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伯根

作品数:38 被引量:333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9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冲淤
  • 6篇泥沙
  • 6篇椒江河口
  • 5篇沉积速率
  • 5篇冲淤变化
  • 4篇悬沙
  • 4篇海域
  • 3篇象山港
  • 3篇海岸
  • 3篇潮汐
  • 2篇地貌
  • 2篇动力机制
  • 2篇跃层
  • 2篇再悬浮
  • 2篇最大浑浊带
  • 2篇现代沉积速率
  • 2篇浑浊带
  • 2篇海底
  • 2篇海域使用
  • 2篇海域使用论证

机构

  • 36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电力设...
  • 1篇海南省海洋开...
  • 1篇台州市港航管...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38篇李伯根
  • 14篇杨辉
  • 13篇夏小明
  • 11篇谢钦春
  • 11篇李炎
  • 9篇周鸿权
  • 6篇武小勇
  • 4篇巩明
  • 3篇陈锡土
  • 3篇陈耕心
  • 3篇许卫忆
  • 3篇马黎明
  • 2篇应时理
  • 2篇钱万民
  • 2篇陆晓鸣
  • 2篇潘少明
  • 2篇傅晓明
  • 2篇马建林
  • 2篇孙昭晨
  • 2篇刘杜娟

传媒

  • 7篇海洋学报
  • 6篇海洋通报
  • 5篇东海海洋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道港口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第四届全国海...
  • 1篇第四届全国海...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4
  • 4篇199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塘水道冲淤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1935年、1962年、1987年和2004年4个典型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通过建立这些年份金塘水道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段海床平面冲淤和特征等深线位移的变化,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南北两岸的水利水运工程布局,初步分析了冲淤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1935—2004年的69年中,金塘水道的海床平面整体上以轻微冲刷为主,冲刷速率为2.3 em/a,而潮滩则表现为不断淤涨;水道冲淤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由冲刷转向淤积的调整趋势,这种趋势可认为人为因素的作用大于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倪云林李伯根詹明旭
关键词:潮汐通道冲淤变化水工建筑物
舟山岛马岙岸段海岸演变与水下岸坡冲淤动态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进行冲淤计算,结合实测水文泥沙、现场岸滩沉积地貌观察、新老海堤分布位置及以往浅地层探测和考古等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岸滩地貌形态从大约距今7 000 a前的一个古基岩港湾经受细颗粒泥沙长期不断地充填、淤积转化为近乎平直的岸段.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370 a来海岸线以5.3 m/a的速度向海推移,潮滩以0.25 cm/a的速率沉积.近40余年来水下岸坡平均冲淤速率为-3.8~2.4 cm/a,横向冲淤调整有类似砂质海岸剖面塑造的特性,泥沙经受了在横向剖面“上部微淤、下部微冲”和纵向总体“东侧微冲、中西部微淤”的交替重复调整过程,目前朝着“上部微淤、下部微冲”的均衡剖面调整方向发展.
李伯根张瑾周鸿权杨辉武小勇
关键词:水下岸坡岸滩冲淤变化剖面
椒江河口河床宽深比对水沙条件的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利用多年水文泥沙和水深地形资料,分析了椒江河口河床宽深比长周期变化特征,并尝试探讨了河床宽深比对水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径流和潮动力对河床形态影响程度沿程此消彼长,江口沙上游河段受径流作用较明显,栅浦下游河段受潮动力影响较显著,这应是弯曲和顺直河段河床横断面形态调整差异的影响因素;河床宽深比与径流平均输沙率正相关,径流产沙量减少,河床形态趋向窄深;顺直河段宽深比与平均流量负相关,径流来水减少,河床趋于宽浅;河床宽深比与平均潮差负相关,应是人为作用改变了潮动力对河口河床形态调整的影响。
周鸿权李伯根顾裕兵巩明杨辉
关键词:宽深比河床形态统计分析
浙江象山港口门浅滩冲淤动态趋势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1935年、1962年、2005年和2010年4个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采用数字化定量冲淤计算和10m特征等深线叠加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探讨了象山港口门浅滩冲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1935-2010年的75年间,象山港口门浅滩经历了略微冲刷或冲淤接近平衡、轻微淤积和缓慢淤积的动态调整过程,年均淤积速率1.41 cm/a;东北和西南两翼边界10 m特征等深线分别以年均速率2.0 m/a外移和0.2 m/a内移。近几年来,受所在陆域和梅山岛局部岸段较大规模围涂造地岸线外移影响,该浅滩淤积速率较明显增加。
卢超李伯根李峰
关键词:浅滩冲淤变化
椒江河口洪季最大浑浊带核部的悬沙分选机制被引量:6
2009年
以实测悬沙粒径、流速、含沙量资料为基础,通过悬沙不同粒级组分、中值粒径以及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核部悬沙粒径分布变化特性。研究表明,悬沙粒径分选主要受物质来源、潮流动力作用下底部部分物质再悬浮和絮凝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第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大潮期比小潮期显著,第三个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涨落憩前后低流速期,并在表层较近底层的水体明显。
徐海李伯根
关键词:椒江河口絮凝作用再悬浮
象山港污染物漂移扩散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海岸和海洋模型(FVCOM)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象山港海区水动力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输运模型,对象山港港内主要陆源入海污染源污染物输运扩散进行模拟和分析,总结了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即象山港顶部开敞海域,余流场相对较弱,潮流是污染物输移扩散的主动力,污染物扩散稀释能力强,污染物浓度低;中段过水区,受余环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污染物浓度稍高,低潮时水质较差;底部区域闭塞,进口处存在明显的涡旋对,污染物扩散稀释效率差,污染物浓度最高。
解静梁书秀孙昭晨屠姗姗张亦飞李伯根
关键词:排污口象山港
岙山-镇海进口原油管道工程海底管道路由调查报告
陈锡土李锦荣刘杜娟钱万民李伯根羊天柱叶连春傅晓明苟诤慷方同德应时理杨逢春刘奎田双凤何欣杨义菊陈培雄李冬来向华陆晓鸣马建林杨辉施伟勇马黎明宋连清吴声迪
岙山—镇海的海底输油管道是甬沪宁地区进口原油管网的配套工程,该海底管道路由经过五段海底路由,其中有四段路由采用定向钻施工,一段为施工船铺设。调查采用了先进的工程物探仪器探查与工程地质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路由的工程特性...
关键词:
关键词:海底稳定性定向钻
舟山群岛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前景探析被引量:7
2005年
李伯根杨辉
关键词:舟山群岛深水码头
沉积过程分形表达及其冲淤幅度分析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根据1982-1995年在浙江沿岸椒江口、杭州湾、象山县大目涂取得的沉积柱样层序 数据系列和重复沉积界面测量序列,利用分形理论进行沉积过程及冲淤幅度的分析。沉积过 程和沉积地层层序存在自相似结构,两者之间在无特征尺度区存在着初始值以及分数维的传 递。椒江河口和杭州湾南侧潮汐通道边坡沉积柱样泥层厚度的分数维在1.2-1.5之间。按潮 汐沉积基本单元形成时间为大小湖周期计算,沉积过程1年重现期的高程均方变幅为3- 28cm,10年重现期为10-167cm,50年重现期为21-575cm。分形特征是了解沉积地层序 列、分析沉积界面波动过程极值分布规律的途径之一。
李炎陈锡土夏小明李伯根
关键词:分形河口海岸
浙江象山港海域悬沙浓度分布变化及其水动力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冬、夏两季象山港15个同步连续站和60个准同步大面站实测悬沙浓度数据,结合实测潮流、盐度等海洋水文资料,分析了象山港海域悬沙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域悬沙浓度分布具有较明显冬季大于夏季、大潮期大于小潮期以及湾口向湾顶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受制于冬季高含沙量、低温、低盐的闽浙沿岸流与夏季高温、高盐、低含沙量的台湾暖流的交替作用和半月潮周期潮流动力变化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由于潮流动力作用,大小潮周期中底部沉积物与水体悬浮泥沙之间存在再悬浮与沉降的交换过程。
周鸿权孙昭晨李伯根武小勇巩明杨辉
关键词:象山港悬沙浓度再悬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