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声东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他汀类药物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 2008年
- 他汀类药物或称作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抑制剂作为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不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能提高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介质、抑制内膜增厚、减少促炎症因子的分泌。最近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能对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等有治疗作用。现将他汀类药物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在风湿性疾病的应用综述如下。
- 李声东吴华香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风湿性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调节作用促炎症因子低胆固醇
- PTPN22和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22(PTPN22)和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PTPN22和转录因子R3XP3基因多态性。结果 FOXP3位点基因频率在两组研究对象当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区别(P<0.05);FOXP3基因-23S3C/T同-3281C/A存在连锁不平衡,-2383T/-3281A的单倍型携带者明显加大SLE发病的风险(P<0.05);PTPN2.2基因-112.3G/C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分布在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OXP3基因-2383C/T的多态性同SLE发生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并且-23S3T基因可能是该病重要的遗传易感基因,同时PTPN22基因位点1S58C/1858T以及-1123G/C同SLE发病无明显关联性。
- 李声东
- 关键词:PTPN22转录因子FOXP3基因多态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
- 风湿性疾病病人PPD皮试的意义
- 目的:了解风湿科住院病人的结核感染的情况及既往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对PPD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做过PPD皮试的137名病人,询问既往是否有结核病史和有无免疫抑制剂的使...
- 李声东吴华香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中microRNA-155的表达及干预后效应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micro RNA-155(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干预后B细胞表达IgG水平。方法收集66例SLE患者及1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分离出B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55在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电转染技术使miRNA抑制剂干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miR-155的表达,然后以ELISA检测B细胞干预后培养液上清液IgG的水平。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155表达上调(P<0.05),通过miRNA抑制剂下调SLE患者B细胞中的miR-155的表达后,B细胞分泌的IgG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SLE患者的B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155可能参与了SLE患者B细胞功能调控。
- 陈阿琼黄茜茜叶璐璐薛向阳林巧爱朱小春李声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小RNAB细胞IGG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Castleman病一例及文献复习
- 患者,女性,23岁,职员,因"胸痛皮疹10天伴发热5天"于2007年6月20日入院。颈部淋巴结活检提示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部分区域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少数小血管壁玻变硬化,免疫组化结果: CD30-,CD15-,CD20+...
- 王巧宏吴华香李声东
- 文献传递
- 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选取健康研究对象20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Bcl-2主要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分布以及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3188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的关系和Bcl-2与IL-21协同作用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Bcl-2主要基因分布差异明显,部分基因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Bcl-2常见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明显,部分基因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3188位点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分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同时携带Bcl-2 195 bp和IL-21 138 bp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较单独携带Bcl-2 195 bp或IL-21 138 bp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患病的风险性更高。结论 Bcl-2基因多态性、IL-2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密切相关,致病原因可能为两者直接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部位或附近某个易感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两者易感等位基因分布在决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中存在协同作用。
- 李声东陈阿琼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Castleman病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者女,23岁。因胸痛、皮疹10d伴发热5d于2007年6月20日入院。既往患癫痫3年,一直服用卡马西平片至今。体检:体温38.1℃,脉搏10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2/70mmHg(1mmHg=0.133kPa);四肢及颜面部均可见淡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及大小不一肿大淋巴结,最大位于左腋下,3.8cm×1.4cm,质地中等,无触痛,边界清;双肺听诊闻及呼吸音粗,
- 王巧宏吴华香李声东
- 关键词:CASTLEMAN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红色皮疹卡马西平片肿大淋巴结颜面部
-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 目的 探讨类RA活动度、病程以及生物制剂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名绝经后女性RA患者并随访1年.根据是否使用双磷酸盐分为两组.检测患者血清:BGP、β-CTX.计算R A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CDAI...
- 刘伟丽李声东
- 痛风石的超声表现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慢性痛风石不同的超声特性。方法使用高频率线阵探头(频率在10~18MHz)对75例有明确痛风石的慢性痛风患者的104个受累部位行超声检查。痛风石按照回声的相对反射特性、回声质地、界限、数目及有无声韵分类,分析病程与痛风石钙化的关系。结果在104个受累部位中,绝大多数痛风石表现为高回声(96/104,92.3%);其中不均质高回声40个(41.6%),高回声伴钙化42个(43.8%)。边缘不规则94个(90.4%)。多个成组痛风石70个(67.3%),单个痛风石20个(19.2%)。伴有声晕的痛风石65个(62.5%)。病程与痛风石钙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痛风石一般是高回声、不均质、界限不清楚、多个成组及伴低回声声晕。通过痛风石的超声表现为临床不典型痛风的诊断提供线索。
- 李声东
- 关键词:痛风痛风石超声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MMP-3、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背脊柱炎(AS)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9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AS患者分别于第0、2、6、12周给予静脉微泵滴注英夫利昔单抗针200mg或300mg,其中合并外周关节炎者2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治疗第12周血清MMP-3、MMP-9水平,同时采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标(ASDAS)、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对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活动性评估。结果 44例AS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MMP-3、MMP-9水平以及ASDAS、BASFI、BASMI、ESR、CRP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4例患者(77.3%)达临床重要改善,其中5例患者(11.4%)达临床显著改善。治疗前,血清MMP-3水平与ESR、CRP及ASDAS、BASFI有相关性(P<0.01),血清MMP-9水平与CRP及ASDAS、BASFI、BASMI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血清MMP-3下降水平与ASDAS、BASFI、ESR、CRP的改善有相关性(P<0.05),而与BASMI的改善无关(P>0.05),血清MMP-9下降水平与BASMI、CRP的改善相关(P<0 05)。合并外周关节炎组的血清MMP-3、ES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而血清MMP-9水平低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结论血清MMP-3、MMP-9水平与AS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标高度相关,可以作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时的病情监测指标,其中MMP-3在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显著,MMP-9水平变化在不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
- 刘伟丽张瑾李声东丁健应振华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