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俯冲
  • 6篇俯冲带
  • 4篇地震
  • 3篇深部
  • 3篇波速
  • 2篇地震波
  • 2篇震波
  • 2篇深源
  • 2篇深源地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热结构
  • 2篇波速异常
  • 2篇值模拟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幔
  • 1篇亚稳态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层
  • 1篇粘度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景志成
  • 7篇宁杰远
  • 5篇臧绍先
  • 2篇叶国扬
  • 2篇王曙光
  • 2篇楼小挺

传媒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俯冲带深部亚稳态橄榄石存在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俯冲带热结构和俯冲带内部橄榄石到β相尖晶石的相变动力学耦合计算问题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耦合计算方案,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相变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精度.通过此计算方案模拟了西太平洋地区5个俯冲带的热结构和相结构...
景志成
关键词:俯冲带深源地震亚稳态热结构波速结构
俯冲带深部波速细结构的数值模拟
大量实验和观测资料表明,浅部地震基本是脆性剪切破裂或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所形成的.在高温高压下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基本上转化为儒滑运动.
王曙光景志成宁杰远臧绍先
关键词:俯冲带岩石层地幔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俯冲带流变性质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对不同俯冲速度下俯冲带的热结构和相结构进行了耦合计算, 并结合矿物流变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俯冲速度下俯冲带的流变结构. 浅部俯冲带上表层有1034 Pa·s以上的高粘度值, 而俯冲带下表层的粘度则较小, 但也大于1026 Pa·s; 在橄榄石-尖晶石动力学相变界面以下的深度, 俯冲带的粘度有明显的减小, 最低可达约1022 Pa·s; 在700 km附近尖晶石相-钙钛矿相变界面以上的小区域内有一个粘度明显高于周围区域的高粘度区, 其存在是因为尖晶石相-钙钛矿的相变是一个吸热过程; 尖晶石相占1%到99%的等值线之间的距离有从浅部的约1 km到最底部的约5 km的变化, 初步估计这是高粘度的俯冲带深部的一个低粘度区, 其存在将影响俯冲带的动力学性质.
臧绍先宁杰远景志成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俯冲带流变性粘度热结构相结构
俯冲带深部波速细结构的数值模拟
大量实验和观测资料表明,浅部地震基本是脆性剪切破裂或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所形成的。在高温高压下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基本上转化为儒滑运动。在Wadati-Benioff带,地震从海沟附近的岩石层一直延伸到约700km的深度...
王曙光景志成宁杰远臧绍先
文献传递
西太平洋俯冲带流变结构的研究
<正>俯冲海洋岩石层是地球内部一个巨大的构造体系,它在地球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它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流变性质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是因为俯冲带与660km间断面的相互作用、深源地震的发...
臧绍先宁杰远景志成
文献传递
俯冲带波速异常对地震波波形影响的初步研究
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与否会影响俯冲带的物质组成和物质性质,影响俯冲带的波速结构,影响俯冲带的流变性和应力场,对俯冲带内部深源地震的发生机制,俯冲带与地幔过渡带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叶国扬楼小挺景志成宁杰远
关键词:俯冲带波速异常地震波
文献传递
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与深源地震的发生
<正>在Wadati-Benioff带,地震从海沟附近的岩石层一直延伸到约700 km的深度.从地表到约300 km的深度,W-B带的地震发生频率指数衰减.在400~600 km的深度,地震又有增加的趋势.在600 km...
景志成宁杰远臧绍先
文献传递
俯冲带波速异常对地震波波形影响的初步研究
<正>俯冲带是由海洋岩石层在海沟处俯冲到地幔深部而形成的,对其主要矿物橄榄石相变过程的研究是俯冲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地幔中的稳态情形,橄榄石在410km深度附近变为β相尖晶石,在520km深度左右变为γ相尖晶石,...
叶国扬楼小挺景志成宁杰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