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致涛

作品数:96 被引量:500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建筑科学
  • 22篇电气工程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风洞
  • 27篇输电
  • 26篇风洞试验
  • 18篇气动
  • 15篇输电塔
  • 15篇拱桥
  • 14篇覆冰
  • 13篇导线
  • 11篇气动弹性
  • 10篇输电线
  • 10篇风振
  • 9篇有限元
  • 9篇中承式
  • 9篇数值模拟
  • 9篇荷载
  • 8篇中承式拱桥
  • 8篇建筑
  • 8篇承式拱桥
  • 7篇气动弹性模型
  • 7篇风振响应

机构

  • 95篇重庆大学
  • 24篇重庆科技学院
  • 15篇国网新疆电力...
  • 6篇国家电网公司
  • 5篇中国空气动力...
  • 4篇华北电力设计...
  • 3篇华东电力设计...
  • 2篇重庆交通学院
  • 2篇国家建筑工程...
  • 2篇重庆建筑工程...
  • 2篇河南省电力公...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市规划管...
  • 1篇空气动力学国...
  • 1篇国网内蒙古东...

作者

  • 95篇晏致涛
  • 53篇李正良
  • 12篇肖正直
  • 11篇汪之松
  • 7篇王承启
  • 6篇赵爽
  • 5篇黄汉杰
  • 5篇俞登科
  • 5篇熊辉
  • 4篇施菁华
  • 4篇刘欣鹏
  • 4篇王灵芝
  • 4篇聂小春
  • 3篇韩枫
  • 3篇刘坤
  • 3篇董建尧
  • 3篇秦凤江
  • 2篇刘敏
  • 2篇王海城
  • 2篇邓安福

传媒

  • 9篇振动与冲击
  • 7篇四川建筑科学...
  • 7篇重庆大学学报...
  • 6篇工程力学
  • 5篇重庆建筑大学...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建筑结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桥梁建设
  • 2篇电网技术
  • 2篇工程质量
  • 2篇实验流体力学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建筑

年份

  • 4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入21世纪的重庆桥梁建设及风工程研究——第十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庆市长江大桥的建设情况,并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为例,介绍大跨度拱桥的抗风性能的相关研究工作。从主拱节段模型静力三分力试验,节段三分力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两榀拱肋的干扰效应,全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全桥气动弹性...
李正良晏致涛王承启
关键词:中承式拱桥计算流体力学气动弹性风洞试验
文献传递
1000kV苏通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拟建的苏通大跨越输电线路是目前为止塔身最高、跨度最长的塔线体系,主要受风荷载控制。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是深入研究各种风致耦合振动现象的有效手段。由于风洞条件和模型材料的限制,模型设计需要放松输电塔的Froude数相似准则,采用Davenport提出的线模型等效设计方法。但这会引起塔线体系响应不匹配以及气动阻尼和质量不符合相似比等问题。通过增大输电线模型的刚度矩阵,不改变输电线模型垂度,推导输电线模型的精确气动力相似比等手段设计塔线体系气弹模型。将其放置于标定好的风场中,通过有限元分析梯度风对其的影响,测试单塔和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揭示位移、频率以及阻尼等塔线耦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0o风向角时输电塔的位移响应最大;塔线耦合改变了输电塔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响应分量;试验风速下的输电塔和导线均没有动力失稳。
赵爽晏致涛李正良董建尧钟永力
关键词: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梯度风
空间结构涡激振动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大跨度拱桥、空间细长杆件等空间结构在较低的风速下可能产生周期性的横风向涡激振动。本文主要讨论了空间结构涡激振动非线性稳定态,特别是共振区域的稳态响应的求解。应用Scanlan提出的经验非线性模型表达涡激力,考虑风速沿结构高度变化,引入有限元方法和条带假设形成涡激振动运动方程。利用Wilson-θ法和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运动方程计算了涡激振动振幅,同时利用能量法对运动方程进行了求解。通过对简支梁和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的分析表明,用能量法求解和按照Wilson-θ法求解的结果是一致的。
晏致涛李正良黄汉杰
关键词:涡激振动空间结构WILSON-Θ法
1520mm^2大截面两分裂新月形覆冰导线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1 520 mm^2大截面两分裂覆冰导线各子导线的静态气动三分力系数随不同分裂间距、不同覆冰厚度、不同风速及攻角下的变化规律。试验模型采用实际导线加工而成,具有实际导线的粗糙表明。试验结果表明:在攻角为0°~20°范围内,受尾流干扰的影响,下风向导线的CD系数要小于上风向子导线的CD系数。总体而言,试验范围内分裂间距对覆冰导线的气动力影响不明显;在重覆冰情况下导线的升力CL曲线和力矩CM曲线在攻角为0°~30°范围内会形成一种"突峰"现象;下游子导线在重覆冰情况下的抗风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风速对大截面覆冰导线的力矩CM系数有较明显的影响。
李新民聂小春晏致涛黄汉杰
关键词:大截面导线覆冰气动特性
1000kV汉江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三维脉动风场模拟被引量:13
2009年
对1000kV汉江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进行风振响应分析,有必要考虑不同方向的随机脉动风速对体系产生的整体作用。谐波合成法是一种精度较高且无条件稳定的随机过程模拟方法,在单维多变量随机风场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纵向与竖向脉动风速的交叉谱的影响。经过对模拟样本的谱密度函数、相关函数检验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模拟出符合要求的多维多变量随机样本。为汉江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三维风振响应分析提供基础。
韩枫肖正直李正良汪之松晏致涛
关键词:风场模拟谐波合成法三维风场特高压输电塔
脉动风场模拟技术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40
2008年
通过对脉动风场模拟技术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脉动风场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简要介绍了近地风场的特性和脉动风场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从脉动风场模拟技术的研究方法出发,分别介绍了谐波合成法、线性滤波法和小波方法在风场模拟技术中的研究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风场模拟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希黔葛勇严春风晏致涛
关键词:风场模拟谐波合成法线性滤波法小波方法
大跨度中承式拱桥风致振动研究
大跨度中承式拱桥属于柔性结构,在风振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静风失稳、抖振和涡激振动等风致响应。与大跨度的悬索桥、斜拉桥等桥型不同,大跨度中承式拱桥属于三维受力结构体系,在风致振动时需要考虑主梁与主拱的协同作用。主拱风荷载比较复...
晏致涛
关键词:中承式拱桥静风稳定涡激振动
带协同流壁面射流的数值模拟模型及影响规律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下击暴流中的壁面射流模型,采用4种不同湍流模型的CFD方法比较分析了带协同流壁面射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平均风剖面及雷诺应力等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使用修正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得到了与实验较为吻合的结果,对带协同流壁面射流的数值模拟是有效和准确的.使用修正的RSM分析了不同协同流和射流风速比β对壁面射流平均风剖面、壁面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当β值从0.1增大到0.3时,相同位置处的速度越大,最大速度衰减越慢,壁面摩擦因数减小越快,内、外层相互作用越弱.
钟永力晏致涛游溢
关键词:壁面射流湍流模型雷诺应力
复杂周边非对称双塔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处在复杂周边环境中的非对称双塔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刚性模型表面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两个单塔楼的风压时程数据,并计算得到了双塔楼各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双塔楼结构的风荷载分布及其风压相关性。结果表明,复杂周边环境会导致A、B塔楼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减小30%至50%,且B塔楼对A塔楼的影响更大,导致A塔楼迎风面在B塔楼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压系数出现较大的负值,在高度范围外平均风压系数减小50%。B塔楼还会导致A塔楼迎风面的水平相关性系数出现负值。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迎风面出现负压的情况。
吴泽达刘欣鹏熊辉晏致涛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洞试验风压系数复杂地形
数值模拟在重庆大剧院刚性模型风洞试验中的应用
2008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重庆大剧院在近地风作用下的表面风压进行了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实现测压孔的优化布置。同时利用数值方法辅助模型风洞试验,在边界层风洞中对大剧院的表面风压进行了测定。将计算得到的风压系数值与风洞试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较好地反映了重庆大剧院表面风压的分布情况,由其得到的风压系数与风洞试验数据有较好的吻合,而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更加直观全面。
王承启李正良晏致涛张勋斌祁仁俊张坚
关键词:建筑物数值模拟风洞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