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子全

作品数:143 被引量:5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1篇合金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6篇铸铁
  • 16篇力学性能
  • 16篇纳米
  • 16篇力学性
  • 11篇多层膜
  • 11篇镁合金
  • 10篇溅射
  • 9篇退火
  • 8篇耐蚀
  • 8篇耐蚀性
  • 8篇聚丙烯
  • 8篇丙烯
  • 7篇射频磁控
  • 7篇射频磁控溅射
  • 7篇偏置
  • 7篇发泡
  • 6篇稀土

机构

  • 99篇南京航空航天...
  • 20篇兰州理工大学
  • 14篇东南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6篇南京化工职业...
  • 6篇解放军理工大...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西北有色金属...
  • 3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南京科技职业...
  • 2篇无锡恒业电热...
  • 2篇南京润邦金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中信戴卡股份...

作者

  • 143篇李子全
  • 38篇刘劲松
  • 19篇陈建康
  • 17篇杨继年
  • 17篇郝远
  • 16篇周衡志
  • 15篇吴炳尧
  • 13篇王寅岗
  • 11篇周广宏
  • 9篇朱平顺
  • 9篇孙颖迪
  • 8篇史长根
  • 7篇任虎平
  • 7篇胡孝昀
  • 7篇丛孟启
  • 6篇陈可
  • 6篇许广济
  • 6篇于平
  • 6篇曹洁明
  • 5篇王耀华

传媒

  • 10篇机械工程材料
  • 10篇甘肃工业大学...
  • 8篇特种铸造及有...
  • 8篇材料工程
  • 6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材料开发与应...
  • 4篇材料科学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现代铸铁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铸造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爆破器材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化学进展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2
  • 5篇2011
  • 20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P/POE/SGF三元复合泡沫体的压缩吸能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准静态单向压缩条件下,测试和分析了聚丙烯(PP)/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短玻璃纤维(SGF)三元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考察了SGF的质量分数对压缩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POE/SGF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典型的弹性变形、屈服平台和致密化三个阶段;适量SGF的引入提高了压缩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吸能能力,而在研究的范围内,较高含量(20%以上)的SGF才能提高泡沫复合材料的吸能效率,其增强效果不如吸能能力明显。
杨继年李子全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吸能特性
一种提高FeNi/AlOx/NiFe/FeMn自旋隧道结结构多层膜结构中偏置场稳定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FeNi/AlOx/NiFe/FeMn自旋隧道结结构多层膜结构中偏置场稳定性的方法,属磁电子学和磁记录技术领域。一种提高磁性多层膜结构中偏置场稳定性的方法,属磁电子学和磁记录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沉积...
周广宏王寅岗李子全陈建康
文献传递
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04年
对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 ,RE的加入在组织中出现了枝条状共晶Al1 1 RE3相 ,并未形成粗大 Al2 RE相 ,同时晶界上离异共晶 β相的数量大大减小 ,且呈不连续网状或孤立块状分布。降低模样厚度和浇注温度 ,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 ,共晶 Al1 1 RE3相和 β相的尺寸减小 ,分布更为均匀。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消失模铸造 AZ91镁合金的基本相当 。
刘子利陶杰李子全沈以赴丁文江
关键词: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力学性能
铸钢中的碲
1991年
作者在中碳钢ZG35和低合金钢ZC25MnV中进行了加Te试验,结果表明铸钢基体组织中出现了球状或卵状MnS—MnTe共生物。ZG35中珠光体量增多,ZG25MnV钢中出现了贝氏体组织,且遏制了魏氏体的生成,并可明显提高铸钢的硬度。
郝运任虎平李子全朱平顺
关键词:铸钢
旋转磁场作用下ZA-27合金非枝晶组织特征及SiCp/ZA-27复合材料的研究
该文介绍了半固态合金和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RMMCs)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认为旋转永磁体电磁搅拌法制备非枝晶组织合金浆料及铸锭是一种较优方法.分析不同磁极排布方式的磁感应器中磁场特性和磁路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旋转永磁...
李子全
关键词:非枝晶组织复合材料时效特性
n-SiC_p/MB2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被引量:11
2004年
采用纳米级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可望比微米级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n SiCp作为增强体,复合粉体经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和热挤压得到了致密的n SiCp/MB2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态组织观察,测试了挤压态复合材料的气孔率、硬度、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 SiCp/MB2复合材料致密且SiCp分布均匀,增强体/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基体中无明显的位错,基体晶粒尺寸小于300nm;复合材料的硬度、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比基体合金的高,但塑性下降;复合材料拉伸断口存在韧窝,高温拉伸断口上的韧窝更深。
陈培生薛烽李子全王蕾孙扬善
关键词:碳化硅复合材料
退火温度对Mg_(61)Cu_(28)Gd_(11)块体非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对Mg61Cu28Gd11块体非晶在其玻璃转变温度以下温度(325、350、375和400 K)等温退火1 h,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纳米压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分析研究了低温退火对其热稳定性、微区力学性能及变形的影响,并分析了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低温退火后非晶原子的短程有序性增加,非晶结构的稳定性变差,并在400K发生部分晶化。同时,在325~375 K范围内,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E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塑性变形量Dn和最大压入深度Dmax减小;400 K退火后,由于少量析出的晶体相与压头下新产生的自由体积相互作用,合金抵抗变形能力减弱,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E降低,Dn和Dmax提高。
孙颖迪李子全刘劲松梁诸明杨兴瑞
关键词:结构弛豫晶化纳米压痕
ZnS纳米粒子的固相合成及其光学性能被引量:7
2007年
将不同的添加剂引入到低温固相反应中,快速合成了不同尺寸的ZnS纳米粒子。利用TEM表征了产物形貌,利用XRD研究了不同的添加剂、同一添加剂下不同的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对纳米粒子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添加剂对粒子的尺寸影响较大,其中,十二烷基胺以其特殊的反应方式在较高温度下获得了较小的纳米粒子。另外,在PEG400存在条件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粒子尺寸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也进行了测试。
刘劲松曹洁明李子全姬广斌郑明波
关键词:添加剂ZNS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
Mg-Cu-Gd系非晶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技术(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非晶合金Mg65-xCu24+xGd11(x=0,2,4,6,8)在0.01 mol/L,pH=12的NaCl溶液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开路电位下,随Cu含量的提高,腐蚀电位Ecorr向贵金属方向移动,腐蚀电流icorr减小,电化学反应电阻Rt增大,说明Cu含量提高有利于减慢界面反应,提高非晶合金的耐蚀性。SEM和EDS结果表明,增加Cu含量缩短了Mg元素的活性溶解时间,加速了钝化膜的形成,非晶合金在含Cl-碱性溶液中的活性也得到降低。
孙颖迪李子全刘劲松梁诸明
关键词:非晶合金电化学性能镁合金
纳米CeO_2/Galfan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被引量:4
2005年
在不同介质中分别用球磨和超声振动对纳米C eO2颗粒进行了预处理;用搅熔铸造工艺制备了质量分数约为1%的纳米C eO2/G a lfan复合材料,用XRD(X-ray d iffration)分析了其中的物相,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 ie ldem iss ion 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FE-SEM)观察了纳米C eO2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测试了其显微硬度;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来评价复合材料的耐蚀性,并用XRD检测了腐蚀产物。结果表明,经超声预处理的颗粒与熔体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单粒分散其中,且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值提高了近一倍。
周衡志李子全杨继年
关键词: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耐蚀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