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康复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外骨骼
  • 2篇下肢外骨骼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机器人
  • 1篇动功
  • 1篇行走式
  • 1篇损伤康复
  • 1篇偏瘫
  • 1篇偏瘫病人
  • 1篇外骨骼机器人
  • 1篇下肢运动
  • 1篇下肢运动功能
  • 1篇康复训练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脊髓损伤康复

机构

  • 4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勇强
  • 3篇陈芳
  • 2篇李勇强
  • 2篇黄思思
  • 2篇吴希希
  • 1篇励建安
  • 1篇沈滢
  • 1篇苏阳
  • 1篇钱竞光
  • 1篇季晶
  • 1篇万春利
  • 1篇王雪
  • 1篇张宇婷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运动训练在儿童脊髓损伤康复中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近年来儿童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临床康复的研究重点,运动训练是其主要的干预方式。现代智能康复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包括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功能性电刺激踏车等,在儿童脊髓损伤的功能康复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综述运动训练在儿童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芳钱竞光励建安沈滢苏阳黄思思吴希希黄颖珺葛盼丽李勇强
偏瘫病人的步态分析与建模探讨
目的:观察偏瘫病人步态的特征,分析形成偏瘫步态的原因,总结偏瘫病人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探讨建立偏瘫步态模型。 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为13例偏瘫病人做步态分析,得出步态的运动学数据,动力学数据和关节角度变化...
李勇强
关键词:偏瘫病人步态分析康复训练
文献传递
平地行走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平地行走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机器人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常规步行训练,机器人组则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2组患者的步行训练均为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训练5 d,连续每次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对2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6 min步行测试(6MWT)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和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定量表(FMA-LE)]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的步态。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6MWT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器人组治疗2周后与组内治疗前的6MWT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FMA-LE和FAC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步频和步态周期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地行走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与常规步行训练相当。
陈芳季晶苏彬邱怀德吴希希黄颖珺黄思思张宇婷王雪万春利葛盼丽黄俊豪李勇强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脑卒中是成人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高达9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步行障碍最为常见[1]。通过早期的临床干预和康复治疗,患者运动功能有一定好转,但仍有30%~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行走功能受限或丧失行走能力[2]。步行功能障碍直接影响着患者家庭日常生活和社区参与能力。近些年,不同类型的外骨骼机器人被研发出来,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训练。
陈芳黄俊豪吴文杰李勇强
关键词:脑卒中外骨骼机器人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