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东南亚地区殖民地状况——从《噶喇吧纪略》和《海岛逸志》谈起
- 2016年
- 通过《噶喇吧纪略》和《海岛逸志》这两部清乾隆时期华侨的海外见闻录可见,东南亚地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与古代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随着明清海禁政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中国的海外贸易急剧萎缩,对东南亚地区的掌控力也日益丧失;与此相反,欧洲国家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支撑下,借助现代航海技术,沿着这条古老的航线来到广阔富饶的亚洲地区,经略他们的海外殖民地,掠夺原料,开辟市场。许多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居民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南下来到东南亚国家,在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海外移民华侨与当地人及殖民者之间既协作共存,更存在着利益纷争,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纷争日益明显,在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统治下,外来华人的生活与生产都受到种种限制,这也成为后来当地种族冲突的历史根源。这两部华侨见闻录不仅为我们了解清代东南亚殖民地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更展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结构性与根源性问题。
- 李晨
- 关键词:殖民地
- 2003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综述
- 2005年
- 20 0 3年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就文体而言 ,主要以对小说等重要文体的研究为主 ,既关注已为读者和研究者广泛熟知的老一辈作家作品 ,同时不乏对以往并未引起充分重视的年轻作家的研究。对于诗歌、散文、戏剧理论的研究在 2 0 0 3年也都有所体现。此外 ,2 0 0 3年大陆学者依旧不减对日据等重要而又特殊的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的热情关注。
- 李晨
- 关键词:台湾文学
- 中国新文学作家视野中的台湾文学被引量:2
- 2007年
- 20世纪20年代,以张我军为代表的台湾知识分子抱着文化朝圣的愿望最初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界,并将大陆新文学运动之风引向台湾,但台湾文学却由于当时台湾的日治身份而并未被中国新文学作家和中国新文学界所重视。这种现象持续到30年代,台湾文学依旧被当作“外国文学”引介。直到40年代中后期,台湾光复前后,《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始在刊物中集中介绍台湾文学,将台湾文学拉进“中国文学”的视野之中。本文力图梳理这种微秒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 李晨黎湘萍
- 关键词:台湾文学张我军《文艺春秋》
- 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
- 本书试图通过对台湾纪录片发展史,特别是当代台湾纪录片发展过程的梳理,透析台湾社会历经数十年的转型过程,以及与之相伴的结构性问题。
- 李晨
- 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被引量:36
- 2004年
- 李安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东西方两种文化观念及其冲突的展示吸引着广大观众 ,特别是影片中对于东方文化走向的探讨更是发人深省。本文以其早期作品“父亲三部曲”为例 ,解析了导演李安在影片中阐述的东西方文化观念 ,同时更深入阐述了导演李安自身的东西方文化观念。李安作为一个台湾导演 ,在自身文化认识上有其独到之处 ,这种认识也表现在他的电影中。“父亲三部曲”中的三部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逐级深入的表现和阐述了在当今世界中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 ,以及在这种撞击中东方文化的归属问题。本文立足于影片 ,在解析了影片中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同时 ,还结合导演的生平经历进一步解析了其自身的东西方文化观念 ,以及其对于东方文化走向的态度。
- 李晨
- 关键词:台湾电影
- 从纪录片《跳舞时代》看台湾日据时期流行歌曲文化“现代化”的殖民性被引量:1
- 2011年
- 台湾纪录片《跳舞时代》大胆翻转了长期以来台湾历史叙述中对于日本殖民时期历史记忆的界定,回溯了20世纪30年代殖民地台湾在殖民母国日本的影响带动下,如何接受"现代化"的洗礼与冲击,从而形塑了现代都市文化。然而,在这种都市"现代化"的表象下,掩盖着的却是不容忽视的殖民性。本文从相关史料入手,将台语流行歌曲《跳舞时代》放回到"日据"时期全球性"现代化"的大历史背景中,揭示当时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现代化"过程中的殖民本质。
- 李晨
- 关键词:殖民历史
- 何以“小清新”?——从台湾纪录片的意识变迁看台湾当代社会思潮被引量:1
- 2020年
- "小清新"是深受当下文艺青年喜爱与追捧的审美潮流,它最初与清新、唯美、温和的独立创作音乐风格绑定,后来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和文艺青年群体的扩大,这种风格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衣着、设计等多个文艺领域。在台湾,电影领域的"小清新"风潮大约起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我的少女时代》(2015)等一批校园纯爱电影票房大卖之时。值得注意的是,"小清新"之风不仅席卷了台湾剧情片,也吹向了台湾纪录片领域。
- 李晨
- 关键词:文艺青年剧情片
- 跨界的摩登——刘呐鸥的文学与影像探索实践
- 2015年
- 台湾人刘呐鸥在1933年拍摄了一部名为《持摄影机的男人》的纪录片,是最早进行纪实影像拍摄实践活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他不仅仅是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最初将"新感觉派"理论介绍到中国,更是将"蒙太奇"、"电影眼"、"剪辑"等欧美电影理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刘呐鸥先后创办了"第一线书店"和"水沫书店",大量翻译、出版西方文艺理论书籍,对介绍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内的西方文艺理论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因为他过于强调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特质,在政治环境复杂的时代中引来"左翼"知识分子的批判,引发了"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之争,后又因与日方合作而背上"汉奸"之名,终被暗杀。刘呐鸥一生都在进行着纯粹的文学与影像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但在意识形态壁垒分明的年代,他的艺术理想却过于"摩登",无法为时代所容,他也因忽略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李晨
- 关键词:刘呐鸥纪实影像现代文学
- 纪实与关怀——从《人间》杂志到纪录影像被引量:2
- 2017年
- 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社会环境日渐宽松开放的形势下,台湾文学的空间与场域也呈现出相对扩大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商品社会消费机制的成熟,文学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出通俗化与大众化的趋势。一方面,文学创作朝着轻质、浅显、短小的方向发展,短平快的文学创作之风兴起;另一方面,文化艺术作为消费品的属性愈发突显,文学作品不得不在发行、包装与传播等方面煞费苦心。1985年11月,《人间》杂志创刊,
- 李晨
- 关键词:杂志创刊影像关怀社会消费资本主义经济
- 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奶牛养殖业是整个乳制品行业的源头,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和管理决定着原料奶的供应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乳制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奶牛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全国奶牛存栏数只有268万头,发展到2011年,奶牛存栏数...
- 李晨
- 关键词:融资模式选择SWOT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