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玉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同位素
  • 2篇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岩体
  • 1篇造山带
  • 1篇片麻岩
  • 1篇铅同位素
  • 1篇钕同位素
  • 1篇锶同位素
  • 1篇麻粒
  • 1篇麻粒岩
  • 1篇花岗岩
  • 1篇花岗岩体
  • 1篇TTG片麻岩
  • 1篇
  • 1篇大别造山带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葛宁洁
  • 2篇侯振辉
  • 2篇秦礼萍
  • 2篇李惠玉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2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别山麻粒岩和TTG片麻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14
2001年
北大别4个麻粒岩和4个TTG片麻岩样品的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0.7066~0.7461),较低的Nd同位素比值(^(143)Nd/^(144)Nd=0.5108~0.5124),表现出明显的壳源特征。结合铅同位素的组成来看,北大别麻粒岩及TTG片麻岩的同位素成分相当于中—下地壳。岩石的物源为古老的地壳,大约在2~3Ga之间。少数样品的同位素特征可能暗示源区有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
葛宁洁李惠玉秦礼萍侯振辉柏林
关键词:麻粒岩TTG片麻岩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大别造山带白马尖花岗岩体的钕、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大别造山带白马尖花岗岩体属燕山期侵入岩,为中生代大别山区岩浆活动的产物,为碰撞后花岗岩。锶、钕同位素数据及稀土元素数据表明,白马尖花岗岩体为壳幔混合型。1.2~1.7 Ga的钕模式年龄为其源岩的平均地壳存留年龄。北大别花岗岩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并不一致。
葛宁洁李惠玉侯振辉柏林秦礼萍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花岗岩钕同位素锶同位素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