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新蓉

作品数:3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7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宗杲
  • 5篇大慧宗杲
  • 4篇诗学
  • 3篇活法
  • 2篇诗经
  • 2篇诗派
  • 2篇士大夫
  • 2篇隋炀帝
  • 2篇看话
  • 2篇看话禅
  • 2篇江西诗派
  • 2篇《诗经》
  • 2篇大夫
  • 1篇典丽
  • 1篇新批评
  • 1篇性格
  • 1篇兄弟
  • 1篇扬雄
  • 1篇以意逆志
  • 1篇艺文志

机构

  • 28篇西华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作者

  • 31篇方新蓉
  • 1篇郑海涛
  • 1篇康健
  • 1篇鲜纪勇

传媒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求索
  • 2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川北教育学院...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文山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先秦学术的本来面目
2015年
《庄子·天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对先秦学术均有论述。仔细研究这三个文本,可以探寻出先秦学术的真正面目:先秦显学是墨、名、法、道四家;先秦学术之格局是从统一走向分裂,从整体走向细化;先秦学术的共同特征是为政治服务,且各家学术思想相互杂糅,互有优长。
方新蓉
关键词:庄子汉书艺文志
《道德宝章》中的非语言符号
2011年
《道德宝章》是白玉蟾对《老子》的注本,其中出现了用符号代替文字作注的现象,这是《老子》注解著作中前所未有的,然而它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很有必要。《道德宝章》的符号大致可分为简单符号和复合符号二种。它们虽然有的来自于《周易》,有的来自于禅宗,但总体而言都是在仿效《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做法,用符号表示其哲学思想。这些符号既体现了白玉蟾三教融合的思想,又体现了其道本位思想,同时还顺应了当时讲"悟"的潮流。
方新蓉
关键词:白玉蟾语言符号
试论隋朝文、炀二帝的文学观
2005年
隋朝的统一为南北诗风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朝的两代帝王在如何融合南北诗风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帝提出斫雕为朴,实行以北方诗风为主的政策。炀帝在继承文帝禁止浮华的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轻侧之论”,即实行以南方为主,融合北方的政策。
方新蓉
关键词:隋文帝隋炀帝
李贽评选《坡仙集》平议
2022年
李贽评选的《坡仙集》在明代苏轼诗文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坡仙集》实为文集。李贽评语构成方式多样,有“〇”和“、”圈点符号,有题下评语、文中评语、文后评语。李贽评语分布不均表明评语在形式上的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李贽在评点时,重自我愉悦与自我宣泄。评语感情色彩浓厚、字词重复率高。评语内容涉及对文章写法的评判、对苏轼人格的称赞和遭遇的同情、对道学的批判等方面。
方新蓉
关键词:散文评语
略论隋炀帝的“非轻侧之论”被引量:2
2005年
从《隋书.文学传序》和《隋书.柳辩传》中的两段材料入手,考察了隋炀帝的文学观“非轻侧之论”的有关内容及其历史背景。隋炀帝的“非轻侧之论”提倡典丽,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隋文帝的粗暴文化政策,缓和了南方文士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国家统一,而且获得了文帝欢心。
方新蓉
关键词:庾信典丽
论大慧宗杲对苏轼的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大慧宗杲是两宋最杰出的禅师,他的成就离不开对苏轼的接受。通过结交受苏轼影响很深的惠洪、唐庚、李彭、张商英、韩驹等,宗杲实现了对苏轼的间接接受;而通过对苏轼人品的称赞、置苏轼像于佛殿、对苏轼作品的熟悉评述,宗杲实现了对苏轼的直接接受。
方新蓉
关键词:宗杲
宗杲禅学与士大夫的话语同构被引量:2
2010年
宗杲是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禅师,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禅僧与参禅士大夫禅学、儒学、诗学的互动体系。宗杲禅学与士大夫具有诗禅相通、儒佛互摄、妙悟等共同话语。宗杲与士大夫通过诗歌印证、作品交流达到了诗禅相通;士大夫从宗杲那里接受了儒佛应相互阐发义理、相互影响的思想;宗杲大力提倡"悟"道,把江西诗派已有的"悟"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代替北宋静观学说而成为诗禅理论主流。
方新蓉
关键词:诗学儒学
苏轼论司马相如的二重性
2018年
苏轼对司马相如的评价,近来受到相当关注。有学者执否定态度,有学者执肯定态度,其实都过于简单化。从苏轼的写作方式来分析,发现苏轼与司马相如关系的二重性:接受与改写;推崇与忽视;失望与批判。
方新蓉
关键词:司马相如二重性
屈原的贵族精神被引量:1
2010年
屈原人格的伟大来自于他的贵族精神。贵族精神不是血统、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是自我的完全确认以及在这种确认下的坚定不移。无庸讳言,屈原的贵族出身对其贵族精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南北文化合流的影响。屈原的贵族精神表现在他敢于赞美自己、强烈的自信自负和坚定不移三方面。
方新蓉
关键词:贵族精神
明代词曲创作择用牌调比较研究——以《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全明散曲》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词牌与曲牌的调式择用是词曲研究的基本起点,同样是词曲研究首先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惜今人对之关注者寥寥。论及词曲研究,一般学者均好以主观式的印象批评来取代实证性的探索。本文据《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全明散曲》对有明一代词曲作品所择用调式进行数据统计,并由统计结果辨析明人于填词制曲方面所折射出的崇古心态。对于词与北曲创作而言,明人多尊奉宋元为圭臬,亦步亦趋,欠缺突破的勇气与创新性实践。所幸惟有明代的南曲创作,因元人于此涉猎不多,留给明人发挥的空间亦大,故明人南曲创作实为明散曲最值得肯定的畛域。由对明代词曲牌调运用的比较性辨析可见:任何文体都不是凝固而一成不变的,文体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突破创新。正是这种文体内部的质变为传统文学提供了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同时构成了传统文学绚烂多姿的万千景致。
郑海涛方新蓉
关键词:明代词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