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佑龄

作品数:65 被引量:1,885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理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0篇光催化
  • 26篇催化
  • 18篇氧化钛
  • 18篇二氧化钛
  • 14篇纳米
  • 14篇光催化活性
  • 14篇催化活性
  • 10篇降解
  • 9篇TIO
  • 8篇液相
  • 8篇液相沉积
  • 8篇光催化降解
  • 8篇催化剂
  • 8篇催化降解
  • 7篇液相沉积法
  • 7篇光催化剂
  • 7篇PLZT
  • 6篇纳米粉
  • 6篇纳米粉体
  • 6篇二氧化钛光催...

机构

  • 64篇武汉大学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武汉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上海技术师范...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武汉食品工业...
  • 1篇日本产业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5篇方佑龄
  • 51篇赵文宽
  • 10篇贺飞
  • 9篇周磊
  • 5篇沈伟韧
  • 4篇黄玲
  • 4篇唐怀军
  • 3篇刘昌
  • 3篇张蕾
  • 3篇胡翎
  • 3篇董庆华
  • 3篇邹化民
  • 3篇王仁卉
  • 2篇方侃
  • 2篇屈松生
  • 2篇袁良杰
  • 2篇李慧林
  • 2篇康俊明
  • 2篇王怡中
  • 2篇王浩

传媒

  • 7篇Chines...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大学化学
  • 2篇2002'全...
  • 2篇首届国际华厦...
  • 2篇中国太阳能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Journa...
  • 1篇涂料工业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9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 5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6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高温热水解法制备高活性TiO_2纳米微晶光催化剂被引量:62
1998年
采用钛酸四西酯在有机溶剂中高温热水解与结晶同时进行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微晶光催化剂.以XRD、BET、TEM、TG和DTA等方法对获得的微晶进行了表征.所制得的TiO2纳米微晶平均值径约为12nm,比表面积在100m2·g-1以上,并能在报宽的煅烧温度范围内保持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将它应用于光分解甲基橙,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
赵文宽方佑龄董庆华
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纳米微晶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杀灭肿瘤细胞的研究
应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的方法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进行了杀灭试验,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钛在光照下对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当二氧化钛浓度为200μg-mL(-1),紫外光照射时间为50min时,其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最好。
方佑龄王浩赵文宽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法肿瘤细胞杀灭试验
文献传递
EDTA-凝胶法制备PLZT超微粉的研究被引量:10
1996年
以金属的硝酸盐和EDTA为原料,用EDTA-凝胶法制备均匀性好的PLZT超微粉。经FT-IR光谱、热重和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表明:硝酸根离子可以加速EDTA-凝胶的热分解,仅在250℃时便有PLZT相生成,除PbO外不出现其他中间相,经600℃煅烧所得到的单一PLZT相超微粉。
方佑龄赵文宽张蕾
关键词:锆钛酸铅镧EDTA超微粉陶瓷材料
液相沉积法制备光催化活性TiO_2薄膜被引量:32
2002年
将基材玻璃片浸渍在含配合物 Ti F2 -6、F-离子捕获剂 H3 BO3 ,及加有结晶诱导剂 Ti O2 纳米晶的过饱和水溶液中 ,在基材上沉积 Ti O2 薄膜。在沉积温度 3 5℃和 Ti F2 -6水溶液的浓度为 0 .1 mol/L 及反应物Ti F2 -6和 H3 BO3 的摩尔比为 1∶ 2~ 1∶ 4的条件下 ,能得到透明锐钛矿型 Ti O2 的薄膜。膜的厚度随沉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当沉积时间为 9h时 ,膜厚约为 2 60 nm。通过亚甲兰的光催化降解评价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Ti O2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经 3 0 0℃热处理的 Ti O2 薄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活性相当于3 5℃下沉积所得 Ti O2 薄膜的 5倍。
周磊赵文宽方佑龄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液相沉积光催化剂
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被引量:75
1998年
采用醇盐在有机溶剂中高温热水解与结晶同时进行的方法,制备了锐钛矿型TiO2纳米粉体.以XRD、BET、TEM、TG和DTA等方法对获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所制得的纳米粉体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200~700℃)内保持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50℃煅烧所得的TiO2纳米粉体,平均粒径为14nm,比表面积在100m2/g以上.
赵文宽方佑龄张开诚王怡中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粉体有机溶剂热稳定性
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被引量:66
1999年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 Ti O2 纳米粉体,并通过 X R D、 B E T、 T E M 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制备的 Ti O2 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 m 2 ·g- 1),平均粒径为 4.6 nm ,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 h 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 nm ,比表面积 158 m 2 ·g- 1. 将它用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反应。
沈伟韧贺飞赵文宽王怡中方佑龄
关键词: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纳米粉体
光催化活性TiO_2薄膜的低温制备被引量:47
2002年
在低温下,将基材浸渍在含配合物TiF2-6,F-离子捕获剂H3BO3,及加有结晶诱导剂锐钛矿TiO2纳米晶的过饱和水溶液中,在基材上沉积锐钛矿型TiO2薄膜.研究了TiF2-6水溶液的浓度、反应物TiF2-6和H3BO3的摩尔比、沉积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沉积TiO2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用UV-Vis、XRD和SEM等对TiO2薄膜的透明性、厚度、物相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用亚甲蓝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赵文宽方佑龄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TIO2薄膜液相沉积锐钛矿型亚甲蓝
超细硼酸锌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超细硼酸锌阻燃剂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氧化锌和硼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固—液比、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条件参数,制备出不同粒径的超细硼酸锌阻燃剂,其化学组成为2ZnO·3B...
袁良杰方佑龄黄玲何治柯赵文宽
文献传递
液相沉积法制备光催化活性掺铁TiO_2薄膜被引量:34
2003年
通过在氟钛酸铵 氟铁酸混合溶液中加入硼酸溶液 ,应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掺铁TiO2 薄膜 .用ICP AES测定了掺铁TiO2 薄膜中Fe3 + 的浓度 ,用XRD ,AFM ,UV Vis和阶梯仪等对TiO2 薄膜的沉积条件、结构、膜厚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以亚甲蓝降解反应评价了掺铁TiO2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在硼酸 /六氟钛酸铵摩尔比为 2~ 4时 ,掺铁TiO2 薄膜中含有锐钛矿相TiO2 .当掺Fe3 + 浓度为 0 0 5 % ,热处理温度为 30 0℃时 ,掺铁TiO2 薄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光催化活性是未经热处理时的 3 9倍 ,是经 30 0℃热处理但未掺铁TiO2 薄膜的 1 4倍 .
周磊刘昌赵文宽胡翎方佑龄
关键词:液相沉积法光催化活性掺铁TIO2薄膜降解反应
电弧法合成C_(60)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1985年,H.W.Kroto和R.E.Smalley等人发现了全碳分子C_(60)。1990年,W.Kraschmer等人利用石墨电极在氦气环境中电弧放电,成功地制备了常量的C_(60)样品。电阻加热法和电弧放电法蒸发石墨是目前合成C_(60)的主要方法,文献报道的C_(60)/C_(70)混合物产率从1%到14%不等.D.H.Parker等人用电弧放电法合成C_(60),并用适当溶剂多次萃取,将C_(60)至C_(266)的碳素提取出来,提取物总产率达44%。影响C_(60)产率的主要因素有放电电场,放电间距,放电电流,保护气体的种类和气压等。目前所用的保护气体以氦气居多,氦气压力对C_(60)产率的影响很明显,本文的工作就是研究电弧的放电方式,放电间距和氦气压力对C_(60)/C_(70)混合物产率的影响。1 实验装置介绍我们自行设计和加工了一台性能较好的C_(60)发生器(图1)。本装置外形恰似美国Rice大学的C_(60)发生器。这台发生器有以下良好的性能:配有交、直流两种输出电源,可以在交流和直流两种放电方式下工作;收集器用导热性能好的铜制作,几乎设计成全封闭式的。
于涛李金钗范湘军叶明生陈荣吴弯肖年赵文宽方佑龄邝爱燕
关键词:电弧法碳60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