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新英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牙鲆
  • 2篇RAPD和I...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牙鲆
  • 1篇野生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遗传育种
  • 1篇鱼类
  • 1篇育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RAPD
  • 1篇ISSR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房新英
  • 1篇张全启
  • 1篇王志刚
  • 1篇齐洁
  • 1篇包振民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野生和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遗传差异的RAPD和ISSR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东威海近海野生和养殖牙鲆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用10个RAPD引物对两个样本各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10个重复性好且带谱清晰的扩增位点,片段大小在200—2500bp之间,野生样本和养殖样本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9.09%和60·91%,Shannon多样性值分别为16·563和16·917,野生样本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7427,养殖样本为0·17553,样本间遗传距离为0·17419。用6个ISSR引物共在两样本中检测到161个位点,野生样本有111个(68·94%)为多态位点,养殖样本有112个(69·57%)为多态位点,野生和养殖样本的样本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9996和0·20007,样本间遗传距离为0·20002,Shannon多样性值分别为29·254和29·688。平均位点多态率显著性检验标明,无论是利用RAPD还是ISSR技术,两群体间平均位点多态率皆差异不显著,说明第一代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尚未发生明显变化。
房新英张全启齐洁王志刚包振民
关键词:牙鲆ISSRRAPD
RAPD和ISSR技术在牙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以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emmincketSchlegel)为对象,分别以中国威海(W)、日本鸟取(J)和韩国丽水(K)野生群体及中国荣成养殖群体(C)为材料,采用RAPD和ISSR技术...
房新英
关键词:牙鲆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