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小五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伦理
  • 3篇环境伦理
  • 2篇道德
  • 2篇哲学
  • 2篇整体主义
  • 2篇中国哲学
  • 2篇社会
  • 2篇天人合一
  • 2篇主义
  • 2篇伦理革命
  • 2篇伦理学
  • 2篇孔子
  • 2篇价值论
  • 2篇个体主义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代人
  • 1篇道德行为
  • 1篇道德哲学
  • 1篇德行

机构

  • 11篇湖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曾小五
  • 1篇唐亚阳
  • 1篇朱尧耿
  • 1篇曾建平
  • 1篇陈晓兵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人口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求实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与环境——如何重新解读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被引量:4
2006年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合一"的解读,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我们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所以,要尝试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环境伦理学,就必须给它以新的解读。文章通过对"天人是一"、"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命题的剖析,重新解读了中国哲学的这一核心理念,并论证了环境的价值、人对环境的道德责任和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从而初步确立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纲要。
曾小五
关键词:伦理革命中国哲学天人合一
媒介行为伦理的新探索——《大众传媒伦理研究》评介
2009年
曾小五
关键词:大众传媒伦理研究媒介行为伦理内涵现代人
环境物的“内在价值”——第三种思路被引量:3
2007年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整体主义价值论。但这两种价值论思路,都没能完好地论证环境物的内在价值。环境物“内在价值”论证的第三种思路认为,当把“生态系”这一相对独立的“整体”看作作为主体的“大我”时,一种价值(判断)体系可以根据其目的性要求而建立起来。在这种价值体系中,人和环境一样,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
曾小五
关键词:环境伦理个体主义整体主义
道德的目的与道德行为的目的辨析被引量:4
2004年
道德的目的与道德行为的目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的目的 ,就是道德从根本上而言的价值目标指向 ,亦即人内在客观道德需要的总体实现。道德行为的目的 ,就是人们在践行道德行为时的主观目的。
曾小五曾建平
关键词:道德道德行为
老年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被引量:18
2008年
曾小五朱尧耿
关键词:老年人口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社会生活伦理观念老龄社会政治经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因素被引量:1
2008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两个层面的价值因素:基础性价值因素和道德性价值因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包含的是基础性价值因素,其不同在于,前者包含的是理想性目标价值,而后者包含的是现实性目标价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蕴含的是道德性价值因素,其不同在于,前者属于一般性的道德价值,而后者属于个体性的道德价值。这两个层面(包括四种类型)的价值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唐亚阳曾小五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与环境——如何重新解读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被引量:13
2007年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并没有把自然物纳入道德关怀。因此,必须对“天人是一”、“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命题进行重新诠释,以阐明“人”和“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和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存在,整个世界就是“我(大我)”本身,只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才有所谓人(小我)与环境的区分和对立。所以,追求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正是作为能动者的人的行为的应当。
曾小五
关键词:伦理革命中国哲学天人合一
无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建构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尝试被引量:19
2006年
无中心主义是有别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环境伦理理念。该观念认为,人类应当担负起对人本身和自然环境的责任,这两种责任共同服从于对世界整体即“大我”的目的性要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无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大我”的目的为人本身即“小我”的目的,以“大我”的善恶为人自己的善恶,善待自然环境就像善待人类自己。
曾小五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
价值论的第三种思路——兼论环境伦理学如何可能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之上的整体主义价值论。但是,在这两种不同路向的价值论基础上,都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我们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文章提出的价值论的第三种思路认为,当把作为"大我"的"世界整体"作为"统一体"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其目的性要求建立一种新的价值(判断)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中,人和环境一样,都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环境伦理学的建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曾小五陈晓兵
关键词:价值论环境伦理个体主义整体主义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被引量:1
2008年
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由于这两种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哲学立场(自然主义和个体主义)之上,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一种逻辑上的推演关系。这就使孔子的伦理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双重性的特征。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得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在运用于社会道德生活时会遇到一种内在冲突。孔子是通过造成社会生活中道德评价和评价之后的行为的某种断裂而使这种冲突得以调和的。这种调和对于孔子的伦理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它固有的局限性。
曾小五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双重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