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血液流变学仪器比对实验的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同一项目不同仪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结果不一致的可接受限。方法以参加室间质评而且成绩优秀的仪器为参比仪器,其余为待比对仪器,连续10d在3台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上测定所有参比项目,每批重复测两次。计算P、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系统误差。结果3台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相关系数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本室3台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良好,所有项目的结果均可接受。 李玉芹 李引钰 腾飞鹏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相关lncRNA NEAT1促肝癌增殖和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相关lncRNA NEAT1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肝细胞癌(HCC)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标本中收集肝癌组织和相应的邻近非肿瘤肝组织各125份。构建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和相应阴性对照,采用微阵列分析鉴定HBx差异调控的lncRNAs。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肝癌组织和HCC细胞中NEAT1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试验确定NEAT1/miR-128-3p在HC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结果微阵列分析显示,NEAT1在稳定转染HBx基因的HepG2细胞上调。NEAT1与HBx/HBV相关,并在体外和体内HCC中上调。临床病理分析表明,NEAT1与肝血管浸润、不良肿瘤分化和HBV感染显著相关(P<0.05),并且NEAT1在HCC组织中过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亚组生存分析表明,HBV阴性HCC患者的预后较好(P<0.05),而HBV+/NEAT1+亚组患者的预后较差(P<0.05)。体外试验证实,NEAT1过表达显著促进HepG2增殖(P<0.05),并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NEAT1敲除显著抑制Hep3B增殖(P<0.05),并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NEAT1靶向miR-128-3p,且miR-128-3p在很大程度上逆转NEAT1对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结论 NEAT1通过竞争结合miR-128-3p作为ceRNA,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李引钰 周易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癌 增殖 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0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46例)和女性组(34例),AMI的确诊参照相关诊断标准。采用免疫抑制酶法检测CK-MB活性,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CK-MB质量和肌钙蛋白(cTnI),评估CK-MB质量、CK-MB活性及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不同性别组中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与cTnI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在男性组及女性组中,CK-MB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度均高于单独CK-MB活性和质量检测,误诊率均低于单独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男性组和女性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11。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与cTnI对AMI的诊断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男性组和女性组中Kappa系数分别为0.781和0.704(P<0.05)。结论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可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李引钰 叶登华 张佳婕 张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CK-MB质量 CK-MB活性 浓度对数和Ct值在HBV-DNA定量检测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浓度对数和Ct值两种参数在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室内质控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以室内质控品浓度对数和Ct值的均值、标准差绘制Levery-Jennings质控图。结果以质控品浓度对数为参数分析质控结果时出现22 s失控;而以Ct值为参数分析质控结果时未发现失控。结论以质控品浓度对数为参数分析室内质控较Ct值更为敏感,能更好地保证HBV-DNA定量检测的质量。 李引钰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核酸类 CT值 两种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的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TRF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不同的乙肝两对半模式有不同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FQ-PCR能反映HBV真实感染和复制状态,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 李引钰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乙肝两对半 HBV-DNA lncRNA LUCAT1靶向miR-203a-3p影响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靶向miR-203a-3p对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中和不同浓度(7.5、15、30 mg/L)LPS处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lncRNA LUCAT1和miR-203a-3p表达水平。用30 mg/L LPS处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细胞分为NC组、LPS组、si-NC+LPS组、silncRNA LUCAT1+LPS组、miR-NC+LPS组、miR-203a-3p+LPS组、anti-miR-NC+si-lncRNA LUCAT1+LPS组、anti-miR-203a-3p+si-lncRNA LUCAT1+LPS组。q RT-PCR检测lncRNA LUCAT1和miR-203a-3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IL-1β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LUCAT1和miR-203a-3p靶向关系。结果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中及不同浓度LPS处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增加,miR-203a-3p表达水平降低。LPS增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多TNF-α、IL-6、IL-1β含量;干扰lncRNA LUCAT或过表达miR-203a-3p降低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TNF-α、IL-6、IL-1β含量。lncRNA LUCAT1通过调控miR-203a-3p表达,抑制anti-miR-203a-3p可以逆转干扰lncRNA LUCAT1对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论lncRNA LUCAT1通过靶向负调控miR-203a-3p减弱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张佳婕 李引钰 秦进关键词:LPS 炎症反应 miR-218调控DKK2在结核感染机制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miR-218调控DKK2参与结核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62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8及其靶基因DKK2的表达水平;在结核感染细胞模型中,分别在6、12、24h检测miR-218、DKK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218在结核组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DKK2明显上调(P<0.05)。在结核感染细胞模型中,6h时miR-218的表达显著下降而DKK2表达明显升高(P<0.05);随时间延长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h时TNF-α表达增高(P<0.05),IL-6出现表达下调(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诱导宿主miR-218表达下调,靶向抑制DKK2作用减弱,Wnt通路活性降低,进而打破免疫调节平衡促进结核病的发生。 李引钰 李引钰 胡雪姣 胡雪姣 赵珍珍 彭武关键词:结核病 MIR-218 基因诊断 分子机制 MYC和MUC1 mRN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建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核内原癌基因(nuclear oncogene,MYC)和黏蛋白1(Mucin1,MUC1)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建立RTPCR反应,并以β2-微球蛋白为内对照测定3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52例良性乳腺肿瘤和103例乳腺癌外周血中MYC和MUC1的表达量。结果:外周血中MYC和MUC1在乳腺癌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的表达率无差异。MUC1和MYC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显著高于单一基因。结论:RT-PCR联合检测外周血MUC1和MYC基因表达,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具有标本来源容易、操作简便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可有效辅助诊断乳腺癌。 李引钰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黏蛋白1 乳腺癌 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 1- 12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已确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41例(PBC组),病毒性肝炎患者65例(病毒性肝炎组),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2-酮酸脱氢酶复合体(M2-3E,又名BPO)、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胆汁酸(TBA)等肝功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BC组ANA阳性率为97.50%,荧光核型分别为胞浆颗粒型 56.10 %、核颗粒型21.95%、着丝点型7.32%、核膜型7.32%和核点型4.88%。 PBC组ANA及AMA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ANA =83.12、79.35,χ 2 AMA =58.61、54.58, P < 0.05 )。PBC组AMA-M2、M2-3E检出率分别与病毒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AMA-M2 = 71.93 、 63.14 ,χ 2 M2-3E =78.77、69.36, P <0.05)。PBC组GGT、AL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GGT =492.50, U ALP =300.50, P <0.05)。结论 PBC患者可检测出AMA、AMA-M2、M2-3E等自身抗体,尤其是AMA-M2与M2-3E联合检测并且生化肝功指标升高,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 张佳婕 蔡强 邓红艳 李引钰 薛富海 盛尚春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