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荟

作品数:58 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34篇社会学
  • 12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人口
  • 7篇社会
  • 7篇老龄化
  • 6篇民族
  • 6篇红利
  • 5篇老龄社会
  • 5篇老年
  • 4篇政府
  • 4篇政府信任
  • 4篇人口老龄化
  • 4篇流动人口
  • 3篇性别
  • 3篇中国老年人
  • 3篇中国式现代化
  • 3篇人口管理
  • 3篇人口学
  • 3篇人口学研究
  • 3篇自我
  • 3篇老年人
  • 2篇新青年

机构

  • 42篇南开大学
  • 21篇北京大学
  • 2篇国务院发展研...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3篇朱荟
  • 15篇陆杰华
  • 5篇郝亚明
  • 1篇苏杨
  • 1篇吴情操
  • 1篇苏杨

传媒

  • 3篇人口与经济
  • 3篇南开学报(哲...
  • 3篇人口与健康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河北学刊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老龄科学研究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社会
  • 1篇人口学刊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国民族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人口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龄社会新形态:中国老年学学科的定位、重点议题及其展望
2020年
一、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中国老年学学科的定位及其主要特点。中国老年半在传递、转移和借鉴西方老年学的学术成果及学科议题的同时,面对老龄社会新形态下中国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与不可预知的新风险,须承担起为中国老龄社会发展超前砸判和前瞻谋划的职责,紧紧贴合党和国家应对老龄化中长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学科智慧。
朱荟陆杰华
关键词:老龄社会老年学学术成果
构建长期护理独立险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020年
一、引言人口老龄化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议题。我国21世纪初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进入新世纪的最初10年是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期,此后30年到2040年预计将一直为我国的老龄化高峰期,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使得有长期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口持续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近2.5亿,这其中超4000万人口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且占比持续上升,这同时导致长期护理需求持续扩大。毋庸置疑,我国已进入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窗口期。
朱荟李欣
关键词:长期护理窗口期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西方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被引量:12
2020年
当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之时,令人瞠目结舌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仇外主义的言行却不断喷涌而出。在大众恐慌、媒体鼓吹和政客操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仇外主义不仅成为当前全人类团结对抗新冠病毒肺炎的巨大障碍,也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增添了几分变数。鉴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仇外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在本质上的对抗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这些因素的深层负面影响。
朱荟郝亚明
关键词:种族主义民族主义
表演、意义和道德——戈夫曼“自我”概念辨正被引量:4
2018年
"自我"既是贯穿戈夫曼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戈夫曼学术思想演进的关键线索。戈夫曼的"自我"并非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被界定为兼具"表演""意义"和"道德"三重意涵的社会事实。这种概念意涵的发展与演变恰恰展现了戈夫曼思想转变的脉动,以及他试图在微观人类行为与宏观社会结构之间搭建理论联系的学术宏图。
朱荟
关键词:自我表演道德戈夫曼
中国特色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的支撑条件与实践路径被引量:7
2021年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易诱发复合性社会危机,因而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已经成为检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实践来看,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势在必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强调从单一主体包办向多元主体协同的方式转型,旨在构建"政府力量为主导、市场力量为支撑、社会力量为依托"的实践路径,是危机应对下的中国之治与中国方案。此外,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联动体系的有效运转,还有赖于制度、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科技等多维度的支撑条件。
朱荟陆杰华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联动
美国种族居住隔离理论的三种范式被引量:7
2016年
种族居住隔离是美国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及现实意涵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且在一定程度上型塑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族群关系。大量实证与理论研究力图解释这一现象,对其中三种主流解释范式的理论观点进行简要归纳和评述。空间同化理论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理解居住隔离,被称为"阶级理论";住所分层理论主要从种族化的住宅市场来理解居住隔离,被称为"种族理论";居住偏好理论则认为居住隔离是以文化相似性为基础的居住选择的结果,被称为"文化理论"。三种理论范式之间表面上存在竞争性关系,实质上则是各有侧重,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朱荟郝亚明
从老年负担到长寿红利:国家战略定位下的中国方案
2022年
在从“危”到“机”的学理增进中,“长寿红利”的概念应运而生;以生产性老龄化与衰老自然科学为视角的两条概念路径臻至成熟,并在中国情境下发展出从养老压力到银发经济、从年龄偏见到累积优势、从治疗疾病到延缓衰老、从社会包术到生命成就的全景式理论框架。下一步释放长寿红利的中国方案,重点在逻辑关系、价值导向、内容主体和实践启示等方面充分展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国道路的思想智慧与实践创新。
朱荟
关键词:逻辑关系银发经济
流动人口政府信任的实证检验研究——基于全国七城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流动人口政府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议题。本文根据全国七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的调查数据,利用SLM模型对流动人口的中央政府信任、城市政府信任和老家政府信任进行比较分析,并从规制认知论、绩效判断论和责任回应论三种理论视角,探讨影响流动人口政府信任的因素及其在各级政府上的异同。数据分析的主要结果是:流动人口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最高,对城市政府的信任次之,对老家政府的信任程度最低;在具体的影响因素上,三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分析发现流动人口政府信任不仅受法律认知、民生评价和实际获助这三个外在环境影响,亦受其新生代年龄、党员身份等个人背景的内在力量作用。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基于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对各级政府信任的各种因素,培育与促进流动人口对各级政府的信任感。
朱荟
关键词:流动人口政府信任
冷漠与支持:情境空间视角下的群体性利他行为被引量:1
2011年
考察三个广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个案,从情境空间的视角对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究。发现情景空间的制度化程度是解释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特定的情境空间中,施暴者的负面标定、受害者的"嵌空间"身份、制度化角色的干预以及旁观者的人口特征等因素都是抑制或催发群体性利他行为的影响变量。
朱荟吴情操
关键词:制度化
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分析——政治现实还是社会剥夺?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尝试以政治现实模型和社会剥夺模型这两种国外主流理论为框架,分析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对政府信任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居住绩效的政治现实模型对流动人口政府信任具有显著而稳定的解释效力,而建立在参照群体间居住比较基础上的社会剥夺模型则对流动人口政府信任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由此,流动人口居住状况影响政府信任的核心机制在于对政府执政绩效的评价。
朱荟苏杨
关键词:居住状况政府信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