS +3%蔗糖,12~15℃条件下可缓慢生长,继代时间可延长为18~24个月一次,实现了该物种的离体保存。
- 李爱花程治英杨湘云
- 关键词:快速繁殖离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