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怀斌

作品数:62 被引量:60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18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心理
  • 15篇文化
  • 10篇理学
  • 10篇公共管理
  • 9篇心理学
  • 6篇扎根
  • 6篇扎根理论
  • 6篇政府
  • 6篇政治
  • 6篇中国文化
  • 6篇儒家
  • 6篇国文
  • 5篇心理健康
  • 5篇民众
  • 5篇公务
  • 5篇公务员
  • 4篇动机
  • 4篇社会
  • 4篇自我
  • 3篇心理疾病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
  • 7篇广东省社会科...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 1篇广东省社会主...

作者

  • 59篇景怀斌
  • 2篇林炜双
  • 2篇张书维
  • 2篇高腾
  • 2篇孙李银
  • 1篇徐凯
  • 1篇杨广锐
  • 1篇徐素琴
  • 1篇许志国
  • 1篇周佳
  • 1篇周佳

传媒

  • 5篇公共行政评论
  • 4篇心理学探新
  • 3篇心理学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青年探索
  • 3篇社会科学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心理科学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公共管理研究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求实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治信任的制度—文化归因及政府合作效应被引量:27
2014年
中国社会的政治信任问题日益突出,是需要正视与解决的重大公共管理问题。本研究通过767个城乡居民问卷调查发现,公共政策评价和腐败感知显著影响政治信任。中央政治信任决定于公共政策评价、政治效能、腐败感知、社会信任、政治犬儒主义、权威主义价值观与媒体信任;本地政治信任决定于公共政策评价、政治效能、腐败感知与权威主义价值观。政治信任能促进个体的合作行为,抑制对抗行为。
张书维景怀斌
关键词:政治信任文化视角
“深思熟虑”式的偏见如何产生——观念形态认知效应的实验-质性考察
人们何以以掌握真理的感觉而有偏见地认知?这便是独特的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认知效应现象。实验研究发现,个体的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一旦被激活,其对人物和事实的认知就会出现如情绪化、极端化、带有更多偏见且无法自知等第现象。导致这样...
周佳景怀斌
关键词:意识形态偏见
文献传递
香港民众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机制——基于内地民众的比较
香港民众国家认同作为'一国两制'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心理条件,是亟待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从'制度-心理'视角来看,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于自身心理、所处文化背景以及宏观制度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诠释。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使香...
傅承哲景怀斌
关键词:国家认同文化心理一国两制
文献传递
防止不遵从规则成为“规则”被引量:2
2018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规则是制度的一种,一般指人类反复使用而共享的价值体系,由规则、规范和策略构成。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使组织成为有统一意志和准则的行动整体,运行更加有序化和高效率。如果制度不能以理论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就会降低其功能,造成制度失效。若失效制度未被及时纠正,则可能会不断偏离组织的明文规范而成为组织惯例,从而造成失效制度的组织化。如果社会都以违背明文规则为约定俗成的“规则”,不仅会降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也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景怀斌
关键词:社会责任意识组织惯例制度化非正式制度诚信建设价值体系
民众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及作用机理被引量:1
2017年
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性理念,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如何,尚未有充分研究。本研究试图以实证的方法回应这一内在问题。基于2014年1604人的城市居民调查数据,发现民众在价值观的认同上存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核心价值观认知分为个体、秩序、社会、国家四个递进的层面,与国家治理的效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其作用机理具有稳健性,具体表现为:无论在社会还是个人层面,效标均主要受到国家层面价值观的直接作用,个体价值观均稳定地通过秩序价值观起作用。结论表明,在文化建设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民众的核心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景怀斌傅承哲许晓丽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公共管理
儒家的人格结构及心理学扩展被引量:15
2007年
人生儒学的核心是"成人"。"成人"的构成的因素和结构如何?这是理解儒家学理、中国人精神面貌的重要方面。文章从儒家典籍入手,归纳出其人格结构因素为"仁"、"礼"、"知"三因素。"仁"、"礼"、"知"体现出"德"属性,互动决定了儒家人格结构的"仁道"终极目标和"知命"社会功能——"命"可行时,外在事功,实现"外王";"命"不可行时,内在超越,完善心灵。"仁"、"礼"、"知"的充分发展并"知命",即为圣人、君子;不完全发展,即为民;缺乏则为小人。文章进而尝试从儒家的人格结构拓展出现代心理学意义的人格结构理论。
景怀斌
关键词:人格人格结构儒家
试论理性的德性成就主义
1994年
试论理性的德性成就主义景怀斌,徐素琴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历史性的转型时期。由于时代、历史及文化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等原因,目前我国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严重失范,人的丈化素质与现代化的需要不相适应。要改变此种境况,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个体认...
景怀斌徐素琴
关键词:安身立命儒家文化
农村基督教信徒政治认知的机制与特征——基于豫西某镇与非基督徒的对比调查研究
通过对比分析农村基督教信徒与非基督徒对政治事件认知的异同,本文探讨基督教信仰在农村基督徒政治认知中的影响机制与特征。依据国际、国内不同政治事件形成的二难故事,在田野调查现场对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进行开放式深度访谈。分析显示:...
徐凯景怀斌
关键词:农村基督徒政治认知
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文史哲”
2021年
本文尝试提出“文史哲”文本分析方法论,以期达到两方面学术贡献:第一,把中国文化传统的“文史哲”思想方式(而非现代“文史哲”三门学科)创造性地转换为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文本分析方法论,弥补现有文本分析方法对文本意义机制揭示不够的不足。第二,对所涉及的若干文本分析方法论问题,如文本分析的意义理论基础、诠释学与阐释方式、话语分析与话语方式、思维方式与阐释方式等问题,提供“文史哲”的解释与补充。
景怀斌张善若
关键词:话语方式文史哲学术贡献中国文化传统文本意义
不信任政府的意义-情感认知生成机制
目前,政府信任可以多学科进行,如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公共管理视野下的研究多是静态因素寻找,如经济发展不利,公共需求满足不够,政府治理能力欠缺,社会资本衰落,政府腐败等。鉴于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意义世界,本文从公共管理...
许志国景怀斌
关键词:扎根理论缘由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