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昭
-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广西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及其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因呼吸道感染到该院就诊的患者10333例。采用富士株式会社SERODIA-MYCO体外诊断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滴度,统计分析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之一,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远高于住院患者,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从〈1岁组到5~10岁组感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且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广西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等因素均具有一定相关性。
- 曹昭王健易珍黄军强舒宏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抗体检测
- 广西地区4031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超过13万例,约占全球的新发病例的30%[1]。而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引起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目前已知可导致宫颈病变的 HPV 有30多种亚型[1]。
- 舒宏易珍谢丽黄军强王健江宗蔚曹昭
- 关键词:亚型分布基因女性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病毒
- 2324例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亚型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状况并对病毒亚型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对2324例门诊患者进行HPV检测。结果2324例受检者中HPV阳性1528例(65.7%),其中女1314例(56.5%),男214例(9.2%)。女性患者中30~39岁组HPV阳性率最高,达86.2%(467/542),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以20~29岁组HPV阳性率最高,占54.9%(96/17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女性与男性均以单一感染为主,分别为50.5%(895/1772)及32.6%(180/552)。HPV的35和43亚型未检出。女性患者高危亚型前4位依次为HPV16(26.9%)、HPV52(15.6%)、HPV58(8.5%)和HPV53(5.0%);低危亚型以HPV11(8.0%)、HPV6(6.5%)多见。男性感染以低危亚型为主,以HPV11(40.5%)、HPV6(32.0%)多见。高危亚型与低危亚型感染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HPV感染易高发于某一特定的年龄段,女性以30~39岁为主,男性以20~29岁为主,感染类型均以单一感染为主,人群的HPV感染亚型分布具有性别差异。
- 王健曹昭易珍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门诊患者
- PBL-Sandwich混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Sandwich混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进入该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实习的82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的42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2019年的40例实习生作为试验组,采用PBL-Sandwich混合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价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放调查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试验组39份,对照组41份,有效回收率为97.56%(80/82)。试验组在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方法实施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Sandwich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培养实习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 黄莉徐涓娟邓燕莫翠菊张福勇曹昭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习教学教学模式
- 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人对氧磷酶-1(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在线数据库TIMER、HCCDB和Kaplan-Meier Plotter,获得HCC患者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并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HCC患者的癌及癌旁肝组织,检测PON1基因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肝癌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参数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特征。结果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HCC组织中均显著低于癌旁,且PON1低表达与HCC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PON1 mRNA水平、BCLC分期、CNLC分期、T分期、微血管侵犯(MVI)数量、血管侵犯、血清AFP水平与HCC预后显著相关(P<0.05)。BCLC分期、血清AFP、PON1 mRNA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个指标建立的1、2、3年总生存期预后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价值(C-index=0.757)。免疫浸润分析显示,PON1与HCC中多种免疫浸润细胞显著相关(P<0.05)。结论低表达的PON1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PON1联合血清AFP水平、BCLC分期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肝癌患者预后。
- 龙小玲卜昆鹏曹昭黄军强马彩芳卢秋龙曾焕张云舒宏
- 关键词:PON1预后肝癌免疫炎症生物标志物
- 2016-2018年广西肝吸虫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胆管内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是胆管癌的明确致癌因素[1],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辽宁和黑龙江等省份[2],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经煮熟或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随着社会和信息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更加频繁,食品的来源和饮食文化更趋多样性,肝吸虫感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发病率逐步上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居民,尤其是南宁市周边地区有食用“鱼生”的习惯,导致肝吸虫感染率较高。为了调查广西肝吸虫的最新感染情况,为制定肝吸虫病的预防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且检测肝吸虫IgG抗体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舒宏江宗蔚黄文成覃湘玲曹昭黄军强
- 关键词:肝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囊蚴人畜共患病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8年
- 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医学教育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常规PBL教学需要师生面对面交流,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微信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可突破常规PBL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微信平台与PBL教学有益互补,在检验实习教学应用中发现,PBL联合微信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还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检验实习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黄霞梅曹昭张福勇李山
- 关键词:实习教学
- 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68例肝癌患者IL-23R基因rs17375018及rs1180530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这两个位点在年龄、病理分级、复发及存活与否分组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组间rs17375018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805303位点性别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男、女性患者高比例基因型分别为:CT型、CC型。结论 IL-23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肝癌术后患者生存状况无关。
- 覃彦平曹昭覃锦耀林观凤吴君荣
- 关键词:肝肿瘤术后复发生存率
- 广西地区3396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分析
-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为HPV 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 年2~12 月来我院门诊就...
- 曹昭秦雪易珍谢丽黄军强
- “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1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级本科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62名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由同样的任课老师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学生采用“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授课。比较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总成绩;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雨课堂”的看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以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雨课堂”对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交流互动具有促进作用。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学中,采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 舒宏江宗蔚陈艳华莫翠菊黄军强曹昭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