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文峰

作品数:27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术
  • 12篇动脉
  • 12篇心脏
  • 10篇主动脉
  • 9篇外科
  • 6篇主动脉夹层
  • 6篇外科治疗
  • 6篇夹层
  • 4篇心脏瓣膜
  • 4篇瓣膜
  • 3篇心室
  • 3篇心脏外科
  • 3篇血管
  • 3篇手术治疗
  • 3篇主动脉瘤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瓣膜手术
  • 3篇STANFO...
  • 2篇动脉瘤
  • 2篇心血管手术

机构

  • 25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曹文峰
  • 26篇董逸飞
  • 25篇董书强
  • 17篇孟毅
  • 10篇宿华伟
  • 9篇张兆喻
  • 9篇谢鹏禄
  • 8篇李庆新
  • 8篇尹清
  • 5篇钱振
  • 4篇闵凯
  • 2篇吕国祯
  • 2篇寇立臣
  • 2篇卢安东
  • 2篇黄晓斌
  • 2篇宋佳
  • 1篇吕国桢
  • 1篇蒋建芳
  • 1篇陈立军
  • 1篇杨海波

传媒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西北国防医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1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74例)和非呼吸衰竭组(54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1%(38/618),呼吸衰竭发生率12.0%(74/618)。呼吸衰竭组住院死亡率为17.6%(13/74),非呼吸衰竭组住院死亡率4.6%(25/5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4,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5)、心功能分级(NYHA)Ⅳ级(P=0.014)、射血分数(EF)<50.0%(P=0.003)、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8)、复合手术(同期CABG、主动脉根部置换或射频消融迷宫手术P=0.000)、二次手术(P=0.012)、术后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手术(P=0.003)、二次手术(P=0.010)、术后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12)是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孟毅董逸飞董书强曹文峰尹清闵凯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术后呼吸衰竭
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m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动脉腔内隔绝术,其中7例为DeBakeyⅢa型,13例为DeBakeyⅢb型。影像学资料显示有5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术中7例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另13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隔绝。结果全部病例经3~40个月随访,19例存活,1例18个月后因合并假腔支气管瘘大咯血死亡。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曹文峰董逸飞董书强李庆新宿华伟苗丽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例为DeBakeyШa型,8例为DeBakeyШb型。1例夹层动脉瘤仅累及腹主动脉,合并真性动脉瘤。影像学资料显示全组有3例在不同部位有2个以上撕裂口。结果:1例腹主动脉混合型动脉瘤按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进行,2例将人工带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口,另7例均顺利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随访2~16个月,全部病例均存活。结论:血管腔内置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董逸飞曹文峰宿华伟董书强蒋建芳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
右胸前外侧切口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总结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在成人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对192例成人患者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74例,女118例,年龄18—59岁。房间隔缺损76例,室间隔缺损52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45例,其它1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90±88.9)ml,术后拔除气管时间0.5—23(中位时间3)h,放置胸管时间(38±15)h,胸腔引流总量(240±195)ml。主要并发症:再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3例。术后住院时间(7.6±1.7)d。结论若选择病例合适、手术操作技术成熟,应用右胸前外侧切口进行成人心脏直视手术可安全顺利实施,且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
董书强董逸飞孟毅曹文峰谢鹏禄寇立臣张兆喻钱振
保护性机械通气对瓣膜置换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方式(PMV)对瓣膜置换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方式组(CMV)和PMV组,每组各15例,动态测定体外循环(ECC)前、ECC后10min,3,6和12h呼吸参数、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肺功能指标: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静态顺应性(Cs)和动态顺应性(Cd).结果:两组之间各时间点OI,RI,Cs和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CC后3,6和12hOI值较ECC前和ECC后10min降低(P<0.01),而RI则增大(P<0.05).两组ECC后各时间点Cs均较ECC前增大(P<0.01);PMV组ECC后6,12h的Cd较ECC前增大(P<0.01).结论:PMV可能改善不了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的氧合功能,能否减轻ECC后急性肺损伤肺实质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孟毅董书强曹文峰宿华伟董逸飞
关键词:保护性机械通气呼吸功能试验心脏瓣膜置换术
主动脉窦瘤破裂58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5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在1991年1月到2011年5月20年间本院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7~ 61岁,平均(31.7±11.7)岁,窦瘤来源于右冠窦31例,无冠窦27例;破入右心室18例,破入右房39例,破入左心房1例;合并心脏病变室间隔缺损1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通过破入心腔修补40例,通过主动脉切口2例,通过双途径修补16例.应用补片55例,直接修补3例.同时室间隔缺损修补1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成形2例,三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早期死亡1例,随访45例(随访率为78.9%,45/57),随访时间2个月至18年,平均(5.5±5.3)年,晚期死亡1例,窦瘤复发再次手术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准确闭合缺损的窦瘤壁和彻底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是关键,术后注意随访观察主动脉瓣病变情况。
董书强董逸飞孟毅曹文峰谢鹏禄寇立臣张兆喻钱振
关键词:动脉瘤
法洛四联症的根治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14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结果:早期死亡6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16例(其中4例死亡),呼吸功能不全5例(死亡1例),心、肺和肾功能不全1例(死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室缺残余漏3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结论:完善室缺修补和右室流出道重建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成功的关键,维持循环稳定和保护肺功能是围术期处理的重点。
董书强董逸飞孟毅李庆新曹文峰宿华伟尹清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
主动脉夹层18例误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3年5月首诊误诊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首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8例,急性胰腺炎2例,下肢动脉血栓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肾绞痛2例。所有患者均经心脏彩超、增强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或主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为主动脉夹层。结论详细掌握病史、全面细致体格检查及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是降低或避免主动脉夹层误诊、漏诊的关键。
钱振董书强曹文峰谢鹏禄张兆喻董逸飞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漏诊
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1月,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2%(38/618),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0)、心功能Ⅳ级(P=0.000)、肺动脉高压≥60 mmHg(P=0.024)、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11)、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P=0.042)、心功能Ⅳ级(P=0.019)、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瓣膜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孟毅董逸飞董书强曹文峰尹清闵凯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
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60岁老年瓣膜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8月至2010年6月95例≥60岁瓣膜疾病并行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住院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影响手术早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病死率为11·6%(11/95)。死亡原因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9%;年龄>65岁、体外循环时间>3h、主动脉阻断时间>2h,术后出现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48h,输血量>2000ml是老年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潜在危险因素(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体外循环时间>3h是老年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瓣膜疾病总体手术病死率可接受,根据老年瓣膜疾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术前评估,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孟毅董逸飞董书强曹文峰尹春闵凯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置换老年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