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忠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机能亢进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2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机能亢进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类药物恩替卡韦0.5mg/d或阿德福韦酯10mg/d,对照组不作抗病毒治疗。两组其他抗甲亢、护肝支持治疗相同。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和HBV—DN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HBV—DNA平均下降104copies/ml,对照组治疗4周后HBV—DNA无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5例白细胞减少,对照组6例白细胞减少,均经对症处理好转;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BUN和肌酸激酶升高,随访8周未见进行性加重;治疗组19例病例随访2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抗甲亢的基础上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两者有协同作用,抗病毒治疗是安全的。
- 曾广忠梁美合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
- 基线ALT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线ALT水平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基线ALT水平分为A组(47例)及B组(25例),A组基线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5ULN,B组基线ALT≥5ULN,均采用ADV治疗,每12周复查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及ALT,选取治疗12、24、48周的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周A组HBV DNA下降幅度(lg值)为2.7±1.3,DNA阴转率(<100拷贝/mL)12.8%,HBeAg阴转率17.0%,HBeAg血清转换率10.6%,ALT复常率42.6%,B组分别为lg(3.1±1.1)、16.0%、4.0%、16.0%、68.0%,ALT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组HBV DNA下降lg(3.3±1.1),HBV DNA阴转率30.4%、HBeAg阴转率32.6%,HBeAg血清转换率8.7%、ALT复常率76.1%,B组分别为lg(3.7±1.7)、32.0%、12.0%、16.0%、7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HBV DNA降幅为lg(3.9±1.2),HBV DNA阴转率54.3%,HBeAg阴转率41.3%,HBeAg血清转换率2.2%,ALT复常率80.4%,B组则分别为lg(3.7±1.2)、48.0%、32.0%、12.0%、84.0%,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ALT≥2ULN时,ADV疗效并不因基线ALT的进一步升高而提升。基线ALT水平对ADV抗病毒疗效预测的作用有限。
- 阮炳威陈荣策曾广忠刘雁平
- 关键词:ALT阿德福韦酯疗效
- 基线病毒载量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不同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44例和高病毒载量组(B组)28例。A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B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均应用ADV治疗,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HBV DNA水平分别为3.5±1.1lg拷贝/毫升、3.0±1.1lg拷贝/毫升和2.6±1.2lg拷贝/毫升,B组分别为3.8±1.3lg拷贝/毫升、3.6±1.3lg拷贝/毫升和3.1±1.4lg拷贝/毫升,其中仅在24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A组HBV DNA阴转率为18.2%、HBeAg阴转率为15.2%,HBeAg血清转换率为9.1%、ALT复常率为54.5%,B组分别为3.6%、10.7%、10.7%、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34.9%、HBeAg阴转率为27.9%,HBeAg血清转换率为11.6%、ALT复常率为86.0%,B组分别为14.3%、14.3%、10.7%、57.1%,仅ALT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52.3%、HBeAg阴转率为4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6.8%、ALT复常率为90.9%,B组则分别为25.9%、11.1%、7.4%、70.4%,除HBeAg血清转换率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发生病毒学突破1例,B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病毒载量是影响ADV治疗CHB疗效的重要因素,并可作为疗效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 阮炳威陆小蒟曾广忠刘雁平陈荣策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疗效
- 乌司他丁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3例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 46例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UTI 10万U/d静脉滴注,每天3次,疗程10 d,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抗感染、护肝治疗相同。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住院第1、3、7、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α)和治疗10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肌酐(Cr)、尿素氮(BUN)等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第1、3天及第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第7天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肝肾功能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死亡2例,对照组1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5例发生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能减轻肝、肾炎症损伤,降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
- 曾广忠梁美合
-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乌司他丁
- 泮托拉唑预防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肝)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d;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150rn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d。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3、5、7d晨以pH试纸测定空腹胃液pH值,观察两组患者胃液的pH值及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胃液的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消化道出血率1.96%(1/51)低于对照组17.65%(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泮托拉唑能提高慢性乙肝重度患者胃内的pH值,预防或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 曾广忠梁美合区转焕黄丽云朱梅燕
- 关键词:肝炎乙型
- 结核病合并病毒性肝炎45例临床分析
- 2002年
- 目的 :总结结核病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 6 8例结核病合并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异常及肝功能异常加重 4 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及心包炎抗结核并用激素治疗病例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肝功能异常加重 ,发生率 (9/ 9)高于不用激素治疗病例 (36 / 5 9) ,据肝功能情况选择肝毒性较小的结核化疗方案结合护肝治疗 ,同时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合并丙型肝炎病例肝功能恢复正常 ,结核病灶吸收好转 ;用拉米夫定10 0mg/d治疗结核性疾病合并乙型肝炎病例可减轻肝功能异常 ,与未作抗病毒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结核性疾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抗痨治疗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 ,尤其是并用激素治疗时。可选择肝毒性相对较小结核化疗方案结合护肝支持治疗 ,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VDNA水平较高的结核性疾病合并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有明显疗效。
- 曾广忠
- 关键词: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免疫抑制肝功能
- 基线ALT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线ALT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基线ALT,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55例HBe Ag阴性CHB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4例,2倍正常上限(2 ULN)≤基线ALT〈5 ULN;B组21例,ALT≥5 ULN,均采用ADV治疗,每3个月复查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选取治疗3、6、12、24个月的检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6、12、24个月A组HBV DNA下降幅度(lg值)分别为3.3±1.3、3.7±1.1、4.0±1.1、4.1±1.0,B组下降幅度则分别为3.5±1.5、3.9±1.4、4.1±1.4、4.2±1.3,两组各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完全病毒学应答率(〈100拷贝/ml):A组为41.2%、55.9%、85.3%、93.6%,B组分别为47.6%、57.1%、76.2%、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应答率:A组为55.9%、76.5%、94.1%、100.0%,B组为57.1%、76.2%、95.2%、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HBs 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未出现耐药。结论基线ALT≥2 ULN时,ADV疗效不因基线ALT的升高而进一步提升,基线ALT水平对ADV疗效的影响有限。
- 阮炳威曾广忠尹伟国陈欣智陈丽秋刘雁平陆雪梅黄仲甜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
- 新生儿破伤风呼吸衰竭的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47例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护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积极抢救和采取周密的护理措施,47例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破伤风病便于工作,抢救成功40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85%,较文献报道的30%左右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呼吸衰竭是重型新生儿破伤风最主要死亡原因,严格细致护理措施,减少呼吸衰竭诱因,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梁美合李瑞庆曾广忠
- 关键词:呼吸衰竭护理
- 钩端螺旋体病2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1年
- 曾广忠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 普萘洛尔治疗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B型尿钠肽前体水平监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前体(pro-BNP)水平。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萘洛尔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不用普萘洛尔治疗,输血、抑酸等治疗相同。测定两组患者出血前和出血后以及治疗后24h、1周、2周、4周、8周B型尿钠肽前体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在消化道出血前明显高于消化道出血后(P〈0.01);普萘洛尔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降低(P〈0.05),2个月内再次出血发生率减低(P〈0.05),对照组血浆pro-BNP水平升高,2个月内出血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可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延长再出血时间和减低再次出血发生率,pro-BNP水平与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关,血浆pro-BNP水平可视为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独立预测因素。
- 曾广忠梁美合
- 关键词:普萘洛尔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