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腮腺炎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腮腺炎
  • 2篇发病
  • 1篇流感
  • 1篇流感样病例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流行
  • 1篇免疫规划
  • 1篇菌病
  • 1篇扩大国家免疫...
  • 1篇急性弛缓性麻...
  • 1篇脊髓灰质炎
  • 1篇国家免疫规划
  • 1篇发病率
  • 1篇发病特征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分析
  • 1篇病原学
  • 1篇病原学检测

机构

  • 6篇新乡市疾病预...
  • 1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李巍巍
  • 3篇付惠成
  • 3篇吴富领
  • 2篇杜永芳
  • 1篇刘丹
  • 1篇李华峰
  • 1篇马建敏
  • 1篇杨复枝
  • 1篇张润祥
  • 1篇王轶
  • 1篇王小龙
  • 1篇栾旭波
  • 1篇陈玉领

传媒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9年新乡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2009年新乡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麻疹IgM抗体。结果 2009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26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07例,占总病例的76.95%,临床/流病学确诊病例62例,占总病例的23.05%。年发病率为4.71/10万,发病模式呈散发与暴发并存,病例分布广泛,并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8.10%,3月份达到高峰。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病相对集中的地区占总病例数的65.80%;结论随着控制、消除麻疹活动的实施,麻疹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发病率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1],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2],使消除麻疹面临挑战。
付惠成杜永芳吴富领李巍巍
关键词:麻疹
2005-2012年新乡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新乡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新乡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新乡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研究40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84/10万,病例集中在3~14岁,占86.11%。在此期间共发生暴发疫情4起,病例121例,占总病例数的2.24%。所有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小学生为主,已经成为影响新乡市青少年儿童健康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付惠成吴富领李巍巍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新乡市2005-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新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指导维持本市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收集2005至2010年全市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其相关报表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新乡市2005至2010年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13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2/10万,无脊灰毒株检出和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和完整性指标均明显超过卫生部要求,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没有达到卫生部要求。结论:新乡市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一定免疫空白和输入性病例的威胁,病例就诊与报告的及时性、个案调查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免疫接种的健康教育和调查技术培训。
吴富领陈玉领李巍巍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2004-2017年新乡市市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变化,为制定流腮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新乡市市区2004-2017年的流腮疫情分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前期(2004-2007年)、EPI期(2008-2012年)及含流腮成分疫苗(mumps containing vaccine,Mu CV)加强免疫(booster vaccination,BV)期(2013-2017年),分析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特征的变化。结果三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94/10万、4.38/10万和6.0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31,P<0.001);三个时期均有3-6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三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62.33%、54.25%和63.48%;男女性别发病比分别为1.56:1、1.65:1、1.52:1;3~14岁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40.98/10万、25.71/10万和33.51/10万。结论 2004-2017年新乡市实施EPI后,市区流腮发病率开始下降,第二剂次Mu CV接种率低,没有形成群体性免疫保护屏障,未能改变流腮发病周期。建议对6岁以下儿童实施二剂次Mu CV常规免疫等综合防控策略。
杜永芳刘丹李巍巍王轶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2016-2018年新乡市监测哨点流感样病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新乡市流感哨点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流感流行规律,改进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进一步科学控制流感。方法采用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新乡市的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狗肾细胞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度(本文年度指监测年度,即4月至次年3月。下同)与2017-2018年度ILI比例分别为1.89%、5.83%。两年度共报告ILI 35 962例,占门诊百分比为4.26%,发病年龄5岁以下居多。采集咽拭子标本1 509份,核酸阳性273份,阳性率为18.1%;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31.5%、40.3%、28.2%。分离鉴定流感毒株92株,分离率为38.8%。2016-2017年度流行优势毒株是季节性H3N2,2017-2018年流行的优势毒株是甲型H1N1和B-Yamagata亚型,核酸阳性率在12月、1月和2月份集中出现。结论流感亚型交替流行,15岁以下年龄组高发,冬春季高发,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在流感季前进行疫苗接种。
栾旭波李巍巍王小龙马建敏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检测
新乡市2005~2011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乡市2005~2011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乡市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布病病例186例,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获嘉县、辉县市等5个县(市),其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6.56%。发病季节以4~7月最多,占全年发病数的59.68%。发病年龄集中在25~65岁,占全部病例的83.33%,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饲养、屠宰及畜产品加工人员为主。结论新乡市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地区已由牧区转向农区,有逼近趋势。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尽快加强卫生部门与畜牧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付惠成李华峰张润祥李巍巍杨复枝
关键词: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