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茶树
  • 4篇野生
  • 4篇野生茶
  • 4篇野生茶树
  • 4篇生茶
  • 3篇叶片
  • 3篇教学
  • 2篇叶表皮
  • 2篇营养器官
  • 2篇珍稀
  • 2篇蜘蛛
  • 2篇蜘蛛抱蛋
  • 2篇蜘蛛抱蛋属
  • 2篇植物学
  • 2篇植物学实验
  • 2篇扫描电镜
  • 2篇山茶
  • 2篇山茶属
  • 2篇南方红豆杉

机构

  • 22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桂林茶叶...
  • 2篇教育部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西绿异茶树...

作者

  • 22篇李凤英
  • 5篇唐绍清
  • 5篇梁士楚
  • 4篇王任翔
  • 3篇马姜明
  • 3篇陈佳
  • 3篇李光照
  • 2篇薛跃规
  • 2篇邱勇娟
  • 2篇薛妙男
  • 1篇韦毅刚
  • 1篇覃秀菊
  • 1篇王玉国
  • 1篇兰可
  • 1篇黄婷婷
  • 1篇罗小梅
  • 1篇邓慧群
  • 1篇高成伟
  • 1篇赖兆荣
  • 1篇郎楷永

传媒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广西植物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吉林农业(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蜘蛛抱蛋属花粉扫描电镜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为进一步研究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及自然分类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蜘蛛抱蛋属 (Aspidistra)的棒蕊蜘蛛抱蛋 (A.clavif ormis)、丛生蜘蛛抱蛋 (A.caespitosa)、峨边蜘蛛抱蛋 (A.ebianensis)、辐花蜘蛛抱蛋 (A.subrotata)、粽叶草 (A.oblanceif olia)、广东蜘蛛抱蛋 (A.lurida)、乐山蜘蛛抱蛋 (A.leshanensis)、海南蜘蛛抱蛋 (A.hainanensis)、大花蜘蛛抱蛋 (A.tonkinensis)、罗甸蜘蛛抱蛋 (A.luodianensis)的花粉形态。每种植物采发育正常含苞待放的花 1~ 3朵 ,取花粉用艾特曼醋酸法处理后 ,CO2 临界点干燥 ,导电胶贴于样台 ,真空喷金镀膜 ;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及照相。详细地描述各种花粉的外部形态。 10种蜘蛛抱蛋属植物花粉均为近球形或球形 ,无萌发孔 ,外壁纹饰可分为 :皱波状纹饰和小芽孢状纹饰。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 ;
王任翔李光照郎楷永胡长华韦毅刚李凤英
关键词:蜘蛛抱蛋属花粉形态扫描电镜
关于《生态工程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被引量:4
2012年
《生态工程学》是生态学专业一门新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生态工程学》教材内容的编写、教学过程、讲授和学习《生态工程学》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对《生态工程学》的教学现状进行总结与思考。并对未来《生态工程学》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供从事《生态工程学》教学的同行参考。
马姜明梁士楚李凤英
关键词:生态工程学教学现状
低毒高效的植物石蜡切片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以乔木、灌木和藤本等不同类型植物叶及部分根茎为试验材料,对石蜡切片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究和改进。用天然有机溶剂松节油(oil of turpentine)代替二甲苯(xylene)为透明与脱蜡剂,以阿拉伯树胶(gum acacia powder)为贴片剂,采用番红整体染色与固绿分片染色相结合进行双重染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二甲苯的毒性危害,减少环境污染,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制片质量。
李凤英马姜明梁士楚唐绍清薛跃规
关键词:石蜡切片植物
小白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对 2个小白菜品种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含有 Ag NO36mg/ L及ABA0 .5mg/ L的培养基 (MS+BA2 mg/ L+NAA0 .5mg/ L)中 ,鸡毛菜在培养 6d左右 ,矮脚黄在培养8d左右出现明显的芽原基 ,1 0~ 1 2 d左右产生肉眼可见的不定芽 .不定芽的产生属直接出芽方式 ,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高成伟王任翔李凤英
关键词:小白菜离体培养不定芽再生方式转基因工程
广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研究被引量:13
1997年
论述广西产138种(含变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所属科和属分布区类型.分析其区系特点,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二个分布中心,起源古老,多单型、少型的科属和子遍植物,较高的中国特有成分(9.47%).探讨了广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级别、生存级别,基本确定了濒危种2种,渐危种103种,稀有种33种;其中一级保护药用植物1种,二级保护药用植物11种,三级保护药用植物29种,并对这些植物必须采取加强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等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薛跃规杜泽乡李凤英杨勇锋
关键词:药用植物区系特征珍稀濒危植物
扶绥野生茶树叶片结构与生产性状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解剖、分析野生茶树叶片结构特征,为广西优质茶叶生产、种质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扶绥9个野生茶树株系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和比较其抗逆性、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持嫩性等生产性状。【结果】9个野生茶树株系的叶片结构特征、丰产性状与制红茶的品质在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为19.31-26.26μm,叶肉组织厚度为189.47-335.37μm,海绵组织厚度为121.04-238.32μm,生产力指数为1268.96-3105.6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结构特征和生产指数在株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抗逆性状最强的是姑标7和姑标8,产量性状最好的是姑标8和姑标6,制红茶品质最好的是姑标8和姑标1。【结论】扶绥野生茶树9个株系的叶片为中生偏旱型结构特征,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虫能力,其中姑标1、姑标6、姑标7和姑标8等4个株系是综合性状较好的红茶种质资源,可选为优良茶树育种材料进一步鉴定。
邱勇娟李火坤陈佳李凤英赖兆荣覃秀菊
关键词:野生茶树叶片生产性状
广西亚热带特异茶树资源的快速鉴定与选育新技术研究
陈佳覃秀菊李凤英邱勇娟罗小梅邓慧群甘春萍肖小雪黄婷婷刘凤兰滕美芸金小云覃浪韦玮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于2010年由广西科技厅下达列入广西科学研究与开发计划中的国际合作项目,合同编号为:桂科合10100019-13。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产量快速鉴定技术:根据叶片解剖结构中的第一层栅栏组织厚...
关键词:
关键词:茶树资源鉴定选育
广西珍稀野生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广西珍稀野生茶10个株系叶片进行解剖和比较观察。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比较其抗旱、抗寒和抗病虫害能力,为广西亚热带特异茶树资源的鉴定与新品种的选育以及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叶脉、叶片、表皮细胞、角质层、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厚度因株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表皮细胞厚度为17.01-29.34μm,上表皮角质厚度为2.10-5.76μm,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为0.22-0.85,叶脉/叶片厚度比值为2.46-4.66。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抗旱、抗寒和抗病虫等综合抗性最强的是JB2号和JB5号,次强的是JB1号、JB3号和JL1号;这5个株系均为抗逆性较强的茶树资源,可入选为高抗品种的育种材料并进一步鉴定。
李凤英陈佳邓慧群覃秀菊陈凤罗小梅
关键词:野生茶树叶片
广西茶树新品种品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特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为探索茶树育种早期鉴定,并为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广西选育成的桂绿1号等10个新品种品系通过石蜡切片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探索叶片解剖结构中的叶片、角质层、表皮细胞、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厚度及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栅栏组织层数、细胞长度等与产量、适制性、抗逆性之间的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产量最高、抗高温干旱及抗寒性最强的是龙脊43号和凌云12号,其余8个为产量较高和中抗品种、品系;制作绿茶品质最好的是尧山秀绿和桂香22号,其余的都为适制红茶、绿茶或乌龙茶兼优的品种、品系。
覃秀菊李凤英何建栋廖少卯邓慧群罗晓梅彭有兵
关键词:叶解剖结构抗逆性适制性
《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植物学实验》已经独立为一门课程,对独立出来的课程如何构建教学保障体系以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课题。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课程为例,结合笔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图探讨《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及其构建模式,对近年来《植物学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又对今后完善《植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提出设想和展望。
马姜明梁士楚李凤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