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怀永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雀
  • 3篇代谢
  • 3篇糖原
  • 3篇基础代谢
  • 3篇基础代谢率
  • 3篇肌糖原
  • 3篇肺癌
  • 3篇肝糖
  • 3篇肝糖原
  • 2篇温度
  • 2篇细胞
  • 2篇消化酶
  • 2篇春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淀粉酶
  • 1篇凋亡
  • 1篇多糖
  • 1篇驯化
  • 1篇药理

机构

  • 12篇齐齐哈尔大学
  • 5篇温州大学
  • 3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13篇李怀永
  • 12篇邵淑丽
  • 11篇张伟伟
  • 8篇徐兴军
  • 7篇李铁
  • 7篇王维禹
  • 6篇李旭艳
  • 6篇吕建伟
  • 5篇柳劲松
  • 3篇王自强
  • 2篇陈闯
  • 2篇王有祥
  • 1篇王昌河
  • 1篇李玲玲
  • 1篇李爽
  • 1篇马常英
  • 1篇孙宏岩
  • 1篇张希锐
  • 1篇刘锐
  • 1篇鲁亚晶

传媒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值和温度对春季麻雀体内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鸟类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机制,试验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麻雀体内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在腺胃、肌胃、大肠、小肠、肝脏和胰腺的最适pH值分别为3,4,8,8,8,5,最适温度分别为20,30,70,70,70,30℃;淀粉酶在腺胃、肌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的最适pH值分别为5,6,9,7,6,5,最适温度分别为40,50,70,40,30,40℃;纤维素酶在腺胃、肌胃、大肠、小肠、肝脏和胰腺的最适pH值分别为4,2,10,3,3,3,最适温度分别为20,20,40,30,60,40℃;脂肪酶在腺胃、肌胃的最适pH值均为4,在大肠、小肠、肝脏、胰腺的最适pH值均为5,所有部位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
徐兴军邵淑丽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王自强
关键词:PH值温度麻雀消化酶
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分析及CTV-PTV外放边界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千伏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确定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的大小。方法:2019年1—12月在我院全程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63例肺癌患者,将首次及之后每周放疗前CBCT扫描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 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头脚和背腹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并计算CTV外扩至PTV的边界MPTV。结果:63例患者共获得474幅CBCT图像。分析得到X左右方向的误差为(2.0570±1.5562)mm,Y头脚方向误差为(2.1709±1.6432)mm,Z背腹方向误差为(1.8291±1.3726)mm。根据摆位误差得到MPTV在X左右、Y头脚、Z背腹方向分别为2.8612 mm,3.2930 mm,2.9881 mm。结论:应用CBCT测量和分析肺癌治疗前的摆位误差规律,并计算CTV外扩边界的大小,可以为本科外扩CTV边界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意义。
李怀永马常英强俊豪鲁亚晶
关键词:锥形束CT肺癌摆位误差
芦荟多糖药理作用及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旨在综述芦荟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实验和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陈闯邵淑丽李怀永王维熠
关键词:芦荟多糖分离纯化药理作用
温度对麻雀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环境温度对麻雀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以麻雀为材料,将试验动物分为对照组(1组)、5℃驯化组(2组)和30℃驯化组(3组),驯化2周后对试验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及主要器官重量进行测定,用硫酸蒽酮比色法对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3组肝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1组(P<0.01),各组肌糖原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
徐兴军王昌河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邵淑丽
关键词:麻雀肝糖原肌糖原
饥饿条件下麻雀体内糖原含量和基础代谢率的变化被引量:7
2012年
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以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研究对象,将麻雀分为对照组、饥饿驯化1、2、3、4 d组(分别禁食1、2、3、4 d),驯化后,对试验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及主要器官重量进行测定,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结果表明:肝糖原含量高于肌糖原含量,饥饿驯化使麻雀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极显著下降;体重及主要器官重量显著降低。
徐兴军邵淑丽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王自强
关键词:麻雀肝糖原肌糖原
不同食物对麻雀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动物如何利用自身的能源物质抵御不良环境条件变化的生存策略,试验以树麻雀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谷子组(对照组)、黄粉虫组和草籽组,对麻雀进行不同食物驯化,2周后用硫酸-蒽酮比色法对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树麻雀的基础代谢率和体脂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黄粉虫组和草籽组的体重下降,而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黄粉虫组的体脂含量增加,草籽组的体脂含量减少;黄粉虫组和草籽组肝糖原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黄粉虫组的肌糖原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草籽组的肌糖原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
徐兴军邵淑丽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王自强
关键词:麻雀肝糖原肌糖原
沙棘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的效果被引量:5
2012年
用沙棘枝叶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饲料添加剂可促进肉鸡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日粮中脂肪、蛋白质利用率,改善鸡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5%沙棘叶饲喂效果优于5%沙棘枝。
徐兴军邵淑丽张伟伟李怀永李铁
关键词:沙棘肉鸡添加剂肉品质
光周期对白腰朱顶雀脱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将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分为长光组(16 h光照,8 h黑暗)、短光组(8 h光照,16 h黑暗)和对照组(12 h光照,12 h黑暗)分别驯化4周,探寻光周期对白腰朱顶雀体质量、器官质量、基础代谢率、体脂质量分数和脱支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短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质量随驯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驯化后比驯化前体质量增加了1.05 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长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质量增加幅度不明显,驯化1~3周后涨幅较大。2)短光组白腰朱顶雀的基础代谢率在驯化2~4周的增加幅度最明显,增加量为0.38 m L/(g·h),驯化第3周至第4周结束时,短光组白腰朱顶雀基础代谢率与长光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3)短光组白腰朱顶雀肌肉中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长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长光组白腰朱顶雀肝脏中的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组、短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4)短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脂质量分数较对照组高2.19%,长光组体脂质量分数较对照组低1.73%,短光组和长光组白腰朱顶雀体脂质量分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短光组与长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5)长光组白腰朱顶雀的消化能比短光组、对照组分别高22.71、24.69k J/g,长光组的消化能与对照组、短光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6)短光组和长光组白腰朱顶雀心脏、胃、肾脏、胰脏鲜质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光周期是影响白腰朱顶雀产热特征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在短光照条件下,白腰朱顶雀通过增加体质量、提高代谢率、提高对食物的消化速率、提高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脱支酶的活性来补偿能量消耗,以适应外界光周期的变化。
王有祥徐兴军邵淑丽李怀永王维禹张伟伟
关键词:光周期基础代谢率体质量
聚乙烯亚胺介导DNA转染肺癌A549/DDP细胞的研究
2013年
为了确定聚乙烯亚胺(polyethlenimine,PEI)转染肺癌A549/DDP细胞的最佳条件,试验以PEI为载体,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pRNAT-H1.1/Shuttle-GFP表达载体导入肺癌A549/DDP细胞中,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PEI和DNA质量比、细胞密度、血清含量,以及是否去内毒素和线性化重组质粒对聚乙烯亚胺转染肺癌A549/DDP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比为2∶1、肺癌A549/DDP细胞于含10%血清中生长至密度为80%时,转染48 h的转染率最高。
李怀永邵淑丽张伟伟李铁李玲玲夏艳张希锐贾晓龙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转染A549
春季树麻雀体内几种消化酶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应用酶学分析法测定了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春季的腺胃、肌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脏组织中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的消化酶活力差异显著,淀粉酶和蛋白酶以胰脏中活力最高,腺胃次之,纤维素酶均较低;同一组织中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差异显著,淀粉酶活性最高,蛋白酶次之,纤维素酶活力最低。这些差异提示消化酶活力大小与器官分化有关,并受食物组成的影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酶活力分布。这是树麻雀长期适应东北地区寒冷环境的生存策略之一。
徐兴军邵淑丽张伟伟王维禹李旭艳柳劲松吕建伟李铁李怀永
关键词:树麻雀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