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法军

作品数:39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17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石器
  • 10篇新石器
  • 10篇新石器时代
  • 10篇遗址
  • 10篇石器时代
  • 7篇人骨
  • 7篇明清
  • 6篇头骨
  • 6篇鲤鱼
  • 6篇明清时期
  • 6篇墓地
  • 6篇花园
  • 5篇出土
  • 4篇新石器时代遗...
  • 3篇考古
  • 3篇骨骼
  • 2篇形变
  • 2篇牙齿磨耗
  • 2篇人类学
  • 2篇人种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
  • 20篇吉林大学
  • 7篇天津市文化遗...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东省文物考...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市文物研...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9篇李法军
  • 12篇朱泓
  • 4篇王明辉
  • 3篇张敬雷
  • 2篇张全超
  • 2篇魏东
  • 1篇张振江
  • 1篇金海燕
  • 1篇胡耀武
  • 1篇赵晨
  • 1篇陈伟驹
  • 1篇原海兵
  • 1篇赵福生
  • 1篇徐新民
  • 1篇李英华
  • 1篇潘其风
  • 1篇钟建
  • 1篇王昌燧
  • 1篇李云霞

传媒

  • 14篇人类学学报
  • 3篇四川文物
  • 3篇文物春秋
  • 2篇南方文物
  • 2篇边疆考古研究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物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博物馆研究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广州文博
  • 1篇中国边疆考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的人与“文化”的人——体质人类学和族群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人类学研究过程当中,能否尝试以一种“整体观”的新思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过程?这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强调从人类的“自然性”和“文化性”这二重属性上理解人类的本质。最后,笔者阐释了“体质是自然的体质,也是文化综合体的体质”这一命题。
李法军
关键词:自然人文化人体质人类学族群
头骨三项非测量特征在中国古代人群中的分布差异
2009年
本文对11组中国古代人群头骨面部的犬齿窝、颧骨缘突和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三项非测量特征进行了群体间出现率的差异性检验,以探讨其在区分群体变异时是否有意义。应用两样本率差异的χ2检验,比较了这三项非测量特征在性别、人群和种族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犬齿窝的出现率所反映的种族差异比较明显。颧骨缘突的出现率在进行人群间比较时更具有意义。汉代以来,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在中国北方新疆地区的欧罗巴人种男性与华北北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蒙古人种男性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笔者发现,犬齿窝和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这两项特征可能存在着比较紧密的相关性,即犬齿窝越发育,梨状孔上外侧部也会较为膨隆。对于犬齿窝和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的相关性及其产生机制,笔者提出了两种假说:其一是鼻部形态的改变引起了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并进而导致了犬齿窝的发育;其二是因为颌部特别是犬齿的功能减退,造成犬齿后上方的区域凹陷,进而引起了梨状孔上外侧部膨隆状态。
李法军
关键词:头骨
湖北省巴东县孔包汉墓人骨鉴定被引量:1
2003年
2 0 0 2年底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孔包村对三座东汉晚期石室墓进行了发掘。考古人员采集了墓室内的全部牙齿和尚未变成粉状的四肢长骨残段。 2 0 0 3年
李法军
关键词:汉墓
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足骨的形态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本文对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101例缠足女性足骨形变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个体的同名骨骼形变类型和程度不同,有的个体两侧足骨呈不对称状。跗骨在整体尺寸上缩小,且部分跗骨会产生形变。跖骨和近节趾骨因受缠足外力的影响在形态上会产生剧烈的变化,主要变现为跖骨和近节趾骨纤细、弓弯,关节面改变,其近、远端以及跖骨体和趾骨体的上下径和横径均产生形变。总体而言,跖骨和近节趾骨的形变程度较跗骨而言更大。本文总结了判断某个体是否缠足的依据,特别指出需要同时观察距骨和跟骨的形态改变。鉴于其他疾病(如高弓足、麻风病、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导致足骨的畸形样貌,在进行个体缠足判定时,需要进行综合成因分析。缠足由文化行为所导致,其足骨形变特征有别于因病理原因导致的足部畸形。功能压力分析能够有效地解释缠足个体足骨形变的成因及过程。
邱林欢李法军
关键词:缠足明清时期
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古人类的食谱被引量:3
2006年
对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新石器时代17个个体的人骨进行了9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从聚类结果看不出姜家梁古代居民同种系多类型复合体居民之间体质发育差异的分布规律.结合考古学文化研究和古DNA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17个个体在摄取食物的方式、种类和数量上可能存在差异,或许暗示这个群体中确实存在食物占有和分配上的差异或某种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李法军金海燕朱泓张全超魏东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食物结构
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
本论文从骨骼测量学、人种学、齿学人类学、古病理学和食谱分析等方 面入手,结合考古学和古 DNA 研究成果,对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 骨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全文共分十章。 第一章 《绪论》。简要介绍了泥河湾盆地的地理位置...
李法军
关键词:头骨新石器时代遗址先秦先秦时期年龄鉴定人骨
文献传递
有关古人骨年龄鉴定的问题——以天津蓟县明清时期敦典夫妇合葬墓和桃花园墓地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对于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来说,"提高人骨年龄鉴定的准确度"是一个重要的且急需多学科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学术界常用的两种年龄判定方法,结合天津蓟县明清时期人骨的年龄鉴定工作,提出仅仅用牙齿磨耗来鉴定年龄是存在一定偏差乃至错误的,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年龄鉴定过程中,使用多个鉴定指标做出的校正值是比较稳妥的。
李法军盛立双
关键词:年龄鉴定
重庆万州大坪墓群人骨鉴定被引量:1
2005年
20 0 4年1 1月2 0日,本文作者受湖南省益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托,对出土于重庆万州大坪墓群的两座墓葬的人骨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测量并进行了性别及年龄鉴定。通过近年的观察及测量,作者感觉到不同地区人骨的颅骨骨壁厚度可能存在差异性,但尚未作相关的统计学研究。
李法军
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居民骨骼的病理观察
本文系统而详细地观察了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的古病理学现象,并依据相关文献分析了这些古病理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观察,发现属于骨骼病变的有骨瘤、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先天性胫腓骨远端联合、成年股骨头缺血坏死、髌骨软化症和腰骶融...
李法军朱泓
关键词:骨骼病变新石器时代
文献传递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的非测量特征研究
2009年
鲤鱼墩遗址位于北部湾东岸的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江洪镇北草村委会东边角村东南之鲤鱼墩(图一)。该遗址于1982年被发现,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馆和遂溪县博物馆组队对湛江鲤鱼墩遗址进行了发掘。
李法军王明辉冯孟钦朱泓
关键词:先天缺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