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193H指数:9
供职机构: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胁迫
  • 6篇黄瓜
  • 4篇幼苗
  • 4篇生理指标
  • 4篇种子
  • 4篇相关生理指标
  • 4篇大豆
  • 3篇种子萌发
  • 3篇冷胁迫
  • 3篇萌发
  • 3篇抗寒
  • 3篇抗寒性
  • 3篇冷害
  • 3篇冷害胁迫
  • 3篇黄瓜幼苗
  • 2篇蛋白质
  • 2篇低磷
  • 2篇豆种
  • 2篇玉米
  • 2篇四倍体刺槐

机构

  • 14篇孝感学院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9篇李淑艳
  • 5篇王建中
  • 4篇于锡宏
  • 3篇章爱群
  • 3篇贺立源
  • 2篇汪殿蓓
  • 2篇赵丽艳
  • 2篇程立宝
  • 2篇华光安
  • 2篇吴照辉
  • 2篇赵会娥
  • 2篇孟凡娟
  • 2篇邱南新
  • 1篇黄宏霞
  • 1篇周秀艳
  • 1篇姚国新
  • 1篇邓青云
  • 1篇李国元
  • 1篇郭微
  • 1篇杨建峰

传媒

  • 3篇中国种业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胁迫对黄瓜幼苗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2
2002年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冷胁迫条件下黄瓜体内保护体系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不同的温度胁迫下植物体内保护体系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在冷害温度下处理结束时植物体内的SOD、CAT活性、PRO含量均高于对照 ,在亚适温条件下SOD活性、PRO含量高于对照 。
李淑艳于锡宏
关键词:幼苗抗寒性生理指标黄瓜冷害胁迫膜质过氧化
磷铝协同作用对玉米苗期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酸、磷处理下玉米自交系苗期生物学及营养学特性.结果表明,低磷和酸铝严重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低磷胁迫下植株干重受影响较大,酸铝对下部叶叶色和干重影响显著.低磷处理抑制玉米植株对K、Ca的吸收,酸铝胁迫使各自交系P、K、Ca、Mg含量显著下降,加磷可缓解酸铝对玉米生长的毒害作用.不同自交系之间存在耐低磷和耐酸铝基因型差异,并且耐低磷和耐酸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自交系M12属于酸铝低磷双敏感类型;耐酸铝自交系,如M02和M08同样耐低磷,耐低磷自交系M01也较耐酸铝,为双耐基因型.
章爱群贺立源赵会娥杨建峰吴照辉李淑艳
关键词:玉米低磷基因型差异营养
花卉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汪殿蓓华光安邱南新李淑艳赵丽艳
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是成功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研究对象(02级0216142班和04级0414343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5份,回收53份,回...
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方法
低温对黄瓜保护酶体系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该试验选用抗冷性不同的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为试材,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对低温条件下种子萌发期种子萌发特性和不同生理苗龄期各项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不同生理苗龄抗冷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了解冷害条件下...
李淑艳
关键词:黄瓜赤霉素
文献传递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大豆种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为了研究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本试验对大豆种子吸水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肽酶活性、蛋白水解产物(氨基酸和肽含量)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的变化呈现慢-快-慢的规律,转折点分别是萌发12h和萌发27h。虽然种子在萌发期间内的可溶性蛋白、氨态氮及肽含量均高于未萌发的大豆种子,但其变化规律不同:可溶性蛋白峰值出现在9~12h之间,而氨基酸及肽的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处于增加的趋势。另外,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在萌发33h之前活性的变化非常小,萌发39~72h时活性急剧加强,萌发72~96h时活性下降。
李淑艳王建中
关键词:大豆种子萌发蛋白质蛋白酶肽酶
冷吸胀对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李淑艳于锡宏
关键词:种子萌发温度
大豆中L3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采用分子手段试图分离与大豆种子低温吸胀相关的基因。方法:利用cDNA-AFLP(cDNA-amplified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和RACE技术从大豆种子胚轴中克隆到一个编码132 kD的全长核糖体蛋白基因,命名为SOL34。结果:序列分析表明,SOL34和苜蓿(gi|113205273|)、茄科植物(gi|48057670|)及拟南芥(gi|2500376|)中L34蛋白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5%、95%和90%。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4℃下吸胀24h内,胚轴中的SOL34被诱导表达,其中当种子低温吸胀6h,SOL34表达量升高非常明显,18h的表达量最大,24h表达量和18h相似;SOL34在大豆不同部位的表达不同,4叶期的大豆幼苗经过低温处理后,根尖中SOL34的表达比非处理材料增强约5倍,同时比胚轴中高约2倍;但是在叶片中,SOL34表达量并没有受到温度的影响,表达量也很弱,说明SOL34在叶片中是组成型表达。结论:结果分析表明,SOL34可能和大豆根的代谢有关。
李淑艳王建中
关键词:大豆克隆
《花卉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探讨更适应于《花卉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模式,采用了多样化的理论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实验+科研的教学模式,着重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实践证明,这种新模式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取得良好的效果。
汪殿蓓华光安邱南新赵丽艳李淑艳
关键词:花卉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NaCl和Na_2SO_4胁迫下两种刺槐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被引量:34
2011年
二倍体刺槐(di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是我国水土保持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对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调节水文状况有重要作用。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是二倍体刺槐的加倍品种,也称多倍体刺槐,由韩国引进,具有速生、耐盐碱、耐干旱和耐烟尘等特点。目前,关于四倍体刺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技术和繁殖技术方面,而关于四倍体刺槐叶片超微结构与其耐盐性的关系尚缺乏报道。比较了二倍体刺槐和四倍体刺槐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一方面可以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探讨不同盐分胁迫条件下的作用机制。利用NaCl和Na2SO4进行20d的盐胁迫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发现:NaCl处理前,二者叶肉细胞叶绿体为梭形、形态饱满、结构完整,NaCl处理后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变形、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类囊体解体、脂质球增多等现象,NaCl处理后20d时,叶绿体肿胀、变形,基粒片层断裂,膜系统解体。Na2SO4处理后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肿胀,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类囊体解体,Na2SO4盐胁迫处理后20d时,膜系统全部解体,结构破坏更为严重。总体来说,四倍体刺槐在盐胁迫后叶绿体结构变化不明显,只是在Na2SO4处理20d时,四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中空、基粒片层松散、膜边缘模糊现象。在处理前,两种刺槐的叶绿体均紧贴细胞壁,分布于细胞壁边缘。在NaCl处理后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仍呈有序排列,紧贴细胞壁,但在处理后20d时,大部分叶绿体脱离细胞壁,呈随机分布。在Na2SO4处理后10d时,二倍体刺槐部分叶绿体脱离细胞壁,位于细胞中央。在Na2SO4处理后20d时,二倍体刺槐叶绿体大部分与细胞壁脱离。四倍体刺槐在两种盐胁迫处理前后叶绿体的排列变化不明显,均分
孟凡娟庞洪影王建中李淑艳王彦杰
关键词:四倍体刺槐叶绿体
磷、铝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选取5个基因型玉米品种,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低磷和铝毒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状况及对磷、钾、钙、镁、铁、锌的吸收。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具有较长的根系和较大的根干重,株高受低磷的影响明显小于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低磷胁迫增大了植株的根冠比,改变了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地上部和根系的分配。铝胁迫下,铝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根伸长受到铝的抑制作用大于耐铝基因型玉米品种,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明显受抑制,耐铝基因型玉米品种地上部和根系相对干重下降较少,而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相对干重显著下降。
章爱群崔雪梅李淑艳贺立源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低磷铝毒养分吸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