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华
- 作品数:27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色双融合及双色分离探针检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及11q23/MLL基因重排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 FISH)双色双融合及双色分离探针检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CR-ABL融合基因及11q23/MLL基因重排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双色双融合及双色分离探针对105例初诊成人AL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及11q23/MLL基因重排进行检测。结果:105例初诊成人AL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19%,MLL基因重排阳性率为4.8%,染色体核型分析仅检出5例Ph染色体异常和3例11q23染色体异常。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为50%,4例MLL基因重排阳性患者3例复发死亡。结论:BCR-ABL融合基因和11q23/MLL基因重排是ALL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常规染色体分析检出率较低,i FISH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检出率。
- 梁亮王巍李庆华文瑞婷蔡静怡张宇明杨志刚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不同刺激因子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目前细胞因子支持的脐血体外扩增是安全性较高、最有可能运用于临床的方法之一。目的:比较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脂多糖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实验,于2003-08/2004—05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10例正常脐血标本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及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自血病抑制因子为达科为试剂公司产品,白细胞介素6为晶美试剂公司产品,脂多糖由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延平教授自制。方法:密度梯度法体外分离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磁分选器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提取脐血CD34+细胞。建立液体培养体系,为含体积分数为40%的胎牛血清、20g/L牛血清白蛋白、20μg/L粒巨集落刺激因子、20ug/L干细胞因子、20μg/L自细胞介素3的RPMI1640培养液。取2×10^8L^-1脐血CD34+细胞,加入配制的液体培养体系50μL,设立8组:第1组仅加入RPMI1640作为对照,第2-4组分别单独加入脂多糖、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第5—7组分别加入脂多糖、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两两混合液,第8组加入3种刺激因子的混合液,上述各组脂多糖、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终浓度分别为10u,mL,10μg/L,10mg/L。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测定不同刺激因子在液体培养体系中对脐血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3d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用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F=3.33,P〈0.01),单用脂多糖或白细胞介素6的效果均不显著(F=-2.14,183,P〉0.05);刺激因子两两联用及3种刺激因子联用时,对脐血CD34+细胞均具有促增殖作用(F=3.54-4.06,P均〈0.01),且3种刺激因子联用时的促增殖效果尤为显著。结论:在
- 张宇明江黎明李庆华熊丹杨志刚
- 关键词:体外增殖
- 氨磷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黏膜炎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氨磷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Bloo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临床对照试验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用与不用氨磷汀的随机对照研究。在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其中英文7篇,中文3篇,合计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磷汀组能有效地减少黏膜炎的发生(定义为Ⅰ度及Ⅰ度以上的黏膜炎)[RR=0.67,95%CI的发生(0.47,0.95),P=0.02],重度黏膜炎的发生(定义为Ⅲ度及Ⅳ级黏膜炎)[RR=0.47,95%CI的发生(0.36,0.60),P<0.000 01]。结论氨磷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以减少黏膜炎及重度黏膜炎的发生,而且与重度黏膜炎的减少相关性更强。
- 李庆华文思思
- 关键词:氨磷汀造血干细胞移植黏膜炎META分析
- 脂多糖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探寻脐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自制脂多糖和标准脂多糖分别加入含有脐血CD34+细胞的液体培养体系中培养,采用MTT测定方法分别测定脐血CD34+细胞增殖率。结果:不同浓度的自制脂多糖与标准脂多糖均可出现低浓度促进脐血CD34+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其增殖的作用。最佳效应浓度分别在30U/mL及10mg/L。结论:脂多糖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增殖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 张宇明江黎明熊丹李庆华杨志刚
- 关键词:胎血干细胞脂多糖类
-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水平,了解BAFF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AA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AF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A患者血清BAFF水平(中位数1 134 ng/L,299~6 886 ng/L)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 375 ng/L,762~1 947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FF在AA的发病中可能未发挥直接作用,但BAFF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参与了AA的发病。
- 文瑞婷蔡静怡吴国才熊丹李庆华杨志刚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
- 自然杀伤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排斥和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英文)
- 2010年
- 背景:近几年,自然杀伤细胞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关系备受关注。目的:探讨自然杀伤细胞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对移植排斥、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以C57BL/6(H-2b)小鼠为供鼠、BALB/c(H-2d)小鼠为受鼠,分别在致死剂量和非致死剂量(≤7.0Gy)全身照射的预处理条件下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同时输注供鼠外周T细胞和(或)自然杀伤细胞。结果与结论:在致死剂量全身照射的移植中,输注自然杀伤细胞与不输注自然杀伤细胞的移植组比较,存活率显著增高;白细胞计数、CD19+细胞表达及骨髓CD34+细胞计数恢复快;H-2Kb+细胞的表达水平高。移植后28d,输注自然杀伤细胞组CD3+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不输注自然杀伤细胞组,60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非致死剂量全身照射的移植中,移植30d,异基因骨髓组H-2Kb+细胞表达百分率明显下降,60d已下降至移植前水平;而输注高浓度和低浓度自然杀伤细胞的两组在移植后60d仍能检测到80%以上的H-2Kb+细胞表达。提示,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同种异基因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抑制移植排斥,提高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水平,促进造血及免疫重建并增加移植受鼠的生存率。
- 杨志刚熊丹曾耀英梁亮李庆华吴国才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骨髓移植全身照射
- 苯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及保护因素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苯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同时了解血清及氨磷汀能否作为保护因素减轻苯对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0.25、3.5、20μmol/L)苯组、(0.25、3.5、20μmol/L)苯+(2、10、50μg/mL)氨磷汀组、(0.25、3.5、20μmol/L)苯+血清组,通过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并计算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高浓度苯组较低、中浓度苯组更能抑制细胞增殖(P<0.01);(3.5、0.25μmol/L)苯+血清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较相对应浓度的苯组减少(P<0.05或P<0.01);但20μmol/L苯+血清组与苯组间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5、3.5、20μmol/L)苯+(50、10、2μg/ml)氨磷汀,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相应浓度苯组比较,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苯毒性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血清及氨磷汀均能减轻苯对细胞的增殖毒性,可能可以作为苯中毒细胞的保护剂。
- 钟东明蔡静怡肖云李庆华朱如芳
- 关键词:苯中毒血清氨磷汀保护剂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通过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体内及体外实验均显示,HDACI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发挥其抗血液肿瘤的作用。HDACI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抗血液肿瘤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庆华杨志刚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血液肿瘤细胞凋亡
- 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和CCK-8试剂盒检测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等方法比较不同培养体系对NK细胞增殖前后的数量、纯度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同方法对IL-2的浓度与NK细胞增殖效率及杀伤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经免疫磁珠分选法所得的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扩增18天后,IL-2/IL-15/SCF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含细胞因子组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IL-2/IL-15组和IL-2/IL-15/SCF组在效靶比10∶1时杀伤活性均高达90%以上。低、中、高浓度IL-2组扩增倍数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K562细胞杀伤率的比较上,高浓度组明显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结论:在10%人AB血清的SCGM中加入IL-2/SCF/IL-15细胞因子组合,可使经MACS纯化的NK细胞在体外高效地活化及增殖;本培养体系中IL-2浓度较低(<1 000U/ml)时,NK细胞的扩增效率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与IL-2的浓度高低无相关性;而高浓度的IL-2(≥1 000U/ml)可进一步激活纯化后NK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 熊丹杨志刚李庆华吴祖常吕俊庭
- 关键词:MACS细胞因子
- PCT联合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一般感染组75例、败血症组33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结果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03±0.009)ng/mL和(6.23±1.577)mg/L;一般感染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61±1.346)ng/mL和(17.55±19.917)mg/L;败血症组PCT和CRP值分别为(6.11±9.600)ng/mL和(82.43±43.217)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45%、99.05%,CRP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2.05%、85.88%。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为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早期诊断提供更准确依据,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 李庆华郑桂仙蔡木发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