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康顺

作品数:165 被引量:1,20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7篇静脉
  • 33篇栓塞
  • 32篇动脉
  • 31篇术后
  • 31篇介入
  • 27篇肝移植
  • 26篇细胞
  • 26篇门静脉
  • 24篇血管
  • 24篇肝动脉
  • 23篇移植术
  • 23篇肝移植术
  • 21篇移植术后
  • 21篇肝移植术后
  • 21篇成像
  • 19篇介入治疗
  • 17篇肿瘤
  • 16篇造影
  • 12篇影像
  • 12篇细胞癌

机构

  • 15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中山大学
  • 5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广州市妇婴医...
  • 2篇鄂州市中心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云南省玉溪市...
  • 1篇益阳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62篇朱康顺
  • 135篇单鸿
  • 92篇姜在波
  • 78篇黄明声
  • 76篇李征然
  • 70篇关守海
  • 50篇孟晓春
  • 39篇钱结胜
  • 36篇庞鹏飞
  • 25篇王劲
  • 22篇陈俊伟
  • 22篇周斌
  • 18篇何可可
  • 15篇黄文薮
  • 14篇李丹
  • 13篇许长谋
  • 12篇沈新颖
  • 12篇康庄
  • 11篇陈规划
  • 11篇刘凌云

传媒

  • 26篇中华放射学杂...
  • 2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8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当代医学
  • 6篇2004全国...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第八届中国介...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24篇2010
  • 23篇2009
  • 17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20篇2004
  • 4篇2003
  • 8篇2002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我院于肾脏手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肉眼血尿患者共14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其中继发于经皮肾镜取石术11例,继发于肾穿刺活检术、肾贯穿伤缝合修补术、输尿管镜检查并双J管置放术各1例。血尿出现距手术操作时间为3~346d(中位时间8d)。肾动脉造影检查后均行经导管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弹簧圈、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乙醇。术后随访10~49个月。结果病变位于肾脏上极4例,下极10例。肾动脉造影表现为肾假性动脉瘤1例,肾动静脉瘘6例,肾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7例。栓塞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达到完全性栓塞,术后2~12d肉眼血尿消失。随访期间,1例右肾下极动静脉瘘栓塞后13个月因术侧肾区钝性外伤再次出现血尿,经造影证实原动静脉瘘未见复发,但右肾下极发现由另一叶间动脉供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再次使用弹簧圈栓塞,随访14个月未见血尿复发。其余13例随访10~49个月未见血尿复发。本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是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主要类型,应用弹簧圈行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文薮朱康顺张建生孟晓春周祥福高新姜在波黄明声钱结胜单鸿
关键词:肾动脉动静脉瘘血管造影术栓塞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介入处理
目的探讨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进行的420例原位肝移植病例中,13例患者术前因血清转氨酶和/或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行肝动脉造影证实为肝动脉狭窄,其中1...
单鸿朱康顺许长谋黄明声陆敏强姜在波杨扬李征然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肝动脉狭窄
文献传递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介入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移植术后(劈离式肝移植2例,活体肝移植3例)发生HVO,实施支架植入(4例)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介入技术要点。结果介入治疗3例采取经皮肝穿刺肝静脉入路,2例采取右颈内静脉入路。肝静脉造影显示HVO发生在肝左或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口3例,在肝总静脉与肝右静脉吻合口2例。5例介入治疗均成功,介入术后肝静脉与右心房间压力梯度从(15.4±5.6)mmHg下降到(1.9±1.2)mmHg。术后随访9~482d,无一例发生再狭窄。术后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术前明显升高的血清转氨酶和(或)胆红素术后均恢复正常。术前伴有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的2例术后腹水均缓解,消化道出血停止。结论HVO是肝移植术后少见并发症,危害严重,介入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康顺关守海何可可钱结胜易述红庞鹏飞李征然姜在波陆敏强单鸿
经桡动脉置入冠脉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经左侧桡动脉置入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我科收治的6例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患者。狭窄发病于肝移植术后6~110d,平均47d。2例患者因右侧股动脉入路置入支架失败改用左侧桡动脉入路,4例患者参考术前CTA直接经左侧桡动脉入路置入支架。合并肝动脉血栓的1例患者置入支架前使用尿激酶50万u溶栓治疗。合并肝内胆道扩张的2例患者同时行胆道穿刺引流术。结果6例患者支架置入均成功,1例合并肝动脉血栓患者溶栓成功,2例合并肝内胆道扩张患者胆道穿刺引流成功。术后随访36~148d,中位时间76d。随访期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支架狭窄,6例置入支架均通畅,各项肝功能指标好转。结论经桡动脉置入冠脉支架能够有效治疗肝移植术后迂曲型肝动脉狭窄。
庞鹏飞姜在波钱结胜朱康顺关守海李征然何可可单鸿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支架
远红荧光蛋白报告基因mKate2对肝癌细胞的标记及荧光成像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制备远红荧光蛋白报告基因mKate2慢病毒,用于标记人肝癌细胞株HepG2,并进行体外的细胞荧光成像,为肿瘤的活体荧光成像示踪提供基础.方法 以pmKate2-N质粒为模板,将mKate2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V5-DEST;pLenti6.3-mKate2表达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并测定慢病毒的活性滴度;mKate2慢病毒以病毒感染复数(MOI)=6感染HepG2 96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分析法(FACS)检测感染效率;收集2×106个mKate2-HepG2细胞,通过光学成像系统进行荧光成像,确定最佳成像参数.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mKate2基因序列正确,无突变或缺失;mKate2慢病毒的活性滴度为1.6×106TU/ml;mKate2慢病毒感染HepG2 96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FACS检测显示mKate2的阳性率为93.8%±0.4%;激发光(530±15)nm和发射光(710±28)am为对mKate2-HepG2细胞进行荧光成像的最佳参数.结论 慢病毒能够介导远红荧光蛋白报告基因mKate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高效标记,并且mKate2标记的HepG2能够进行体外细胞荧光成像,可以用于下一步的活体肿瘤示踪研究.
李丹沈敏张波李征然庞鹏飞朱康顺王劲黄明声孟晓春单鸿
关键词:肝肿瘤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的CT诊断及出血风险预测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以内镜为标准,前瞻性评价320排CT诊断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EV)的能力,并预测EV发生破裂出血风险。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3至11月69例经临床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上腹部320排CT动态增强扫描,在CT检查1周内,均进行内镜检查。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观察者1、2)独立CT阅片,对EV进行诊断并分级为大EV(≥5mm)和小EV(〈5mm)。应用kappa(K)检验比较2位观察者间以及观察者与内镜间诊断EV分级的一致性;并以内镜为标准,计算2位观察者诊断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相关性分析评价CT测量的EV直径与内镜所见“红色征”的相关性。结果69例患者,内镜诊断EV56例,其中大EV41例、小EV15例。两位观察者诊断EV的一致性较好,K值为0.94。2位观察者与内镜诊断EV分级的一致性也较好,K值均为0.77。观察者1诊断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87%、93%和75%;观察者2诊断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7%、87%、95%和71%。但CT诊断大EV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2位观察者均分别达到95%、100%、97%、100%和93%。2位观察者CT诊断的大EV与内镜“红色征”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1(P〈0.01)和0.718(P〈0.01)。结论320排CT可明确诊断EV的严重程度,预测EV发生破裂出血风险。
沈敏朱康顺孟晓春张健生刘凌云单鸿
关键词: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X线计算机
肝移植术后肾曲霉菌性脓肿的CT及MRI影像表现二例
2009年
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约占14.30%-20.83%。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为继念珠菌感染之后的第2常见真菌病原体,关于肾脏曲霉菌性脓肿的影像学表现,至今鲜见文献报道。
江婷王劲杨扬孟晓春朱康顺沈敏康庄单鸿
关键词:MRI影像表现霉菌性脓肿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化疗栓塞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介入化疗栓塞在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例原发性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且失去外科治疗机会的患者接受1次或多次TACE治疗(平均每例2.28次)。通过治疗后的影像学资料判定治疗反应,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12例中7例(58.3%)肿瘤体积缩小≥30%。然而,在随访期间有11例(91.3%)出现了肝内或肝外新发病灶。移植后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7.1%、47.6%和17.9%;复发后6、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6.7%,50%和31.3%。结论对于原发性HCC肝移植后肿瘤复发且失去外科切除机会的患者,介入化疗栓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肿瘤生长。
周斌李征然钱结胜朱康顺姜在波关守海黄明声庞鹏飞单鸿
关键词:化疗栓塞肝细胞癌复发肝移植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结合局部小剂量持续灌注溶栓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的效果以及术后小剂量溶栓对膝下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28例,共37条肢体(左下肢16条、右下肢21条),74支膝下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胫前动脉30支、胫后动脉22支、腓动脉22支,合并有髂股动脉病变肢体30条。根据术前CTA结果分别采用同侧顺行、经对侧股动脉入路、经肱动脉途径行PTA或支架治疗,测量介入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介入治疗术后从留置导管鞘内持续经微量泵注人尿激酶(20—30)万U/24h,共48h进行溶栓,记录溶栓前后从胫骨平台到足踝处的图像帧数。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测量ABI并行彩超或CTA检查,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32条肢体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得以开通,开通率为86.4%。37条肢体ABI术前为0.70±0.31,术后首日增加至0.9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4,P〈0.05)。成功开通的32条肢体在小剂量溶栓后造影,从胫骨平台到足踝处的图像帧数由介入术后即刻的(6.3±1.6)帧降低到(4.7±1.4)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6,P〈0.05)。6条有静息痛的肢体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14条有溃疡和(或)坏疽的肢体,1例介入开通血管后从踝关节平面截肢、3例截趾,3例足趾坏疽的患者随访期间足趾自行离断而愈合,其余患者创面在1~3个月内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有3例患者3条肢体复发并再次行PTA治疗。结论介入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介入术后小剂量溶栓治疗安全,有助于改善膝下动脉血流。
钱结胜王皓帆徐长谋何可可姜在波朱康顺单鸿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气囊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顽固性腹水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 1例患者TIPS术后随访 5 0~ 132 3d(中位时间 337d) ,观察腹水 (腹围 )、临床血清学指标、支架通畅性、随访时间、生存率等。结果 在 1年的各个随访间期内 ,患者的腹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术后 3~ 6个月的完全有效率为 81% ,9~ 12个月的完全有效率为 9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ChildC级与术后 3个月腹水疗效相关 (P <0 .0 5 ) ;TIPS术后血清钠 (Na+ )、肌酐 (Cr)与术前基线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患者 3、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4 %、2 0 % ,1年生存率为 72 %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血清白蛋白、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术后预后相关 ;多因素COX回归仅显示肝性脑病、Child分级与预后相关。结论 TIPS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术前自身的肝功能情况决定腹水的疗效 ,而TIPS对于肝功能相对较好伴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仍有效。
朱文科单鸿朱康顺姜在波李征然黄明声关守海沈新颖
关键词: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顽固性腹水TIPS手术治疗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