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业楠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淋巴瘤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套细胞
  • 2篇套细胞淋巴瘤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费城染色体
  • 2篇PH染色体
  • 2篇BCR
  • 2篇ABL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李业楠
  • 5篇邱录贵
  • 3篇邹德慧
  • 2篇王建祥
  • 2篇秘营昌
  • 2篇王迎
  • 1篇刘凯奇
  • 1篇吴瞳
  • 1篇王亚非
  • 1篇顾敏
  • 1篇秦铁军
  • 1篇赵耀中
  • 1篇钱林生
  • 1篇李艳
  • 1篇卞寿庚
  • 1篇李增军
  • 1篇顾敏
  • 1篇赵耀忠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第十次全国淋...

年份

  • 5篇2009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BCR—ABL转录本特征及预后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融合基因转录本临床特征的差异,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诊断为Ph^+ALL患者(年龄≥15岁)的资料,比较两个BCR—ABL转录本组间的临床特征,探讨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106例患者中位年龄34岁,中位白细胞数28.5×10^9/L。p190组67例,p210组35例,p210组较p190组中位年龄偏大(40岁、31岁,P=0.002),初诊血小板数高(49.5×10^9/L、31.5×10^9/1L,P=0.012),中、重度脾大的发生率高(48.6%、25.4%,P=0.019)。(2)两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2.2%(59/64)和93.9%(31/33)。(3)p190组中位总生存(OS)和中位无复发生存(RFS)分别为13个月和10个月;p210组中位OS和RFS分别为15个月和10个月。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Ph^+ALL中BCR—ABL以p190表达为主;p210患者较p190具有年龄偏大,初诊血小板数偏高,中、重度脾大发生率高的特点;两组在CR率、RFS和OS上无明显差异。
李业楠邹德慧顾敏秘营昌王建祥邱录贵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预后
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顾敏李艳秘营昌李业楠王迎刘凯奇赵耀忠邱录贵王建祥卞寿庚
关键词:PH染色体融合基因急性白血病
氟达拉滨在侵袭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2007年
侵袭性淋巴瘤在临床上病情进展快,对化疗易发生耐药,预后差,是恶性淋巴瘤治疗上的一个难点,氟达拉滨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表明,其在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和独特的优势。
李业楠邱录贵
关键词:氟达拉滨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疗效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36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4月至2007年1月采用美罗华联合化疗对36例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结...
王迎李业楠邱录贵邹德慧王亚非秦铁军赵耀中钱林生
文献传递
以淋巴增殖性疾病为表现的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与诊断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以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为表现的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过去7年间以LPD为主要表现并可诊断为MCL的1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5例MCL中,依靠病理及CyclinD1诊断6例,依靠典型的免疫表型特征诊断9例;②部分以LPD表现的MCL患者临床表现、瘤细胞形态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难以区别,而免疫表型分析不符合CLL特点;③淋巴结或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是诊断MCL的主要依据,典型的免疫表型对MCL的诊断价值值得探讨。结论:部分MCL患者以广泛侵犯骨髓的LPD发病,对不典型LPD应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而不能按CLL处理,以免贻误治疗。
李增军吴瞳邱录贵李业楠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血清游离轻链测定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意义研究;成人非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治疗策略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第一部分: 背景: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sFLC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测技术,该方法以其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可定量等优点,在免疫球蛋白...
李业楠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游离轻链免疫比浊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遗传学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阳性(Ph^+/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并行染色体检查的100例成人Ph^+/bcr—abl^+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分布和频率特点,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不同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①72例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为单纯Ph染色体阳性或其变异型,44例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常见的异常有+Ph、-7、+21、-20、+8、9p-、del(22)等。②染色体数目分组比较:假二倍体组和高二倍体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而正常核型组总生存(OS)率较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高,无复发生存(RFS)期较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长。③染色体畸变类型分组比较:Ph阳性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Ph阴性组,而OS率较Ph阴性组低,RFS期较Ph阴性组短;单纯Ph阳性组与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在临床特征、OS率和RFS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的OS期和RFS期也明显短于Ph阴性组。④核型分组比较:全部核型正常组(NN)患者较正常与异常核型共存组(AN)年龄轻,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融合基因表达以P190为主,髓系抗原表达率高,RFS率和OS率高;NN组较全部核型异常组(AA)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髓外浸润重,RFS率和OS率高,而AA与AN组之间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双Ph染色体组融合基因P190比例低于非双Ph染色体组,OS期短于非双Ph染色体组。结论成人Ph^+/bcr—abl^+ALL患者染色体改变复杂,假二倍体和高二倍体提示预后不良,双Ph染色体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李业楠邹德慧顾敏赵耀中齐军元秘营昌王建祥邱录贵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细胞遗传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