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风

作品数:211 被引量:40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9篇生物学
  • 19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5篇鸣禽
  • 29篇神经元
  • 21篇成年
  • 20篇发声
  • 19篇斑胸草雀
  • 18篇激素
  • 16篇电生理
  • 14篇鸟类
  • 14篇皮质
  • 14篇中脑
  • 13篇电生理特性
  • 13篇雄激素
  • 13篇投射神经元
  • 13篇前脑
  • 12篇多巴
  • 12篇多巴胺
  • 12篇中国林蛙
  • 12篇林蛙
  • 11篇学习记忆
  • 11篇去势

机构

  • 134篇华南师范大学
  • 75篇东北师范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镇江医学院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207篇李东风
  • 20篇蓝书成
  • 17篇蒋锦昌
  • 14篇孟玮
  • 11篇王学斌
  • 11篇张君利
  • 10篇肖鹏
  • 10篇王松华
  • 9篇霍洪亮
  • 9篇陈伟庭
  • 8篇侯国强
  • 8篇赵静
  • 7篇潘璇
  • 7篇廖从舒
  • 7篇廖素群
  • 6篇李杰
  • 5篇汪大伟
  • 5篇付立波
  • 5篇耿慧
  • 5篇左明雪

传媒

  • 30篇东北师大学报...
  • 21篇华南师范大学...
  • 20篇辽宁师范大学...
  • 12篇生物物理学报
  • 11篇生命科学研究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5篇动物学杂志
  • 5篇Curren...
  • 5篇生理科学进展
  • 5篇生物化学与生...
  • 5篇生理学报
  • 5篇中国生理学会...
  • 4篇生命科学
  • 4篇Zoolog...
  • 4篇国际比较生理...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科技导报
  • 2篇野生动物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1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1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鸟儿鸣叫的秘密
1992年
清晨一觉醒来,推开窗扇,悦耳的鸟鸣声随风飘进,宛如一曲优美的自然交响乐,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自古以来,人们对鸟鸣习以为常,可是鸟类的鸣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控制的?这些问题引起动物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正在逐步揭示这其中的奥秘.如果你仔细观察不同鸟类的鸣叫,你会发现鸟类的叫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词的叫声,以非鸣禽(鸡、鸭、鹅等)为代表;另一类是委婉的歌唱(鸣啭),以鸣禽类(大多数雀类)为代表.那么为什么鸟类的鸣叫有如此不同的情形呢?
李东风
关键词:动物学家雄鸟雌鸟幼鸟人类大脑繁殖期
鸣禽栗鹀前脑鸣啭控制核团与性腺体积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3年
用组织学技术和微机处理方法研究了春秋两季雄性成年鸣禽栗前脑鸣啭相关核团体积与性腺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与鸣啭控制直接相关的核团HVC、RA以及在鸣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X区体积均随睾丸体积变化而发生显著的正相关性变化 。
付立波刘凤莲王学斌李东风
关键词:睾丸体积
去势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X区投射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鸣禽的鸣唱是研究人类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型。斑胸草雀作为非季节性呜禽,其雄乌善鸣于雌鸟。通过声谱分析发现,雄乌在求偶时才会出现鸣唱,而雌鸟只会呜叫。以往的文献曾报道,这种雌雄差异是由于两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不同。鸣禽体内...
王庭琪李东风
关键词:雄激素电生理特性投射神经元去势
文献传递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前脑与中脑对习得性发声的联合控制
<正>鸣禽的鸣唱如同人类的语言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做为研究语言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模式动物,发声神经为同侧支配的斑胸草雀有天然的优势。
曾贤燕李东风
文献传递
多巴胺对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弓状皮质栎核(RA)投射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
<正>多巴胺(DA Dopamine)是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大脑中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它通过多巴胺受体(DAR Dopamine Receptor)作用于改变神经的活动,基因表达以及行为。鸣禽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V...
廖从舒李东风
文献传递
光声成像技术在鸣禽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鸣禽鸣啭学习与记忆机制的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特色分支,近年来该研究迅猛发展.光声成像是一种新型无损脑功能成像技术.该文首次采用光声成像技术对鸣禽斑胸草雀脑进行研究,以期为揭示鸣禽鸣唱机制提供新的手段.
范博强叶飞杨思华李东风
关键词:光声成像鸣禽
鸣禽发声控制核团内的神经递质及其在发声学习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神经递质在鸣禽脑中不仅是神经元间信号传递的中介物质,还有资料表明它们通过在习鸣敏感期影响发声控制核团间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和突触可塑性,从而对鸣啭类型的确定和巩固起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鸣禽发声控制核团内神经递质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就神经递质在发声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雷红玮王宏宇杨红振李东风
关键词:神经递质
刺激家鸽中脑DM核诱发声和家鸽自鸣声的比较
本实验以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为实验动物,记录其正常鸣声以及电刺激其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核诱发叫声,利用 CoolEdit 软件对自发声和诱发声进行整理和筛选,并用 Wa...
耿慧李东风蒋锦昌
新型分离单组分蚯蚓纤溶蛋白(EFE)同功酶的亲和层析技术
<正> 国内外同行对蚯蛇纤溶蛋白酶(Earthworm Fibrilytic Enzyme,EFE)的研究相当重视,发现EFE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作用,在体内降解纤维蛋白原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血...
赵静赫荣乔李东风
文献传递
蟋蟀鸣叫节律与行为的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以蟋蟀(Gryllus testaceus wallker)成虫为实验材料,用MP3采集声音,Cooledit2000和Wavesurfer2种声音软件进行分析,对蟋蟀独处、求偶和争斗时的不同鸣叫声与其相应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蟋蟀的鸣叫节律对其行为会构成一定的影响.在求偶和争斗高峰期,蟋蟀成功交配的次数和正式打斗的次数明显比低峰期时多.
周志华李东风
关键词:蟋蟀求偶行为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