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仰琪

作品数:34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瘙痒
  • 6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4篇窄谱
  • 4篇免疫
  • 3篇痒疹
  • 3篇受体
  • 3篇皮肤
  • 3篇皮肤病
  • 3篇皮损
  • 3篇荨麻
  • 3篇荨麻疹
  • 3篇痤疮
  • 3篇慢性
  • 3篇节性
  • 3篇结节
  • 3篇结节性
  • 3篇结节性痒疹

机构

  • 33篇广州市皮肤病...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33篇李仰琪
  • 7篇钟金宝
  • 6篇梁艳华
  • 6篇赵晓岚
  • 6篇叶兴东
  • 5篇张锡宝
  • 4篇梁碧华
  • 4篇龚业青
  • 4篇罗育武
  • 4篇邓景航
  • 4篇朱慧兰
  • 4篇林玲
  • 4篇梁燕梅
  • 3篇李振洁
  • 3篇张三泉
  • 3篇李润祥
  • 3篇钟道清
  • 3篇李春颜
  • 3篇林路洋
  • 3篇沈秀玲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右江医学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寻常性痤疮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寻常性痤疮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2008—06/2008—12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表对418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0.6%的患者初发年龄在16~24岁,使用化妆品、喜吃刺激性食物及甜食、睡眠时间在凌晨后与痤疮严重程度有关。65.3%的患者连续治疗8周,治愈率达60.8%。结论:痤疮仍是青春期常见病,临床上应重视维持治疗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李仰琪梁碧华邓景航
关键词:痤疮
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李仰琪邓景航李春颜
关键词:瘢痕疙瘩局部封闭治疗得宝松疗效观察皮肤损伤纤维组织
慢性瘙痒敏化机制及神经传导通路研究进展
2022年
慢性瘙痒为某些系统疾病或皮肤疾病中易出现的临床症状,该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对慢性瘙痒形成及发作的神经生理机制、敏化机制有了深入了解,发现瘙痒神经通路和致痒物质及其受体与慢性瘙痒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慢性瘙痒发生机制与痒信号传导途径敏化有关。故本文对此展开相关探讨。
李仰琪
关键词:神经通路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5(IL-5)血清水平,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方法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及30例正常人血清IL-5和IFN-γ水平。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L-5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IL-5下降;特异性免疫治疗前IFN-γ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IFN-γ升高。结论Th1/Th2失衡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免疫调节达到其治疗作用。
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赵晓岚梁碧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特异性免疫治疗IL-5IFN-Γ
蛋白酶活化受体-2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是蛋白酶激活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属于典型的G蛋白耦联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组织器官,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皮肤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皮肤瘙痒、皮肤炎症、皮肤肿瘤及色素沉着的发病机制方面均有探讨及报道,研究指出PAR-2激活后可以在痒觉过敏、炎症诱发、色素转运和吞噬作用、皮肤肿瘤的侵袭及防护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近年来PAR-2与相关皮肤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仰琪陆春
关键词:皮肤瘙痒皮肤炎症皮肤肿瘤皮肤色素沉着
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15,IL-21,IgE检测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21,IgE变化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5,IL-21,IgE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结果 AU患者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U患者CD4+/CD8+比值、NK细胞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AU和CU组血清IL-15,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gE相反(P<0.05);AU患者的CD8+T细胞高于CU患者,CD4+/CD8+比值低于CU患者(P<0.01),余未见明显区别。CU患者的CD3+,CD8+T细胞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B细胞与症状评分、病程呈正相关,IgE与IL-21均呈负相关;而AU患者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AU,CU患者存在血清IL-15,IL-21和IgE水平的异常,CU患者还存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荨麻疹发病因素之一,其相互作用还可能引起CU反复发作。
李润祥朱慧兰梁碧华龚业青肖常青李嘉彦李仰琪张锡宝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21淋巴细胞亚群
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患病率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广州市神经梅毒流行情况,比较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的患病率.方法 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初次诊断为隐性梅毒患者(未治疗或经治疗后出现血清固定)抽取脑脊液,进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筛查神经梅毒患者.结果 未经治疗隐性梅毒患者中有21.98%(60/273)为神经梅毒,其中10.99%(30/273)为无症状神经梅毒,10.99%(30/273)为有症状神经梅毒.经抗梅毒治疗血清固定隐性梅毒患者83例中1.20%(1/83)符合神经梅毒诊断,为无症状神经梅毒病例.在未经治疗隐性梅毒组中,无神经梅毒病例年龄与有神经梅毒病例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年龄低于后者.结论 在抗梅毒治疗后产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神经梅毒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小,神经梅毒仍主要发生于未经治疗的潜伏梅毒人群中,提示未经治疗的隐性梅毒是神经梅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林路洋杨日东张锡宝宋卫忠何玉清梁艳华汤少开李季李仰琪毕超钟道清
关键词:梅毒神经梅毒患病率
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6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用当归饮子+维生素E软膏;对照组用开瑞坦+维生素E软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29%,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钟金宝李仰琪梁燕梅
关键词:当归饮子血虚风燥瘙痒症皮肤病
窄谱UVB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2006年
李仰琪刘利平梁燕梅袁春燕
关键词:银屑病患者窄谱UVB疗效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寻常型光疗仪
窄谱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窄谱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52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8例)与对照组(252例),观察组患者于洁面清理面部粉刺后,用窄谱蓝光照射20min,每周1次;对照组患者在洁面、清理面部粉刺后用红光电疗或超声波导入消炎药物,加面膜护理20min,每周1次。连续治疗8w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与6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起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护理方面要求护理人员治疗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配合做好治疗前后的工作,其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王艳芳沈秀玲林壬娇李仰琪叶兴东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皮肤病护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