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义

作品数:109 被引量:21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胶质
  • 33篇胶质瘤
  • 21篇基因
  • 18篇细胞
  • 17篇整合素
  • 15篇脑膜
  • 14篇维甲酸
  • 14篇脑膜瘤
  • 13篇颅脑
  • 12篇KI-67
  • 11篇动脉
  • 11篇生物学
  • 11篇手术
  • 11篇胶质瘤细胞
  • 10篇生物学意义
  • 10篇微阵列
  • 10篇SHG-44
  • 9篇颅脑损伤
  • 9篇CDNA微阵...
  • 8篇动脉瘤

机构

  • 82篇德阳市人民医...
  • 5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6篇四川省人民医...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09篇曾义
  • 59篇徐宏
  • 41篇游潮
  • 39篇韩杨云
  • 31篇周增俊
  • 20篇孙中书
  • 18篇彭涛
  • 17篇李新军
  • 16篇刘之一
  • 15篇杨忠
  • 13篇龙晓东
  • 9篇郑明霞
  • 8篇韩扬云
  • 7篇黄光富
  • 7篇李志立
  • 6篇李红丽
  • 5篇王振宇
  • 5篇李晓燕
  • 5篇杨洋
  • 4篇何宗泽

传媒

  • 14篇西部医学
  • 7篇四川医学
  • 6篇华西医学
  • 6篇西藏医药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临床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四川省卫生管...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西南军医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1篇2009
  • 16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0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生长调节相关重叠基因的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分析不同级别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系生长调节相关的重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恶性转化的基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两种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CHG-5(WHOⅡ级)和SHG-44(WHOⅣ级)以及1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诱导3d的SHG-44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鉴定与胶质瘤生长调节相关的重叠基因,并消除细胞系间的个体差异。随机选择数个重叠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实验鉴定出31个重叠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0个、下调11个;5个重叠基因:MDM2、DCTN2、FADD、PDCD5和SOD2与胶质瘤的生长调节相关。部分重叠基因的可靠性为Northern杂交实验所验证。结论初步揭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存在生长调节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这些重叠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曾义杨忠韩杨云游潮
关键词:CHG-5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经皮经肝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的术中护理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6年,反复晕厥5年,再发5d”于2012年6月17日入院。患者6年前因体检时发现先天性急性心脏病,在院外诊断: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s畸形、卵圆孔未闭,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房化右室折叠术,术后恢复好;5年前(术后1年)突发晕厥,急诊电转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
郑明霞秦蓉杨洋辜桃李晓燕曾义冯明华
关键词:心律转复除颤器
两种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2019年
目的:探讨两种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88例参与研究,分组后,对照组接受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术(CPVI),观察组接受环肺静脉隔离与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术(CPVI+LARA)。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左心房前后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PVI和LARA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作为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手段,但是二者联合的成功率更佳。
曾义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导管临床疗效
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面神经保留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及保留面神经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6年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23例听神经瘤病人。结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随访6月 ̄4年,全切18例中复发1例,面神经功能恢复12例。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能全切听神经瘤,解剖保留面神经,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刘伦波徐宏韩杨云周增俊曾义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面神经
胶质瘤中整合素β_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2004年
背景与目的: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跨膜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表达的改变对肿瘤细胞增殖、浸润等可产生的影响。本文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β_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组织中整合素β+1及 Ki-67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β_1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11%及73.08%,有显著性差异(P<0.05);整合素β_1的表达与 Ki-67标记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整合素β_1参与胶质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_1表达的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胶质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曾义游潮
关键词:胶质瘤整合素Β1生物学意义免疫组化方法KI-67标记指数恶性程度
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侵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侵袭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侵袭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Trizol试剂盒提取总RNA,用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以荧光染料Cy3和Cy5分别标记胶质瘤细胞系SHG-44(WHOIV级)和CHG-5(WHOII级)的cDNA产物,然后进行芯片杂交,检测CHG-5和SHG-44细胞的基因表达谱,鉴定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实验,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SHG-44相比,CHG-5细胞有102个基因表达上调、90个基因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按功能分为:凋亡类、细胞迁移和转移类、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类、细胞骨架类、分化类、细胞代谢类、癌基因、氧化磷酸化类、受体与信号传导类、核蛋白体类、泛素-蛋白酶系统类、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类及其他等。其中与侵袭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3个(上调基因有6个、下调基因7个),芯片结果进一步得到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的支持。结论初步揭示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细胞系之间存在侵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提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与胶质瘤的进展有关。
曾义杨忠韩杨云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CDNA微阵列
脑膜瘤整合素β_1的表达与侵袭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在脑膜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β1及Ki 67的表达。结果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脑膜瘤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 .0 0 %和3 6.3 6% ,有明显差异(P <0 .0 1)。正常硬脑膜及蛛网膜中,整合素β1基本无表达或仅有零星浅黄色着色,Ki 67呈阴性表达。结论 整合素β1参与脑膜瘤的侵袭生长过程,随着整合素β1表达的增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加、侵袭性增强。
曾义游潮徐宏韩杨云
关键词:整合素脑膜瘤KI-67免疫组织化学
脑膜瘤合并垂体腺瘤二例被引量:1
2009年
例1女,5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年,头痛4个月”入院,MRI示额叶与鞍区占位性病变(图1),考虑脑膜瘤合并垂体腺瘤。以“右额叶和鞍区占位”收入院。手术采用额下入路,额叶肿瘤为3cm×2.5cm×3cm,予以全切。鞍区肿瘤向鞍上及鞍内生长,为5cm×3cm×4cm,予以全切。病理诊断:额叶过渡型脑膜瘤(图2)和鞍区垂体腺瘤(图3)。半年后随访右眼视力0.7,激素检查轻度异常。
李新军徐宏曾义周增俊孙中书刘伦波
关键词:垂体腺瘤脑膜瘤鞍区占位性病变额叶肿瘤额下入路鞍区肿瘤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胶质瘤细胞所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胶质瘤进展的基因通路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比较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前后胶质瘤SHG-44细胞(WHOⅣ级)的基因表达谱,鉴定与胶质瘤进展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择数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以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鉴定出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8个、下调14个;按功能有凋亡类、细胞侵袭与转移类、细胞周期与生长调节类、细胞骨架类、细胞代谢类等。结论初步揭示SHG-44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开展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可能阐明胶质瘤进展的基因通路及机制。
韩杨云曾义游潮
关键词:SHG-44胶质瘤全反式维甲酸CDNA微阵列
基因MDM2、VIM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胶质瘤恶性进展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表达产物的研究,探寻基因MDM2、VIM(vimentin)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胶质瘤细胞SHG-44(GBM细胞株,WHOⅣ级...
徐宏曾义韩杨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