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玮

作品数:95 被引量:816H指数:1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19篇经济管理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社会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消费者
  • 15篇消费者行为
  • 10篇城市
  • 9篇行车
  • 9篇自行车
  • 7篇商业街
  • 7篇离散选择模型
  • 6篇偏好
  • 6篇公共自行车
  • 5篇户外
  • 5篇户外活动
  • 5篇建成环境
  • 5篇儿童
  • 5篇城市规划
  • 4篇实证
  • 4篇教学
  • 3篇行为偏好
  • 3篇预警
  • 3篇手机
  • 3篇通勤

机构

  • 88篇同济大学
  • 6篇名古屋大学
  • 4篇中国城市规划...
  • 4篇江苏省城市规...
  • 3篇福冈大学
  • 3篇上海同济城市...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上海中学
  • 1篇埃因霍芬理工...
  • 1篇杭州市城市规...
  • 1篇上海永久自行...
  • 1篇智慧足迹数据...

作者

  • 88篇朱玮
  • 48篇王德
  • 11篇王灿
  • 6篇宋姗
  • 5篇刘珺
  • 3篇齐藤参郎
  • 3篇赵倩
  • 2篇卢银桃
  • 2篇叶晖
  • 2篇侯丽
  • 2篇孙澄宇
  • 2篇谭峥
  • 2篇王昊阳
  • 1篇潘斌
  • 1篇陆希刚
  • 1篇范凌云
  • 1篇黄万枢
  • 1篇陆嘉
  • 1篇吴德刚
  • 1篇张照

传媒

  • 13篇城市规划
  • 7篇上海城市规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3篇2015中国...
  • 2篇规划师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城市规划汇刊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 2篇2013年国...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工业工程与管...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构建及在上海市公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越来越重视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且愈加关注自行车的出行品质。文章在传统的时空可达性概念基础上,提出融合自行车出行质量的骑行可达性指标,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园为实证案例,从可达性的供需视角(即公园角度和交叉口视角出发)分析公园的15分钟和30分钟骑行质量可达性,并与传统可达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上海中心城区公园周边地区的骑行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无论在供给视角还是需求视角,公园的骑行质量可达性均与传统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
朱玮简单张乔扬
关键词:自行车可达性
基于城乡互动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同时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城乡建设正在全面推进过程中。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城乡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县域作为我国基层行政单元,对城乡关系的统筹具有重要作用...
朱玮
关键词:城乡互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文献传递
上海市典型就业区的通勤特征分析与模式总结——张江、金桥和陆家嘴的案例比较被引量:35
2017年
通勤问题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点。由于普查数据缺少工作地信息,长期以来通勤研究依赖问卷调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思路和方法。利用2014年上海市某两周的手机信令数据,以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例,对其就业与居住、通勤时空间特征及地铁通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的职住比最低,内部通勤比例最高,居住与就业靠近,是自我平衡类型;金桥园区内部缺乏居住,是单一生产类型;虽然陆家嘴是就业居住高密度聚集区,但就业者的居住地分布在中心城区,是城市互动类型。最后,分析了区位、轨道交通、规模、产业及园区内外用地六个因素对不同模式就业区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规划建议。
田金玲王德谢栋灿朱玮
叙述性偏好法实验的有效样本量模型框架被引量:4
2019年
叙述性偏好法(SP)是一种通过实验设计研究人们偏好的方法,通常结合离散选择模型估计参数.针对SP实验设计缺乏足以得到准确参数估计的有效样本量的问题,提出一个易于操作、更加全面的SP实验有效样本量估计方法框架,实现通过一个线性模型来估计实验所需的有效样本量.应用该框架开展实证研究,发现要素的数量、要素水平的数量、参数的尺度、样本量以及实验设计策略都对参数的准确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得到3种设计策略下的有效样本量估计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SP实验设计的实践原则.
朱玮杨嘉智
关键词:离散选择模型
基于路径选择行为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和改善被引量:21
2014年
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是促进自行车出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骑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得到人们对环境要素的偏好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评价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应用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各要素对路径评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骑行者最关注的环境要素为自行车道类型、机动车车流量、机非隔离设施、机动车路边停车和街道景观。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对出行环境偏好差异显著。基于模型结果,在上海市杨浦区某地区进行规划应用,评价路段出行环境,并以出行环境效用提升最大化目标,提出出行环境改善建议。
潘晖婧朱玮王德
关键词:离散选择模型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借鉴已有经验,以上海杨浦区为例探索叙述性偏好法在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与离散选择模型的拟合,得到各要素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好;权重值比较发现,便利性和安全性要素相比舒适性要素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更大;舒适性要素中的环境负荷要素和安全性类要素条件降低时,维持居住环境质量不变需要的其他要素补偿更大。对不同人群的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低学历、女性、老年人、低收入等人群对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如医院距离、噪音水平等)更加敏感,在基本要素水平降低时维持原居住环境水平需要的补偿更高。
赵倩王德朱玮
关键词:居住环境质量
大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的时空特征研究--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1
2018年
儿童身体健康与户外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儿童肥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需要面向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城市规划和空间设计。研究选取上海市6~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把握儿童健康和户外活动现状,量化分析其时空特征。发现儿童肥胖发生率高、户外活动强度不足;活动时间集中在周末白天,活动场地集中在小区绿地、锻炼场地和离家较近的公园。城市空间环境要素与儿童健康和户外活动显著关联,在上海市域层面,发现部分地区是儿童健康和户外活动明显的高值区或低值区,内环以内的儿童剧烈活动频率和时耗显著高于其他圈层;街区层面的路边停车、环境协调与文明、邻里关系和儿童活动设施质量等空间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显著相关,尤其是活动频率;微观活动场地层面,儿童在街头空地和道路两侧人行道更多进行高时耗、高频率的剧烈活动。
翟宝昕朱玮
关键词:儿童健康户外活动
基于多代理人的零售业空间结构模拟被引量:16
2011年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对现实中多种因素复杂作用下的中心地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指导规划实践一直难以开展。传统模拟研究方法采用数学线性规划的思路,通过优化目标函数来实现对中心地体系的还原与考察,但复杂程度有限,难以用于实证研究和实践。多代理人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介绍笔者开发的一个零售业空间结构模拟系统。该系统以多代理人技术为基础,通过模拟商业中心和消费者两类代理人的行为,得出商业中心结构分布。商业中心被分为3个等级,可以根据经营收入调整空间位置和自身服务等级;消费者以一定的频率产生不同等级的购物需求,并以距离为指标选择商业中心作为出行目的地。模拟过程从产生一定数量的一级商业中心开始,经过循环模拟消费者选择行为和商业中心的位置等级调整,最终达到商业中心等级和空间分布的平衡状态。作为对这个模拟系统的检验,分别对5种典型的消费者空间分布场景进行模拟,包括:均匀分布、单中心、卫星城、分散组团、带形组团。结果表明这个系统的模拟性能稳定,生成的商业中心结构合理。
朱玮王德
关键词:商业中心消费者行为中心地理论
基于日常服务设施步行者使用特征的社区可步行性评价研究
步行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出行方式,其在机动化时代的地位逐渐回归并且在社区尺度意义凸显。本文以步行目的地对步行出行可能性的影响为研究问题,在把握市民以步行方式使用日常服务设施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步行出行需求满足度的社...
Lu Yintao卢银桃Wang De王德Zhu Wei朱玮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
共享单车推荐驻车点与用户引导策略规划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为缓解共享单车的无序驻车问题,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规划推荐驻车点,并制定引导策略的方法。在调查用户基本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取影响驻车行为的主要因素。运用叙述性偏好法设计问卷并收集用户选择推荐驻车点的行为数据,构建驻车环境和奖励要素影响驻车点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各要素的影响。构建运筹模型,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周边地区为例,提出并检验推荐驻车点规划和相应的奖励引导策略。结果显示,部分推荐驻车点并不可行且总体引导成本高。
朱玮汪方心怡杨楷雯尹海鑫
关键词:用户偏好离散选择模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