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贵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星状细胞
  • 5篇肝星状细胞
  • 4篇纤维化
  • 4篇干扰素
  • 4篇肝纤维化
  • 3篇细胞外
  • 3篇细胞外基质
  • 3篇基质
  • 3篇Γ-干扰素
  • 3篇胞外基质
  • 2篇分泌细胞外基...
  • 1篇胆红素
  • 1篇星状细胞增殖
  • 1篇性疾病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疾病
  • 1篇胸椎
  • 1篇胸椎病
  • 1篇亚临床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急救中...

作者

  • 10篇施贵静
  • 5篇赵金满
  • 3篇张铁英
  • 2篇王秀茹
  • 2篇傅宝玉
  • 1篇于继红
  • 1篇张莹
  • 1篇王艳荣
  • 1篇赵立杰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丹东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对TIPSS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对于TIPSS术后近期肝细胞损害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TIPSS术治疗的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IPSS术对肝储备功能不同的肝硬化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Child-Pugh分级中A,B,C级损害率分别4.76%,30.00%,69.5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死亡率分别为4.76%,3.30%,13.00%.MELD评分中细胞损害率分别为6.25%,22.20%,90.0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死亡率分别为4.20%,3.70%, 15.0%.MELD评分中>20肝细胞损害率的95%可信区间为68-99%,而Child-Pugh C级肝细胞损害率的95%可信区间为47-87%. 结论:TIPSS术对肝硬化患者具有明确的降低门脉压力的疗效,但同时对肝细胞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加重;术前正确评价肝储备功能,恰当选择适应证将会减少死亡率.对于TIPSS术预后的判断,MELD评分优于Child-Pugh分级.
张铁英赵金满施贵静
关键词:TIPSS肝储备功能肝细胞损害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术后
干扰素-γ对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影响研究
肝硬化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均伴有明显的肝纤维化,肝内胶原纤维生成增多,分布异常。因此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成为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病的关键。研究表明,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
施贵静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干扰素-Γ
文献传递
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改进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其分离质量。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蛋白酶、胶原酶体内门静脉灌注消化大鼠肝脏细胞,经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鉴定细胞活力,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肝星状细胞得率为2.8×107/肝。肝星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min阳性细胞原代培养达90%以上,传代培养达95%以上。结论: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有利于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研究。
赵金满张静张莹赵立杰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原代培养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胸椎病5例分析
2009年
胸腰椎疾病多以腰背痛为首发症状,且伴有神经系统改变。腹痛一般因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所以当一些患者以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来消化科就诊时,早期多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或功能性疾病,延误了诊治时机,并浪费医疗资源。本文总结了我院1993年至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王秀茹施贵静
关键词:腹痛胸椎病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改变胸腰椎疾病功能性疾病
肝星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肝纤维化被引量:11
2004年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晚期共有的组织学变化,其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基质的增加和成分的改变.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形细胞在组织炎症坏死区域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型的激活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肝星形细胞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文献,综述主题包括肝星形细胞的活化过程、分子生物学机制、凋亡以及以肝星形细胞为靶向的肝纤维化治疗策略.肝星形细胞的激活过程包括至少两个阶段:(1)启动期和(2)持续期.以转化生长因子β为例说明肝星形细胞活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深入探讨了活化的肝星形细胞的凋亡途径.由于肝星形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中心作用,故最近的抗纤维化治疗集中以肝星形细胞为靶向,其治疗策略包括:(1)直接抑制肝星形细胞活化;(2)抑制肝星形细胞的增生、纤维生成、收缩和/或炎症前反应;(3)刺激肝星形细胞的凋亡;(4)通过刺激细胞产生基质蛋白酶类,下调他们的抑制剂,或直接服用基质蛋白酶以增强瘢痕基质降解.而所有有关肝星形细胞激活和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和调节均会导致肝纤维化治疗的新发展.
施贵静赵金满
关键词:肝星形细胞生物学特性肝纤维化肝实质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我院经胃镜确诊的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另一组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均为早餐前一次顿服,总共4周,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治疗第一天后上腹痛、反酸、烧灼感均明显缓解,且随着时间延长,有效缓解率上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均为良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比较起效更快、缓解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施贵静王艳荣
关键词: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
γ-干扰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IFN-γ对于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探讨IFN-γ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的方法,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分泌PCⅢ、LN、HA含量的改变。结果: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IFN-γ对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HA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IFN-γ对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HA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施贵静王秀茹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Γ-干扰素细胞外基质
双羟二丁基乙醚治疗亚临床黄疸39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本研究比较亚临床黄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症状、体征,探讨双羟二丁基乙醚(DHBE)治疗亚临床黄疸的疗效。结果发现DHBE胶囊治疗亚临床黄疸,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赵金满于继红施贵静张铁英傅宝玉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
γ-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IFN-γ对HSC细胞株(rHSC-99)有促增殖作用,其促增殖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IFN-γ对rHSC-99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施贵静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Γ-干扰素增殖
γ-干扰素对肝星状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IFN-γ对于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探讨IFN-γ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rHSC-99),加入不同剂量的IFN-γ,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分泌PCⅢ、LN、HA含量的改变。结果IFN-γ对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HA的抑制作用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IFN-γ对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HA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除HA外,IFN-γ的浓度和培养时间与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值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FSI-γ对rHSC-99细胞分泌PCⅢ、LN、HA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依赖关系、时间-效应依赖关系。
施贵静赵金满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Γ-干扰素细胞外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